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急什麼?別小看孩子,他才會給你更多驚喜!

你急什么?别小看孩子,他才会给你更多惊喜!

◆ ◆

文 | 涵涵媽

你急什么?别小看孩子,他才会给你更多惊喜!

前幾天,有幸聽了一位心理學大咖的課程,他說了一句話,對我觸動很大。

不是孩子有問題,是我們所理解的孩子的行為有問題。

這幾天在回覆私信的時候,我也把這句話告訴給了很多媽媽。

你急什么?别小看孩子,他才会给你更多惊喜!

涵涵2歲左右的時候,說話開始結結巴巴。我一開始心裡也挺著急的,因為怕她成了結巴呀。

適當的焦慮是正常的,還是有益的,它能促使我們進步。比如對涵涵“口吃”的這個焦慮,就促使我趕緊去查相關資料,發現這是正常現象。

你急什么?别小看孩子,他才会给你更多惊喜!

因為孩子此時心智發育更完善了,但語言發育還沒那麼快,一著急就結巴了。

每次涵涵結巴時,家裡人總是會嚴厲地說:“好好說話,不許結巴。”

其實,孩子不是不想好好說,但她一著急就結巴了,而且你越訓斥、指責,她越結巴,並且還會覺得自己確實說不好話。

我除了給家裡人講明白道理,還會正確示範給他們做法,當涵涵結巴時,我就很平靜地笑著,重複一遍她所說的話。

因為我跟涵涵倆人在一起的時間多,興許是受家裡其他成員不理解的影響小,沒過幾天,她這個“小毛病”就好啦。

所以,當孩子出現某一種問題時,只要確定不是病理性的,我們大可以平靜對待,微笑著給孩子鼓勵,總比“我為你好”的指責和憤怒來的更有效。

你急什么?别小看孩子,他才会给你更多惊喜!

除此之外,我們還不能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比如:

我家寶寶現在1歲2個月了,聽我講故事只聽2分鐘就走開了,他是不是不愛讀書啊?

涵涵媽,怎樣才能讓寶寶愛上看繪本啊?我家孩子就知道撕書、啃書,怎麼辦?

孩子一開始接觸到書時,是拿書當玩具的,撕書、啃咬這都是他們探索世界特有的方式,慢慢地他發現書可以翻頁,再後來他才會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

而吸引的過程,除了需要專注力的同步發展,還得有認知能力的逐漸提高。

你急什么?别小看孩子,他才会给你更多惊喜!

比如一歲多兩歲的孩子,他們的專注力一般就是2-3分鐘,可是你只要堅持下去,才有可能收穫娃看書半個小時還未能盡興的驚喜。

還有的媽媽,在孩子不足3歲的時候,就急霍霍地要買很多科普書。結果買回去,孩子不一定喜歡看。

我們常說讀書不能偏食挑食,但前提是適齡適性,就是要符合孩子的年齡和性格發育特點。

3歲起,寶寶逐漸會從自我開始關心世界。他們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想要見恐龍,甚至想要吃恐龍肉,不停地問為什麼?

這個時候,你給他讀科普類繪本,正符合他的需求。當然現在繪本種類越來越多,也有一些3歲以下寶寶看的科普類繪本,最關鍵的是你買的是否適合孩子。

你急什么?别小看孩子,他才会给你更多惊喜!

還有些媽媽在為孩子看書的“不恰當行為”而焦慮。

比如:

怎麼孩子之前特別喜歡的一套繪本,如今拿到手隨便翻兩下就不看了?

怎麼寶寶拿到書後,一下子翻好幾頁?

怎麼孩子聽繪本聽兩下就走了?

怎麼我給他買了拼圖,他不拼,就喜歡拆我拼好的?

因為孩子對那套繪本已經很熟悉了,他熟悉到自己都會背了,可怎麼突然有一段不確定,翻到那裡一看,噢,跟我想的沒錯,後面的人家知道了,所以在你看來就是那樣翻兩下就不看的行為。

我問你,讓你看10遍《甄嬛傳》,你還會從第一集看到最後一集麼?

人家的精細動作還沒發育好時,不會一頁一頁地翻,肯定是一下翻好幾頁啊。誰規定讀書非得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你敢說,你之前看金庸的武俠小說時,沒有看到中間忍不住,去翻翻結尾過?

你急什么?别小看孩子,他才会给你更多惊喜!

就像孩子剛拿到積木,不是搭建,而是搬來搬去一樣,拼圖他們拿到手,也不一定立馬拼。他喜歡拆,你就繼續拼,慢慢地拆膩了,他會模仿你拼的,真心不用急。

所以,不要過早地去給孩子貼某種標籤,而是要看看我們自己是不是理解錯了?或者是引導錯了?

當你用發展的眼光看孩子時,他才會給你帶來驚喜。

你急什么?别小看孩子,他才会给你更多惊喜!

游泳的時候,洗頭都不敢用淋浴的涵涵給了我驚喜。

在朗誦方面更是這樣。咱都知道小孩子讀詩或者主持的時候,喜歡拖音。

一開始涵涵在讀詩的時候,不僅拖音,也沒啥感情。

老母親我也心急過,也胡思亂想過。

“哎,涵涵是不是語言感知能力不強啊?”

“涵涵會不會一直改不掉拖音的習慣啊?”

這時,另一個佛系的我跳出來了,對自己說:“淡定,淡定,只要我平常心,多鼓勵,正確引導,總有一天孩子會好起來的。”

於是,我就見到了一個不拖音,朗誦的有感情的涵涵。雖然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我會看到她的進步,鼓勵她,並且用慢慢來的心態,靜待花開。

所以,我們只要瞭解了孩子每個階段的發育特點,就不會在誤解孩子。就算你不瞭解,也不要總是用自己所認為對的東西,去強迫孩子也那樣做才是對,只要能夠尊重孩子的節奏,就不會適得其反。

你急什么?别小看孩子,他才会给你更多惊喜!

也不要橫向地把孩子跟別人做比較,我們要尊重個體差異。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揚長避短,才是有效引導的根本。

所謂佛系,並不是放任不管,任其自我發展,而是說只要我們本著尊重、引導、堅持的原則,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小傢伙總有一天在不經意間給你帶來無限驚喜。

下面這首詩,特別適合常拿出來讀一讀,安撫我們焦躁的內心。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文:張文亮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彿說: “人家已經盡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

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

為什麼上帝要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 唉!也許上帝去抓蝸牛了!”

好吧!鬆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吹來, 原來夜裡的風這麼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聲,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咦?

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我忽然想起來,

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你急什么?别小看孩子,他才会给你更多惊喜!
你急什么?别小看孩子,他才会给你更多惊喜!你急什么?别小看孩子,他才会给你更多惊喜!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別再打亂孩子的節奏。

願你能在每天繁忙的生活中,依然生活得遊刃有餘。願你能好好欣賞周圍的風景,更願你能耐心感受孩子生命層層綻放的美麗和驚奇。

你急什么?别小看孩子,他才会给你更多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