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城市是在線教育的下一個機會

近年來,2017 年,以直播技術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教育行業的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科技對於教育行業的滲透正在加快,正推動著教育的變革和創新。因此誕生了多家技術型的在線教育企業,這些企業也在近期獲得了大量的融資。

三四线城市是在线教育的下一个机会

作為中國知名的 VC 機構,創新工場對在線教育領域也有自己的投資邏輯。在 IT 桔子聯合 AWS 共同舉辦主題為「科技賦能在線教育」的線下沙龍中,創新工場投資總監孫國府,以《用新技術助力 K12 教育培訓下沉》為主題,分享了用新技術實現 K12 學科教育培訓的下沉的方式。

他表示,下沉市場的定義可以從人口經濟學的定義之外,也需要關注教育行業的特殊變量。比如一個城市裡面是不是有小升初的競爭?這個地方的初中高中民辦教育的影響力多大?等等。

目前來說,下沉市場家長培訓的意願,參培的比例在上升。但是,這些市場中常見的教育形態是「小作坊」似得小機構,比較缺乏正規軍、缺乏以全國的加盟連鎖品牌為代表這樣的加盟機構。因此,可以說這個市場有非常大的機會。

但是,在這些市場中,可以認識到的是:第一新東方代表中國培訓行業先進生產力的正規軍,肯定不會在這個市場缺席,只是速度不會那麼快。第二是這個市場的收斂速度比一二線快。

因此,切入這個下沉市場的正確姿勢是什麼?培訓是搞定師資、教育、教學、擴張的方式。

在這幾個環節裡面具體到下沉市場有哪些地方能夠做出不一樣的東西?孫國府認為,第一是師資的供給。過去三四年時間在線教育無論是從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還是自有觀念,或是線上供給已經完全走完了過程,類似於直播或者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其實能夠讓培訓行業的中央廚房成為可能,比如說武漢成都西安。

下沉市場可以通過技術的方式建立一些類似於教師基地這樣的統一的供給,然後統一的通過直播的方式送到下沉市場的各個地方的用戶家裡或者培訓機構的教室裡。

第二是降低用戶分離。教學這兩年出現比較大的趨勢,教學跟教學服務這件事情開始慢慢的分離,其實解決一個問題就是老師走了怎麼辦?以學而思網校為例,大班直播小班服務,老師直播,小班讓客服答疑、服務、維持家長關係,這樣就會降低用戶分離。

同時教研本地化是培訓機構必須面對的問題。招生是任何一個商業模式所繞不過去的重要命題,下沉做到三四五線城市,地方非常小其實就是一個熟人社會。

傳統的地面招生打法非常重要,教育機構需要獲取足夠的本地資源支持。這樣的變化使下沉市場人群他們互聯網產品的使用習慣被建立起來,比如微信。

創新工場非常關注教育下沉這個方向,新技術新模式在這個市場裡面有可能得到很大的應用。目前來說,教育下沉市場中,很難確定會不會有新的公司能夠把新東方、學而思這樣大的教育公司幹掉,但是出現一個同樣的公司是非常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