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定要認清自己的位置,尤其是作為一個呼風喚雨的大人物,弄不好就身首異處,魂歸他鄉。 而恃才傲物,功高蓋主,絕對是大忌中的大忌,劉邦殺韓信,朱元璋殺胡惟庸,雍正殺年羹堯比比皆是,楊宇霆也是其中之一。
那楊宇霆的死還有什麼原因嗎?作者愚見,淺談一下楊宇霆被殺的幾個理由。
第一,居功自傲,目中無人。楊宇霆在奉軍裡被稱為“小諸葛”很有才能,深得張作霖賞識。他早年曾赴日本士官學校留學,畢業歸國後投靠奉軍。後來曾官至奉軍的參謀長,但是野心膨脹的他,利用奉軍發展自己的部隊,事情敗露後,被張作霖棄用。
隨著張作霖地盤不斷的擴大,軍中更是需要一名智囊軍師,於是張作霖又把楊宇霆找了回來。經過楊宇霆、韓麟春、姜登選等這些“士官派”將軍的訓練下,奉軍裝備精良,士氣高昂,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中大獲全勝,地盤擴展到關外地區,楊宇霆也成了張作霖的左膀右臂,在奉軍的地位大增。
由於郭松齡的反奉讓張作霖頗為惱火,而郭松齡正是張學良的心腹,被父親張作霖責罵,此時的楊宇霆對郭松齡落井下石,讓張學良很是不爽。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接掌東北大權,而楊宇霆則處處以“老將”自居,直呼張學良“漢卿”,很是看不起年輕的少帥,並在“易幟”等問題上與張學良作對。
張學良開始是忍氣吞聲,以穩定局面。在楊宇霆老父去世時張學良登門祭奠,但卻遭到了楊宇霆的冷遇。後來他又多次登門到楊宇霆府上做客,想讓妻子于鳳至與他的三太太結為姐妹,但是楊宇霆卻以“差了輩分”拒絕。面對如此屈辱,年輕衝動的張學良選擇了刺殺楊宇霆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楊宇霆與外國勢力來往密切,圖謀不軌。楊宇霆曾赴日本留學,在日本很有人脈,之前奉軍採購裝備,貸款,談判等等一切對日事宜都是楊宇霆操辦。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對日本很是記恨,而楊宇霆卻一點也不忌諱,交往甚密,張學良曾派他去外地任職,楊宇霆也不赴任,加上在張作霖時期有發展自家軍隊的前科,根基不穩的張學良疑心重重。
第三,殺雞儆猴,樹立威信。作為年輕的奉軍統帥,面對著比自己大一輩的叔叔級老將,他有什麼底氣去掌控老江湖?
更何況郭松齡的倒戈,張作霖離世的突然,讓張學良手下並沒有嫡系部隊,讓此時的張學良自己心裡也沒底,除掉楊宇霆,讓奉軍內部勢力重新洗牌,也是張學良殺楊宇霆的一個原因。
其實,為了自己的地位不受挑戰,殺楊宇霆沒有什麼對與錯,如果張學良心軟,或許東北就是楊宇霆的天下,對於個人而言,張學良位置得到鞏固,但是對於整體而言,奉軍則失去了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支持原創,以上僅是作者本人的意見,歡迎各位讀者補充,留言。希望大家關注,轉發。
閱讀更多 輕風沐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