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業的冬天已經到來,開發商無錢可用,只能低價「賤賣」房子

給大家講個鬼故事:開發商已經被逼的向員工集資借錢了。根據中新經緯記著報道,現在不少房企的主要融資方式居然是給自己的員工發放理財工具,表示受益最高達18%,並且認購的門檻也比較高。除此之外,還會通過給員工以及高層發放股權激勵等,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借錢。

地產業的冬天已經到來,開發商無錢可用,只能低價“賤賣”房子

筆者之前就說過,在下半年對於開發商來說日子將會更加難過,先是地價不斷上漲,出現麵粉比麵包還要貴的怪像,開發商拿地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新房又不讓賣的太貴,這樣不就是賠本的買賣嗎?開發商最終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不拿地那麼就是快速的滅亡,因為土地對於開發商來說就是命;可是拿地吧代價太高,可以說付出巨大的代價拿地那就是慢慢的等死。

地產業的冬天已經到來,開發商無錢可用,只能低價“賤賣”房子

然後就是銀行對地產放債的門檻審核力度越來越高。我們都知道現金流對於開發商來說就是生命線,可是當下不管是債券還是銀行貸款都已經把控的死死的。本來地產債在債券市場是香餑餑,大家都是搶著購買。可現在卻成了大家最不受待見的品種,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投資人對房地產這個行業高度不認可。

前段時間同事說起為什麼現在地產行業的估值普遍都沒有互聯網行業的估值高?因為房地產買房子一套房子只能賣給一個人,比如說要向蓋一棟一模一樣的樓就需要實打實的再出同樣的人力物力,其中少一樣都不可以,而互聯網行業就不一樣了,比如說你出了一個課程,你可以賣給十萬人,如果再繼續推廣賣給更多的人,那麼只需要繼續擴大推廣就行,成本這塊幾乎沒有什麼改變,可以說是一勞永逸。所以對於投資人來說也更青睞於互聯網行業的企業,其估值也就比地產行業更高。

地產業的冬天已經到來,開發商無錢可用,只能低價“賤賣”房子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對外表示自己不再是房地產商,而是什麼所謂的生活美好家,並且還會積極擴大自己的產品線,不再單一的蓋房子賣房子,因為這一行持續不了太久。

前面說過,開發商因為沒有錢,向自己的員工甚至業主發放一些基金等理財產品,表示道收益率高達18%。可是銀保監會主席說過,收益率超過10%以上就要做好本金無法收回的準備,所以即便有這麼高的收益,很多人依然表示懷疑,不敢購買。

地產業的冬天已經到來,開發商無錢可用,只能低價“賤賣”房子

不管開發商怎麼樣,再怎麼缺錢,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最關注的的就是他們會不會降價賣房。是否會為了保住現金流而犧牲價格,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一名業內人士表示:對於房企融資來說,近期必然要積極的降價,這是銷售策略也是融資策略,通過降價來回籠資金是很關鍵的。相信,房價最終如馬雲所說如白菜價的時代很快就要來了,其實現在想一想,馬雲說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房子真的價格會和白菜一樣,而是像白菜一樣人人都能買得起,不再是隻有有錢人才能買得起的奢侈品了,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