他是一個大軍閥,卻以關羽岳飛爲榜樣

1924年9月8日,新鮮出爐的《時代》週刊讓美國人大吃一驚,這期的封面人物居然是個黃種人!當然,也是中國“第一人”,他就是吳佩孚。

吳佩孚本是一介書生,22歲考上秀才,會寫詩、繪畫,字也寫得好,有“儒將”之譽。上海《民生》雜誌曾在1939年創刊號上專門描述過吳佩孚的日常生活:他雖身居要職,卻廉潔自守,與其部屬同甘共苦,所以說到他的衣服方面,當在職時除了數襲必備的軍服外,西裝和華服一件也沒有的。他的衣料全系國產所制,絕無一件非國貨之物,即家中眷屬也是如此,至於西服則吳將軍終生並未穿過。飲食上也是非常節省,他權勢雖然煊赫,為了杜絕任人唯親,曾下過一道手諭,蓬萊吳姓五世之內不得依傍他為官。

他是一個大軍閥,卻以關羽岳飛為榜樣

由於從小受到相對良好的傳統教育,在國家大義上,最為人稱道的,便是他不降日本人。1935年10月,日本人掀起所謂華北自治運動。上門來拉吳佩孚下水的日本特務、漢奸一撥接著一撥。吳佩孚一直不為所動,他告誡自己的舊部:“若另組政府,實國家不幸中之尤不幸矣。自治者,實自亂也,自治者,人治也。治其所治,非吾人所謂治也。”“七七”事變後,北平危急。吳佩孚拒絕南逃,在客廳的牆壁上掛上了關羽和岳飛的畫像,設置香案祭拜,以示自己以忠義的關羽、岳飛為榜樣,死也不和日本人合作的決心。在淪陷的北平,無論日本人和漢奸們怎樣利誘威逼,吳佩孚都不改其志,為明志,他買了一具棺材放在客廳裡。

他是一個大軍閥,卻以關羽岳飛為榜樣

1939年12月,吳佩孚因牙病病逝於北平。 1940年1月24日,吳佩孚發喪。送葬隊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吳佩孚的同窗摯友李際春的輓聯:不愛錢,不蓄妾,不入租界,執簡以書,是為真不朽;同投軍,同就學,同拯國難,扶棺痛哭,豈獨念私情。

他是一個大軍閥,卻以關羽岳飛為榜樣

在他逝後,中共發言人董必武向記者發表談話,評價道:吳佩孚雖也是一個軍閥,他有兩點卻和其他軍閥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國曆史上偉大的人物是關羽、岳飛,他在失敗時也不出國,不住租界,表現了他不願意依靠外國人討生活的性情。第二,做官數十年,統治過幾省的地盤,帶領過幾十萬的大兵,他沒有私蓄,也沒置田產,有清廉名,比較他同當時的那些軍閥腰纏千百萬,總算是難能可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