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纵横捭阖是什么?用10句话教你如何识人断物、沟通谈判

《鬼谷子》纵横捭阖是什么?用10句话教你如何识人断物、沟通谈判

前言: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战国时人物,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因隐居鬼谷,故世称鬼谷先生。

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 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史书有载的四大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都是当时搅动天地的人物,而有传为其弟子的有500余人。

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有《鬼谷子》一书传世。千百年来,无数人从中攫取智慧,成就功名。

该书博大精深,囊括天地之道,第一篇《捭阖》乃全篇总纲、基础,取了10句话就其中识人断物、与人沟通、谈判的角度讲解一下。

机心一动,非不可察也!再高明的手段,总会被寻出踪迹,所以手段只在唇枪舌剑交锋之时。与人交往待人以诚才是根本,学会这些,不被套路,留待必要时使用即可!

正文: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大学》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也”。事物皆有其性质,有其生存和消失、开始和结束的规律;哪些是人之常情、哪些是人性的机伪、阴谋,事情会有哪些变化、哪些人性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些在做事和识人之前都需要思考清楚,所谓“三思而后行”,思的就是这些。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事情和人心的变化虽各有规律,但归根结底无外乎阴阳两极。《道德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皆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无穷”。以此为理,从事情的发展来看,其中的节点会产生的变化,节节下推,就可以知道最终可能会产生的结果。反之,想要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先算好其中会有什么样的变数,做好这些节点处的准备,让事情顺着自己的预设发展。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口者,心之门户”。道之门户何也?在于人心!

所谓道者,万物运行之规律,虽万物皆有其道,而道之用者,在于其人。《黄帝阴符经》云:“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不能守住自己的口,那么根据你说了什么和没说什么,能看出你的智谋、能力、喜好、优劣等。故而要守口如瓶,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把握好。再引诱别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来看穿他。无为以牧之。

谋略上者,敌不知谋。看起来什么都不做,但最终却能驾驭一切。是谓“无为而治”、“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自以为是的聪明,只是在掩耳盗铃。你要使手段,就不能太明显,顺势诱导才是上策,“润物细无声”。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诱导对方多说,话多必失。通过他说的和没说的,判断他的虚实,是想掩盖什么?是想炫耀什么?他是有意还是无意?他有什么喜好?有什么志向?

稍微反对一下他的某些观点,通过他的反应看他哪些是在意的,哪些是台面的,最终获得他真实的想法和实际想表达或想隐藏的内容。

对话诱导的方法有很多,任何时候,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门户,让自己没有漏洞,再去获取对方的信息。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任何秘密只要一个人知道了,那么所有人都知道了。所有的谋划一定是周密的,阳谋与阴谋的使用,都是为了掩盖真实目的。让人知道阳谋,就一定考虑周全;不能示人的阴谋,一定要严密。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能够看穿对方的真实意图,并为之规划后路,有时候也可以适当的告诉他,给他考虑一些。如果看不穿对方,那么就得考虑自己了,不能被算计了,你想说什么,一定得考虑清楚。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

什么时候开口、什么时候闭嘴,这是捭阖之道的根本。说了什么,话题怎么转移的,这些变化都要时刻把握,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者,机乃时机、形势,什么话说在什么时候,这是很重要的。过了这个时机再说,可能适得其反,这时候就该闭嘴,不能为了说什么而说。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懂得什么时候说什么,因时而动,重要的是目的是什么,而不是想说什么。语言只是工具,目的才是根本。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先得知道他是人是鬼。要能有话题,才能说下去,才能有机会达到目的。

写在最后:

王阳明有言:“此心不动,随机而行”。保持本性,不生机心,“不见可欲”,则“人莫能与之争”。“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