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只重點提了安祿山?別忘了那個始終站在安祿山身後的人

安史之亂只重點提了安祿山?別忘了那個始終站在安祿山身後的人,安史之亂的首倡者是安祿山,那個時候的史思明只不過是安祿山的部將和幕僚而已,作為一個親手摧毀大唐盛世的罪魁禍首,人們自然是記憶猶新的,這是一段被青史所銘刻的黑暗歷史,盛世唐朝的轉折點被歷史所記憶,成為後世之人的嘆息和悲傷。

安史之亂只重點提了安祿山?別忘了那個始終站在安祿山身後的人

史思明前期只是安祿山部將之一,後期是叛軍首領。史思明做叛軍首領的時間在整個安史之亂中比安祿山還長,所以才安史並稱。

安史之亂只重點提了安祿山?別忘了那個始終站在安祿山身後的人

主要因素是安史之亂是個持續八年、後續餘波超百年的複雜事件,涉及眾多人物和重要事件,不是對此有興趣的人可能並不熟悉大致的過程。只對前期安祿山起兵、佔據洛陽,接著哥舒翰戰敗潼關失守,叛軍佔據長安、唐玄宗逃亡四川、路上發生馬嵬坡之變李隆基被迫殺了楊貴妃這些事情有點印象,對接下來的安史之亂進程沒啥瞭解就不熟悉了。

就如前面所說,史思明始終是站在安祿山之後的“男人”,在安祿山佔據范陽之時,史思明只是安祿山身邊的頭號幕僚,為安祿山出謀劃策;為取得權利,安祿山什麼都做得出來,他做過的最荒唐的一件事就是認楊貴妃為母親,這麼大逆不道的人,後來叛亂也是一個趨勢。

安史之亂只重點提了安祿山?別忘了那個始終站在安祿山身後的人

史思明只是隱藏於幕後的一個陰謀家,安祿山得寵那是人盡皆知,一些擺不上臺面的事不能說,安史之亂的前期史思明也就沒有那麼出名,史思明真正當家的時期是安祿山死後。

安史之亂只重點提了安祿山?別忘了那個始終站在安祿山身後的人

他殺了安慶緒,成為了叛軍的首領,而且一度大敗官軍,最終收復的洛陽又重新歸入到了叛軍手中,形式一如安祿山叛亂之時,甚至是更加的強勢,大唐面臨著被傾覆的危險,不過後來史朝義因為同樣原因而斬殺了父親史思明,因為叛軍的內部爭權而最終朝廷得利,雖然史朝義被唐軍殺了,不過叛軍卻也仍然勢力龐大。

安史之亂只重點提了安祿山?別忘了那個始終站在安祿山身後的人

最終雙方協商之後,叛軍名義上歸附,而朝廷則將河朔三鎮給了叛軍,也自此延續著安史之亂的餘威,這個地方成為了唐中後期的亂局之源。

安史之亂只重點提了安祿山?別忘了那個始終站在安祿山身後的人

安史之亂主要是安祿山挑起的,史思明是他手下的大將,如果沒有安祿山,就歷史上就沒安史之亂了,所以只重點提到他。可為什麼也提到史思明瞭呢,就因為安祿山死後,戰亂理應就結束了,可史思明接過他的大旗,繼續叛亂,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對唐朝造成的傷害更大而已。

安史之亂只重點提了安祿山?別忘了那個始終站在安祿山身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