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許巍、朴樹:他們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年少時,少年總是意氣風發,嚮往外面的世界,也曾經迷茫和孤單。但是,少年總要去經歷、去冒險、去尋找夢中的桃花源,才能真正地得到成長。

有人說,李健的音樂氣質,始終帶著一種少年感,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雖然四十不惑,但卻依舊帶有少年感的音樂人。

李健

李健、許巍、朴樹:他們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98年出道,組樂隊,01年出專輯,02年單飛,03年出第一張個人專輯《似水流年》,之後一直散漫又執著地努力著。2000年之後,唱片業式微,內地原創音樂的浪潮已接近尾聲,李健沒有趕上好時候。那種遺憾,包括那個匱乏年代的孩子對成功的渴望,在他身上也是無法抹去的。

在2010年的央視春晚上,王菲演唱了李健2003年創作的歌曲《傳奇》。憑藉天后王菲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和她的空靈演繹,讓這首歌爆紅,也讓大家知道了這個一向低調的歌手——李健。

其實李健與盧庚戌組成的水木年華,早就憑藉著《一生有你》而走紅,但李健為了追求更大的音樂空間,而選擇單飛。

在2015年的《我是歌手》及2017年的《歌手》,李健成為了節目最大看點。他憑藉《父親寫的散文詩》和《假如愛有天意》這兩首歌刷爆朋友圈。他還是保持著一貫的風格,溫柔、儒雅,沒有飈高音,沒有炫技巧,只是那麼緩緩地、緩緩地,把歌詞唱進你的心裡。

李健《父親寫的散文詩》

李健曾被文學批評家朱大可稱為 “中國罕見的知識分子型音樂人”。確實,他可以算是娛樂圈中的一股清流,他不炒作,也沒緋聞,他憑藉《傳奇》紅了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消失,不願為了走紅而打擾到自己的家人和生活。

李健的寫歌功力是我非常羨慕的,他沒有套路,不講規則,悠揚如風雲,純真似童謠,自在如如。

李健、許巍、朴樹:他們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李健說過:“我覺得一個40歲的人,變得大腹便便,開始禿頭,肆無忌憚地光著膀子上街,這是我非常忌諱的。人可以變老,但要老得體面一點。

你怎麼會老呢,你永遠是那個穿著白襯衣的少年啊!

許巍

李健、許巍、朴樹:他們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你能想象,許巍今年就要50歲了嗎?

最近,許巍連發兩首新歌《無人知曉》《以後見》。距離上一首單曲已經過去了兩年時間,但當他的聲音響起,樂迷們便知道——沒白等。

他唱過高山與大海,唱過生活和未來,如今,他依舊歌唱著給你狂野的夢想,讓你的懷裡揣著遠方。

沒有油膩,沒有任何雜質,那音樂中,只有唯獨屬於許巍的力量。

李健、許巍、朴樹:他們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許巍雖然作為一個搖滾歌手,但他的作品卻很少有“憤怒”。許巍早期的音樂以輕搖滾為主,其中以《在別處》為代表,歌詞內容較為壓抑,著重描寫了他當時對未來的迷茫。成名後,許巍患上了抑鬱症。在錄《那一年》的時候,許巍每天早上起來就是聽著U2、披頭士的音樂,然後還要吃百憂解,他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再拿起過吉他。

後來,許巍開始轉變自己的創作思路,他想做更多正能量的音樂,同時也更加註重追求精神世界。他希望給更多聽他音樂的人,帶來愛和希望,也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在他的音樂中找精神上的撫慰。

李健、許巍、朴樹:他們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於是漸漸有人說:許巍已經不再做搖滾樂了。

但是,許巍卻是一個及其注重音樂本質的人,他做音樂的初衷很簡單,他只不過想用音樂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用簡單的語句將最真實的自己展現出來。

許巍真正想做的音樂,不是嗓子有多高,演唱技巧有多嫻熟,他想做好想做的音樂,並且用歌聲溫暖更多的人。所以聽許巍的歌曲,總是能一下子擊中你的內心。

李健、許巍、朴樹:他們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許巍由始至終,都抱著一把吉他。他似乎成了佛系搖滾人的代表,永遠那麼平和,那麼溫暖,他還像20歲那樣,唱著同樣的自己。

朴樹

李健、許巍、朴樹:他們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朴樹生於1973年,45歲的他,卻難掩身上的少年氣息。

李健、許巍、朴樹:他們是四十不惑的“老男孩”

朴樹一直說,他不喜歡自己被誇大、被神化,其實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也經歷著同大家一樣的人生。他內心深處也有對名利的渴求,也希望自己和家人有衣食無憂的生活。他希望被關注、被讚美,希望他的音樂可以被大家所認同。

2003年,他在最紅的時候,選擇停下來,全世界唏噓。因為他不喜歡接受採訪,不習慣被鼓吹;他喜歡在家寫歌,但是不喜歡到錄音棚錄製;他熱愛旋律,但是厭倦把歌詞堆砌在裡面;他喜歡唱歌,但是不願意出席宣傳活動;不喜歡回答的問題,被斷章取義;他在明星和創作者的身份不停拉扯。

所以他花了14年出一張專輯,發生在朴樹身上確實也是合情合理。記得那時他發了一條長微博:

“回家的路上有些憤怒,沉默著,讓自己儘量不再去想那些丟失掉的。對自己說,一切都結束了,接受它。”

如今的朴樹還是和以前有些不同了,在眾多的媒體採訪中,他已經很少像以前一樣,跟別人說他的抑鬱,他的軟弱,他的不願意。反而談到更多的是他的責任,他的原則和他的剋制。嗯,他已經四十多歲了,已經是不惑之年了。就像他在《清白之年》寫到的:

大風吹來了

我們隨風飄蕩

在風塵中熄滅的清澈目光

我想回頭望

把故事從頭講

時光遲暮不返人生已不再來

朴樹是一個典型的文藝青年,他敏感、脆弱、孤獨、活得還挺擰巴。這種擰巴勁,卻正是我們在青少年時期都有過的。

朴樹乾淨、純粹、簡單,或許這些特質,才使他有了“少年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