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我們經常想看很多網上推薦的電影,電視劇來充實自己,可是往往只是停留在想法之上,一直在拖延沒有行動;我們經過買回來一大堆書,感覺每一本都想看,準備讀些心理學、文學故事、哲學經典等等來填充自己的知識見解,可實際上是買回來的書,放在書架上很少拿下來看;是不是曾經做了各種學英語、畫畫、攝影、旅遊等等各種計劃,最後卻還是隻是計劃,沒有實現過。

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樂此不疲地下載一部又一部的電影,買一本又一本的書,激動的告訴朋友我一定一定要去什麼地方旅遊,我最近一定要學會什麼什麼技能,帶著美好憧憬想象擁有這些技能的自己,以為未來的某天,自己會發憤圖強,努力堅持的把這些完成。結果只是電影越存越多,書堆得越來越高,想學的技能越來越多,從想去一些地方旅遊積累成了我想環遊世界……

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如果按照患病人數來統計的話,“拖延症”估計算得上世界第一大疾病了,幾乎人人都有拖延症,因為拖延症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暑假結束前才開始打開的暑假作業;

答辯前夕的熬夜撰寫的畢業論文;

截稿前幾個小時的廣告設計;

堆到洗衣機快裝不下的髒衣服;

趕飛機前才開始收拾的行李箱;

太多太多……

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中國社科院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中國有80%的大學生和86%的職場人都患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開始工作。

專家表示,單純的做事拖拉或是懶得去做,只能定義為“拖延”,也僅是一種壞習慣,改正它並不難。當“拖延”已經影響到情緒,如出現強烈自責情緒,強烈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貶低,伴生出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時,才能稱之為“拖延症”。

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拖延背後藏著哪些心理原因?

1. 完美主義

有一位心理學老師這麼解釋完美主義為何會讓人拖延:“害怕在考試中不能得滿分,或者不能贏得一場比賽,為了避免恐懼,最好不參加。”對於這種人來說,一拖再拖的行為變成了免於遭受失敗的策略。

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2.缺乏能力或信心

人類另一種普遍的傾向是自我懷疑。對於自信心低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潛在的虛弱體驗。所以,我們中的一些人不會深究問題的根源,而是完全避免這個問題。

再次,這是人生的另一個方面。一些經驗,雖然可能是痛苦的,但經常會比從未經歷過的收穫更多(有時是無形的/不明顯的)獎勵。

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3. 家長的強烈控制慾

對孩子的生活充滿控制的父母,為孩子決定所有事:做什麼,怎麼做,跟誰交朋友,上哪所大學,選哪個專業,畢業去哪個單位等等,他們要孩子不容置疑地去執行他們所謂的建議。

父母感到自己是在保護孩子,或者是在運用自己的人生智慧讓孩子避免出錯。父母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控制孩子,有時候這種建議非常嚴厲,父母會憤怒地爆發開來,以言辭或者肢體表達出來的憤怒會摧毀孩子對自己和他人的信心。

但是對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她不斷地接收沒完沒了的建議和指令,他/她可能就會感到沒有權利也沒有能力擁有一個獨立的自我。

控制的父母,普遍缺乏一種對孩子自我感的支持。過分的控制,破壞了孩子可以獨立生存、選擇和自己規劃人生的自我感。

當這個世界對孩子來說已經成為一個危險的所在,而直接的反抗又太冒險,拖延就變成了他們的一種反抗方式。

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4. 工作狂傾向

許多拖延背後,有一種工作狂傾向。“拖延者常常覺得自己效率不高、甚至以為自己懶,更不可能是什麼工作狂。但實際上,工作狂是深埋在他們心底深處的一個心理學動力。”

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5.焦慮

拖延(即迴避)是一種應對焦慮和壓力的方法。也許我們會感覺到失敗或恐懼的感覺,這種情況往往不是這樣。

壓力很大,對身心都有害。那麼,我們尋求緩解焦慮,壓力和擔憂是很自然的。我們都試圖從各種各樣的形式上解放自己的壓力。有很多時候我們會選擇逃避,失去直面困難的勇氣。

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6.無聊的任務

任何被認為無聊,無趣或不愉快的工作都是延遲的時機。我們甚至會試圖理清為什麼要推遲一些事情(“明天上午/下午/晚上,我會有足夠的時間,對嗎?”)同時,我們的邏輯是面對基本慾望的性感。

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那怎麼辦?用習慣,將你想靠意志力完成的事情變成靠習慣來完成。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呢,下面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1.立即行動

做事情不要將結果想的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先行動起來。

2.學會做計劃

將手頭要做的事情列個清單,同時將計劃安排出來。儘量將計劃細化到每週、每天甚至每個小時,每週對主要任務列個計劃,每天再列個待辦事項。

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3.最困難的事情最先做

人都有畏難情緒,而越難越需要最充足的腦力去戰鬥,而且往往最難的、最容易拖延的事情都解決了,後面的那些事情都好辦。

4.給自己定一個結束時間

這跟制定工作時間一樣重要,比如定好下午5點以後就不學了,之後去吃去玩去運動。所以5點之前,就專注把清單上的任務一個個做下來,儘量抓緊時間多做些,5點就解放。

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5.學會拒絕

也許在你計劃執行的過程中,會有同事請你幫忙打印一份文件,家人請你在做晚餐的時候搭把手,這個時候,學會拒絕,會對保證計劃實施有很大的幫助。

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6.無需完美

完美主義者大概是拖延症的重症患者,但如果萬事求得完美,很多事情連開始都不可能。所以,當你在期待完美時機、盼望完美結果的時候,可以這樣提醒自己:“萬事無需完美,只要做到就行。”

時間越緊越喜歡拖延,拖延症該如何自救?

最後,請相信憑藉自己的方法和信念,努力堅持,一定可以做到不拖延不抱怨,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人腦需要時間來建造神經藍圖,就像健身增肌那樣。所以我們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慣性,避免拖延到最後一刻,以防在腦內搭建豆腐渣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