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许巍、朴树:他们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年少时,少年总是意气风发,向往外面的世界,也曾经迷茫和孤单。但是,少年总要去经历、去冒险、去寻找梦中的桃花源,才能真正地得到成长。

有人说,李健的音乐气质,始终带着一种少年感,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虽然四十不惑,但却依旧带有少年感的音乐人。

李健

李健、许巍、朴树:他们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98年出道,组乐队,01年出专辑,02年单飞,03年出第一张个人专辑《似水流年》,之后一直散漫又执着地努力着。2000年之后,唱片业式微,内地原创音乐的浪潮已接近尾声,李健没有赶上好时候。那种遗憾,包括那个匮乏年代的孩子对成功的渴望,在他身上也是无法抹去的。

在2010年的央视春晚上,王菲演唱了李健2003年创作的歌曲《传奇》。凭借天后王菲在华语乐坛的地位和她的空灵演绎,让这首歌爆红,也让大家知道了这个一向低调的歌手——李健。

其实李健与卢庚戌组成的水木年华,早就凭借着《一生有你》而走红,但李健为了追求更大的音乐空间,而选择单飞。

在2015年的《我是歌手》及2017年的《歌手》,李健成为了节目最大看点。他凭借《父亲写的散文诗》和《假如爱有天意》这两首歌刷爆朋友圈。他还是保持着一贯的风格,温柔、儒雅,没有飚高音,没有炫技巧,只是那么缓缓地、缓缓地,把歌词唱进你的心里。

李健《父亲写的散文诗》

李健曾被文学批评家朱大可称为 “中国罕见的知识分子型音乐人”。确实,他可以算是娱乐圈中的一股清流,他不炒作,也没绯闻,他凭借《传奇》红了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消失,不愿为了走红而打扰到自己的家人和生活。

李健的写歌功力是我非常羡慕的,他没有套路,不讲规则,悠扬如风云,纯真似童谣,自在如如。

李健、许巍、朴树:他们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李健说过:“我觉得一个40岁的人,变得大腹便便,开始秃头,肆无忌惮地光着膀子上街,这是我非常忌讳的。人可以变老,但要老得体面一点。

你怎么会老呢,你永远是那个穿着白衬衣的少年啊!

许巍

李健、许巍、朴树:他们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你能想象,许巍今年就要50岁了吗?

最近,许巍连发两首新歌《无人知晓》《以后见》。距离上一首单曲已经过去了两年时间,但当他的声音响起,乐迷们便知道——没白等。

他唱过高山与大海,唱过生活和未来,如今,他依旧歌唱着给你狂野的梦想,让你的怀里揣着远方。

没有油腻,没有任何杂质,那音乐中,只有唯独属于许巍的力量。

李健、许巍、朴树:他们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许巍虽然作为一个摇滚歌手,但他的作品却很少有“愤怒”。许巍早期的音乐以轻摇滚为主,其中以《在别处》为代表,歌词内容较为压抑,着重描写了他当时对未来的迷茫。成名后,许巍患上了抑郁症。在录《那一年》的时候,许巍每天早上起来就是听着U2、披头士的音乐,然后还要吃百忧解,他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再拿起过吉他。

后来,许巍开始转变自己的创作思路,他想做更多正能量的音乐,同时也更加注重追求精神世界。他希望给更多听他音乐的人,带来爱和希望,也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他的音乐中找精神上的抚慰。

李健、许巍、朴树:他们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于是渐渐有人说:许巍已经不再做摇滚乐了。

但是,许巍却是一个及其注重音乐本质的人,他做音乐的初衷很简单,他只不过想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用简单的语句将最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

许巍真正想做的音乐,不是嗓子有多高,演唱技巧有多娴熟,他想做好想做的音乐,并且用歌声温暖更多的人。所以听许巍的歌曲,总是能一下子击中你的内心。

李健、许巍、朴树:他们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许巍由始至终,都抱着一把吉他。他似乎成了佛系摇滚人的代表,永远那么平和,那么温暖,他还像20岁那样,唱着同样的自己。

朴树

李健、许巍、朴树:他们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朴树生于1973年,45岁的他,却难掩身上的少年气息。

李健、许巍、朴树:他们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朴树一直说,他不喜欢自己被夸大、被神化,其实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经历着同大家一样的人生。他内心深处也有对名利的渴求,也希望自己和家人有衣食无忧的生活。他希望被关注、被赞美,希望他的音乐可以被大家所认同。

2003年,他在最红的时候,选择停下来,全世界唏嘘。因为他不喜欢接受采访,不习惯被鼓吹;他喜欢在家写歌,但是不喜欢到录音棚录制;他热爱旋律,但是厌倦把歌词堆砌在里面;他喜欢唱歌,但是不愿意出席宣传活动;不喜欢回答的问题,被断章取义;他在明星和创作者的身份不停拉扯。

所以他花了14年出一张专辑,发生在朴树身上确实也是合情合理。记得那时他发了一条长微博:

“回家的路上有些愤怒,沉默着,让自己尽量不再去想那些丢失掉的。对自己说,一切都结束了,接受它。”

如今的朴树还是和以前有些不同了,在众多的媒体采访中,他已经很少像以前一样,跟别人说他的抑郁,他的软弱,他的不愿意。反而谈到更多的是他的责任,他的原则和他的克制。嗯,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已经是不惑之年了。就像他在《清白之年》写到的:

大风吹来了

我们随风飘荡

在风尘中熄灭的清澈目光

我想回头望

把故事从头讲

时光迟暮不返人生已不再来

朴树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他敏感、脆弱、孤独、活得还挺拧巴。这种拧巴劲,却正是我们在青少年时期都有过的。

朴树干净、纯粹、简单,或许这些特质,才使他有了“少年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