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一个人独处会出现什么心理问题?

etleon


在回答长期一个人独处会出现什么心理问题之前,先要和大家澄清:长期独处“会不会出现问题”。

答案并不是唯一的。

如果一个人长期独处,并且自得其乐,独处是他自主自愿的选择,他并没有感到任何的不适,那么这种独处,被认为是一种“不会”出现什么心理问题的状态。

但如果一个人长期独处,但同时内心是渴望与他人有往来的,独处有时候是他的伪装——明明内心渴望交朋友,但出于种种原因,只能一个人待着,那么这样的长期独处,就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最主要的是,后一类人可能会陷入一种“孤独”的恶性循环——渴望与他人往来,但又没有朋友或者交不到朋友,于是选择拒绝再与任何人交往,选择自我孤立、独来独往。

那么,他们的自我孤立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1. 加重抑郁情绪和焦虑感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自我孤立与人的抑郁情绪,以及社交方面的焦虑感,有着较强的联系。一方面,一个本身对社交感到焦虑的人,或者被抑郁情绪折磨的人,本来就有更大的概率选择自我孤立,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能量去面对外面的世界。

但另一方面,长时间地将自己与外界进行隔离的状态,也会加重人的抑郁情绪,以及对社交方面的焦虑感。

此外,虽然表面上,一个人呆在家里独处有更多时间睡觉、休息,但实际上,自我孤立者的睡眠质量反而会更差。研究者指出,这是因为他们的作息往往是紊乱的——运动不足导致的精力无处消耗,夜晚难以入睡,白天睡到下午的情况比比皆是。

2. 影响我们对自我完整的认知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与他人相处时的自己,以及在社会交往中他人给我们的反馈。就像山本耀司的一句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而一个长期独处、自我孤立的人,就会缺少这部分来自外界对自我认识的补充,所以,他们会渐渐难以对自己形成一种完整且相对客观的认识。

3. 逐渐削弱我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

有时候,你的朋友约了你一次又一次,你每次都拒绝对方,说”下次吧“,渐渐的,你的朋友就会停止发出要约,选择不再主动靠近。

自我孤立的人在给自己关上门的同时,也给想接近自己、和自己建立联结的他人关上了门。即使是和家人,和最亲密的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结,也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维系的,更不用提普通的朋友、同学或同事之间的关系了。长期自我孤立会逐渐削弱我们与其他人的情感联结。

其实,短暂、适当的独处本身是有益的,可以帮助我们管理自己的情绪,可以让我们更冷静地思考问题和反思自己。但是,长期的自我孤立,它是一种消极的、对人际交往的逃避和抗拒,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

希望正在经历自我孤立的每个人,最终都可以渐渐走出这座“孤岛”。看完这篇回答,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吗?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一起分享!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知我心理学》的关注,这次我们决定给所有关注我们的粉丝献上知识大礼包『免费心理学习精选资料包』,想领取的小伙伴们,欢迎移步查看评论区,或直接私信我们领取。

知我心理学


适当的独处有利于自我身心的发展,这点毋庸置疑。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我们每天被迫接触不同的人、事、物,大量地损耗了我们的精力,造成了我们的身心负担,久而久之这种状况无法排解,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而适当的独处,则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专注力,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安稳。


但长时间一个人独处,却会对我们的生理健康产生影响。


首先,长时间独处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长期孤独的人普遍存在高血压偏高,免疫力降低,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较高。而且,长时间一个人会很孤独,而孤独还会影响个体的睡眠模式、注意水平和逻辑推理等机能


其次,长时间独处还会对精神层面产生影响。比如在孤儿院中长大的孩子,因缺乏亲密的社会接触,普遍存在严重的

行为、情感甚至精神问题


再则,由于长时间一个人独处,缺乏交流,人的表达能力也会下降,渐渐地会不知道如何与别人沟通。还会造成社交恐惧,害怕接触外界。


人是群居动物,和家人朋友一起,生活才会幸福,才会充实。所以,如非必要,并不建议大家长时间的独处。


共享医生网


谢邀。人,从出生开始就处在社会中。社会由许多人构成。如果一个人长期一个人独处,不发生一些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可能就会出现许多心理相关的问题,主要的可能如下:

1.缺乏社会支持。如果一个人长期独处,他/她将很难与外界建立联系,所以他们的语言功能、人际交往技巧都会退化,从而容易失去朋友、家人的支持。久而久之,周围亲密的人都会远离他们。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则会让一个人的心理变得更加脆弱,因为他们缺乏可以分享和帮助他们的人。

2.情绪问题。长期独处的人,也许一开始他们没感觉到有什么问题,但是时间长了,由于整日不和人接触,容易产生许多情绪问题。比如,有的人会容易抑郁,有的人则容易暴躁。因为缺少和他人互动的参照,长期独处的人会难以调整自己的情绪。时间久了,有些人的性格也会发生改变,变得冷漠、孤僻,更加难以和人相处。

3.引发心理疾病。鉴于前两点情况,最终长期的独处可能引发心理疾病。比如,有的人因为长期独处可能会患上抑郁症,无法与人沟通、交流,情绪低落,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丧失了兴趣爱好等等。

所以,虽然说有的人会喜欢独处,但如果长期独处,一定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的。这些心理问题又没有办法得到化解,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那么,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独处了,很少接触外界,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做的是重新尝试回到人群中。重新尝试和他人交流、沟通,产生社会交往。这中间可能需要学习一些技巧。建议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积累知识,然后去实践,通过不断的尝试来达到目的。


鹈鹕心理陈小康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吴琼燕:

一个人在长期独处以后,心理上会产生哪些变化,长期独处是否会导致自闭症?

拿我本人为例吧,我曾在过去的某两年时间里长期独处,因为在家办公,而办公时间里只有我一个人,唯一的伙伴是电脑,或者电话那头远方传来的同事的声音,或者呆板的文字邮件,除此以外,别无其他。

在这期间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孤独,归宿感的缺失

当我处于一个人工作的状态,与同事之间仅有冷冰冰的邮件和电话沟通,而不是面对面的沟通时,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是缺乏深入有效的联结的。电话那头的同事无法感受到我的微笑、我的热情,无法知道我今天生病了,身体很虚弱,无法给予关心,剩下的只有冷冰冰的工作。于是,孤独伴随着我。

学习心理学之后,我知道了人是社会的人,群居动物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要想摆脱孤独、要想重获归宿感,唯有重新走回社会群体中,与人获得有效的深层次的联结。于是,我加入了当地的志愿者队伍,与伙伴们一起做有益于社会的志愿活动,在那里重获与人的心灵联结。

烦躁,易愤怒

当我长期处于一个人工作的状态,无人可聊天八卦,无人可分享开心或愉悦,无人可述说种种境遇或不顺。觉得自己就像一台机器在不停地工作,无法去传达关于人的感受、情感之类的需求,无法被倾听。而人有倾听的需求、有诉诸情感的需求。当这种需求无法被满足时,在压力状态下,是容易烦躁和愤怒的。

学习了情绪管理的科学方法之后,我知道了情绪并无好坏,它只是大脑发出的一种信号,告诉自己“我的内心有某种需求”,我开始接纳它,通过不断的练习,我逐渐能够友好地与自己的情绪相处了。

低落,看事物容易悲观消极

由于长期一个人独处,无人分享更开阔的视野或不同的视角,我的思维陷入了自己的黑洞,片面地夸大了某些自认为不好的方面,看来悲观而消极。如果旁边有个人能够指导或说说不同的看法,就能看到不同的视角了,不至于陷入黑洞。

当我重新走回人群中,我更愿意和不同的人聊天,听取不同人的意见或建议,去看到不同的视角,以避免自己的思维局限。

自闭症由于生理因素而形成,和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弱智等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因为独处而产生。

我总结了自己的过往,长期独处对个体心理上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需要适当地调整。在经历后,我更愿意建议亲爱的朋友们请与人群保持社会联结,与信任的人保持深度的心灵联结。

哈佛大学一位教授的研究表明,人幸福的根源在于与社会取得满意的联结。愿我们每个人都得益于心理学,多了解些关于促进身心健康的知识,以促进人类的幸福!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长期独处,不清楚这种独处是比较封闭环境的还是非封闭环境的单身状态呢?我想可以肯定的是,长期独处并不会导致自闭症的发生,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也不是很明了,可能是生物性原因和心理原因多方面的,但是,长期独处肯定会引发心理上的一些不良反应的。

人出生就踏入了人际关系当中

一个人从婴儿时期,其实就已经开始人际关系的旅程,我们和父母、亲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类型。作为未成年的儿童,他们需要父母给予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这是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必备要素,同时,我们需要玩伴、同学,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际关系的初始,我们学会了互惠互利,我们开始学习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等等,同时,我们努力学习,想要得到父母和老师、同学的认可,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际关系能够给予我们的种种好处。人际关系当中的矛盾让我们学会了反思自己、让我们开始思考人际当中那些我们不曾感受过的心理状态,例如:嫉妒、难过、分享的快乐等等。

所以,综上所述,人际关系是我们感受这个世界,促进人格发展的必备要素,缺乏这些要素,人的心理特征就会缺乏社会性,同时,人的智商、情商等心理要素也是没有环境去发展。

长期独处,你失去的是自己

一个人长期独处的结果最可怕的并不是人际关系上的缺失,而是人格、自我逐渐的土崩瓦解。

1、情感淡漠

当我们脱离了正常的人际关系时,就意味着我们的情感、情绪都无法得到一个有效地传递和反馈,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无法去分享我们想说的、想要表达的,那么,长期如此,便会导致情绪上的压抑和失控,抑郁、狂躁可能都会间歇性的发生。同时,我们的情感心理也会变得迟钝和麻木,无法理解正常的情绪和情感反应。

汤姆.汉克斯的《荒岛余生》中,他回到现代社会之后的表情,不喜欢群体生活,同时,对于爱情的表达和反馈也显得比较迟钝。

2、社会适应性下降

长期脱离群体环境直接带来的问题就是社会能力的缺失,这种影响很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终身的。

3、智能下降

虽然长期独处也是需要智力能力等心理因素支撑的,但是,这种锻炼远比在社会性当中少的多,所以,长期独处就意味着缺乏这些能够锻炼的能力,而人的脑功能如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那么,它的“功能性”就会下降。

我个人认为,长期独处会带来这些问题。


心理学了个啥


群居的动物,多数都是弱者。独处的动物,往往是强者。群居,可以抱团取暖;独处,可以独立生存。长期独处会不会导致心理问题,这是一个伪命题。最近自杀的公职人员比较多,他们恰恰生活在聚光灯下面,还少听说深山老林的独居老人抑郁而终的。所以,要分清楚这个独处是什么形态的?独居还是心灵孤寂?

题主说的一个人长期独处,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社会如何实现?一个人完全把自己物理性封闭起来,在这个社会里,还真的很难做到。题主说的,可能是这样的一种情况,白天上班干事、挣钱吃饭,晚上和休息日,一个人宅在家里,不与外人交往。这样情况,长期以往,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个人心理更加强大,二是心理长期受到压抑,可能会出现社交恐惧、交流障碍和心理问题。

比如,有一些孤僻的作家(艺术家),就是长期一个独居写作,大多数情况,他们没有心理问题,甚至会写出惊世之作。但也有个别名人出现了抑郁和自杀等极端现象。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往往在繁华之中,总有一些人在众人面前神采奕奕,但关上房门则郁郁寡欢。这其中也不乏明星、企业家、艺术家。

长期独处与触发心理问题,一定要有一个触发条件,比如,重大事件的刺激,微妙关系的折磨,外界环境的突变,稳定关系的变故,等等,这些触发条件产生,不论你是长期独处,还是繁华世界里,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根子在这里呢!

现在的社会,服务业高度发达,宅在家里,足不出户,也不会寂寞,吃喝用度都可以快递上门,远在千里也可以视频聊天。是不是独处,已经不取决外在的条件和环境,而是取决于人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句话,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道理,一个人内心关闭了,外面是安静还是喧闹,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是职场火锅,资深职场专家。作家,全国语文课文的作者。回答近千个原创独家的悟空问答。关注职场火锅,私信后有作者的书赠送,期待与你互动和交流。

职场火锅


群居有群居的好处,独处有独处活法,正如蚁群和狼族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类别。而能够独处的生物一般比群居生物具备更强大的能力。首先一个人独处容易得抑郁症。但是其实抑郁症和独处是没有因果关系的。抑郁的根源是因为人的空虚寂寞冷。那么试图使自己充实就是避免方法了。充实有很多种方式。我这里谈我认为最有用的方式。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观察者。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个世界大到你不可想象,丰富到你觉得一生根本不够体验。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每一个生活的细节放大都是一门学问。如果你独处,你比别人有更多的时间资源去观察他们,学习,思考,感受,体验,创作。因为人类虽然是群居动物,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一个人,大部分事情还是你一个人的事,只有独立才能学会成长。看书看报看新闻,音乐绘本电影,运动健身养生,泡论坛上知乎混豆瓣,上课考证刷题,学语言学技能学知识,做饭洗衣服买菜逛超市旅游拍照写日记做义工做支教,把自己生活的点滴挂出来分享,这些事情其实都是一个人的事情。你所谓的一群人的事情往往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我现在就是一个人生活,就这样全部时间都是我的了天天还忙得没有时间看我没来得及看的一大堆片儿,我是多么希望能有足够时间来逛知乎啊。一个人真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这还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你如果要做一个牛逼的人,你更要一个人了,你得花大量的时间积累知识储备,阔宽眼界阔大视野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那个时候别人来和你群居你都感到不适,你看珠穆朗玛峰有同伴吗,鲨鱼也不会聚餐吧,连别墅也是独栋的呀。你会发现就算是太阳系的行星虽然都在一个系统里,各自也是按照自己的轨道在运行,没有粘在一起离不开的情况啊。那是橡皮泥,软软的那种。所以努力使自己强大起来吧。当你强大了你根本不会再有恐惧。那个时候你再跟别人交往,也会更有底气,更容易有主动权。当然朋友也很重要,但这个不着急,朋友迟早会有的,也许不适合现在的你,因为你现在可能认为朋友就是依赖。其实朋友还有很多种功能,这个不必我多讲,哲学书心灵鸡汤里都频频介绍。我讲下我觉得他最大的作用吧,那就是一面

镜子。照出你与其他人的共性与差异,反馈你发出的信息,然后让你更理性客观的思考。朋友不一定要在身边,朋友不一定是别人。名人大师也是你的朋友,他们的话能帮助你一声,陌生的人也是你的朋友,他们的言行给你提供判断的参考,你自己也是你的朋友,善待自己然后发现你自己的不足,慢慢把它改掉。和过去的错误做朋友,和真理做朋友,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做朋友,和远方的“它”做朋友,和时间做朋友,和未来做朋友,和孤独做朋友。我提供几个具体的路子供你参考吧。

找到你最感兴趣的事情,不要顾虑那么多,做。比如你喜欢音乐,那你玩啊,你搞个乐器来学,弄个电子音乐生成器来编曲,音乐交友网站上去混。你喜欢美食,那你做啊,你下一堆食谱每个菜做到完美请别人吃,你找个师傅教你找个平台放你的攻略心得。你喜欢旅游,那你去啊,你游遍大江南北看遍世间风云,你拍了一堆照片最后做成了册子写了一堆回忆发网上变成你的主页最后成了故事。你把一件事情做的无限牛逼,你的自信心自然就泄露出来了。

找到你最感兴趣的作品,不要顾虑那么多,看。

你喜欢某部电影你看个100遍直到看吐,你喜欢几本书你轮流着翻换着顺序读,你喜欢一堆漫画你网上追着看书店站着看床上躺着看,做这些事情并不是无意义,你喜欢它证明它是你的梦想,你把你梦想深深埋进脑海里你肌肉记忆平时做事都会有个目标有个追求。自然不再迷茫。

找到你最感兴趣的偶像,不要顾虑那么多,想。你天天想他的脸想他的行为想他的话,他是你偶像证明他比你优秀,把比你优秀的人记在脑子里。放心大胆的在网上尾行他,寻找他的蛛丝马迹,挑他各种小毛病,看他各种八卦。至少你的心中大概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你不喜欢的是什么你能对你自己的言行有一个判断。你还能从他那里获得正能量,这玩意儿比心灵鸡汤实际多了。

找到你最感兴趣的技术,不要顾虑那么多,练。你喜欢画画你每天画换着花样画水彩水粉油画工笔素描速写你纸上画腻电脑上画,板子不喜欢拿鼠标画,电脑画腻墙上画书上画卫生纸上画。你画了插画画涂鸦,画了涂鸦画绘本,画了绘本画游戏,画了游戏画简笔画。

如果你找到了真爱一样的某种事物并且一心坚持,几年之后你再也不会问这种问题了。



林溪:知名心理学专家,明星私人心理医生,企业EAP顾问,用心理看世界,归纳发展出独特个人风格的“读心术”、“识人术”体系,累积了众多经验和案例,被誉为“最美读心女神”。


林溪看世界


我是,李晓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精神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致力于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家庭系统完善、人际关系改善方面的咨询与探索。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我提问咨询!

人类属于社会性动物,我们总是在接触不同的环境刺激、体验不同的感觉中得到发展。而心理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我们所处的环境。长期独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使我们所处的环境简单化了,从而屏蔽了输入的刺激与感觉。


心理学家做过感觉剥夺实验,尽管是在比较极端的隔离状态下的实验,但我认为实验结论对长期独处所产生的心理影响是有指导意义的。


感觉剥夺实验,就是夺去有机体的感觉能力而进行研究的方法。对人来说,感觉剥夺就是暂时让被试的某些(或全部)感觉能力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把人放在一个没有任何外部环境的刺激中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其生理心理变化的方法。


第一次以人为被试的感觉剥夺实验,是于1954年,由心理学家贝克斯顿、赫伦、斯科特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实验室进行的。被试是自愿报名的大学生,每天的报酬是20美元,所以被试是非常愿意参加这个实验的。


所有的被试每天要做的事就是24小时内尽可能长的躺在有光的小屋床上,只有吃饭的时间和上厕所的时间。严格控制被试的感觉输入,如给被试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限制视觉;给被试戴上纸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限制触觉;头枕在U型泡沫橡胶做的枕头上,同时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限制听觉。几天后,被试就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心理现象。


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主要有:

1、 造成注意力涣散,不能聚精会神的从事某种活动;

2、 造成思维的混乱,不能清晰的思考问题;

3、 造成知觉能力的损伤,不能正常的进行感知活动和分析;

4、 造成想象能力的畸变,有些被试甚至出现幻觉;

5、 造成心理上的焦虑不安,产生痛苦和想逃离的愿望。

所以,如果离开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长期一个人独处,作为人类的正常的心理状态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据独处时的具体情况,或多或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述研究结果中的病理心理问题。


长期独处不会导致自闭症。自闭症是儿童孤症的别称,它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目前病因不明。

关于华大
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始于2003年,专注心理咨询、心理培训、企业EAP。300多名富有实战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团队,600余名志愿者服务团队,30门电话组成的免费公益心理服务热线向社会提供服务。
学习心理学、自我成长,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加入我们,实现精神自由!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因为不能与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相处,总是选择一个人独自相处,缺少朋友间的关心和沟通,也没有过多的社交活动。不需多少时日,整个人会因为恶性循环而变得更加孤独、寡言、偏激固执。心情抑郁、焦虑、沮丧苦恼、丧失自我等心理问题会不同程度发生发展,甚至会遭到更加严重的后果。

人际关系除了表面上在一起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心连在一起的感情联系。青年人的家庭关系和原有的同伴关系,具有抒发情感的直率性和同龄人情感共鸣性特点。在一个孤独寂寞的环境,这种习惯性的依赖关系遭到破坏,面临的是一个暂时的心灵阻隔、无从依赖的处境。心理学上认为,当人感到支持他的一颗心离去,而代之以一个陌生的世界时,就会有一种从高空坠落的感觉。对于有强烈依赖需求的人而言,心理上的压力确实是无法承受的。

生活是社会创造的,热爱生活,也就是热爱创造生活的人,当然也包括自己。独处的日子,只会令你闷闷不乐。要享受生活,不妨做一些创造欢乐的事。比如说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只要你肯去做,生活中处处有美妙的东西。

要积极参与社交,打破自我封闭,积极地参与现实环境的人际交往活动,不要整天沉浸在狭小的个人世界中,到集体中寻求快乐和满足。即使一时不能完全融入也不要灰心丧气,久久地沉湎于旧情,这是不敢面对现实的一种退行心理。


鹈鹕心理


长期一个人独处,有种情况是婚恋年龄却一直长期没有婚恋关系的状态。另外一种是没有任何朋友,也不跟亲戚来往,长期独处,人际关系淡泊。

第一种情况隐含2个问题,先看看为什么适婚年龄一直独身,另外1个问题是一直独身的人会有什么心理问题?

适婚的年龄一直独身有很多原因,其中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经济原因,性格原因,工作原因等各种情况导致的;客观点说那些生活质量很好,自我比较健全的独身男女,工作也正常,社交也正常,完全不需要担心有什么心理问题,尤其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能选择独身。如果一直期望恋爱和结婚却有一直没有进入恋爱和婚姻状态的人会不会有心理问题呢?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有一样可以肯定就是如果着急成家,各种相亲等都还遇不到喜欢的人,那可能需要调整一下人际圈,调整一下人际交往能力,或者调整一下理性化对象。

第二种情况至少隐含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人会社交恐惧或社交障碍,一个是因社交恐惧而长期独处会有什么心理问题 ?

那么社交恐惧和社交障碍也是一种症状,本身就是心理深层次问题引起的。因为有些人从小接触的人少,见人会害羞、恐惧,由于社会关系简单,接触的人少,一直没有太多交际机会或者社交中受过伤害,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都会导致人会有社交恐惧或者退缩,不愿人际交往。

那么基于社交障碍、社交恐惧的人独处久了,都有什么心理变化呢? 觉得自己被社会遗忘,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时间久了会越来越脱离世界,脱离现实世界。时间久了,可能会有抑郁情绪,自我封闭。我们经常讲能够心理健康的标志就是社会适应性,这种状态独处久了,自然就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啦。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姜娜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