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區塊鏈行業的「病態」發展現象,企業不發工資的原因是?

如何評價區塊鏈行業的“病態”發展現象,企業不發工資的原因是?

圖片來自網絡

大家好,我是觀察長

近期某“區塊鏈”論壇上,當其中一位特型演員大言不慚地發言讓整個論壇瞬間“火爆”,尤其是當晚宴贊助商和部分合作夥伴迅速用“剪洞”形式與主辦方拜拜後,國內這一股借區塊鏈名義的鬧劇也到達了高潮。

就目前而言,區塊鏈”要能做出事,那真出了鬼了,區塊鏈現在是圈內人和圈外人的博弈,傳統行業大佬都開始玩割韭菜了,我們要小心,要謹慎,絕對不能讓他們陰謀得逞。

區塊鏈的價值最終將會如何體現,至少目前來看,這個圈子裡的背景音樂已經換成了一曲“涼涼”。不管是“投機”的發幣公司還是想乘機撈一把的私募基金,大多是處在一片哀鴻之中。反正市面上的項目大部分都已經涼了,只剩下少部分還在苟延殘喘。”其實一場場的鬧劇背後的推手和神秘力量漸被人所知。

2018年,在創業投資領域裡最熱門的話題非區塊鏈莫屬,相比一般的創業項目,很多投資機構在看區塊鏈項目時,都還來不及做盡職調查,就已經看到別的機構在搶著“打款”了。急躁的心態,讓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投資機構在拿下項目時,只求數量、不求質量。

區塊鏈本質上是通過數學密碼學解決了人與人之間價值交互的信任及公平性問題,是對現有互聯網技術的升級補充。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加密算法一樣會升級,出現類似量子動態加密,也許以後會用其他名詞來代替區塊鏈這個名字,但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去第三方的思維會延續發展下去,長期來說,我看好區塊鏈技術。

聯盟鏈,實際上最被看好,在一定範圍內實現多領域跨行業互通,讓聯盟內企業不再各自為政,我們也期待區塊鏈創業者從這裡著手,讓更多項目落地

因此2017年上半年,整個行業內初創、轉型區塊鏈領域的創業企業非常多,其中有相當一分部或多或少的都拿到了機構投資(種子期、天使輪居多)。

這意味著圈子裡的情況是:去年下半年開始已經“僧少粥多”。“也就是說,我想出手那些不靠譜的區塊鏈項目,而很多機構也都是這麼想的。那麼從2018年初,尤其是春節前後,部分輿論甚至是大佬們開始造勢,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的市場表現動盪,部分虛擬貨幣發幣機構頻頻傳出違規、跑路的事件,讓創業者手上的很多項目難以達到預期價值。

成熟的創業並非頭腦發熱、孤注一擲的產物,它一定是深思熟慮、仔細考察後的決定,要做到心中有數,遠離法律紅線。以下是區塊鏈創業需要謹慎識別的部分知識點:

1.警惕跨國匯兌

2.不宜開辦交易所

2017年9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出臺,在我國境內的智能貨幣交易所被迫轉移“戰場”,於是,就有人到海外申請開辦智能貨幣交易所,覺得輔以大力宣傳就能獲得成功。

3、莫要炒幣圈錢

區塊鏈創業的紅線,歸納起來可以是:遠離非法經營,不要炒幣圈錢。國家擋ICO(區塊鏈項目首次發行代幣)的意義在於不想走P2P的老路,一旦有大量自然人投資者入場,任何物品都會被炒成金融產品,若是再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便有犯罪之虞

4. 項目的落地和冷啟動設計

冷啟動是很難的,無論多好的產品、想法或者技術,無法跨過從0到1,就很難成功。很多區塊鏈項目都是貨幣化的,貨幣本身是有網絡效應的,越多人用,就越有價值。如何讓人來使用你的項目,在你的協議上創造應用場景?很多白皮書會直接忽略這個問題。

5.缺少資源的加持,創意成抄襲藍本

在還沒找到資本機構資金加持的情況下,項目受到行業寡頭的擠壓,而終告失敗。

6.創業投資均跟風,草根團隊需“站隊”

在尋求融資的過程中,卻總是遭到機構的拒絕。而拒絕的原因,則是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的“暫時看不到你們的未來”。創業圈中所強調的“血統”,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勢”。從尋找資本加持,轉向尋求大企業、大組織背書。但對於創業者來說,很多時候甚至要喪失整個項目的主控權,才能換得巨頭、行業的認可,換取所謂的背書,“很多企業喜歡說是某某系,其實就是一種站隊換尊重、換資源的形式。”

8.普遍缺乏對規律和秩序的尊重

在區塊鏈行業裡的秩序,就是上游世界的資源對下游資源的掠奪。許多大佬和交易所缺乏對遊戲規則的遵守和對競爭對手的尊重,往往信口開河,To The Moon or 一萬倍?

與此同時,技術團隊是否採取公司制形式,是否對於外國基金會有獨家代理協議,海外公司是否只是空殼等,也會被中國司法機關關注,從而判斷該種商業模式是否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打算做區塊鏈創業的團隊要切實考慮傳統企業如何使用新技術提高效率,並且要明確該種提高效率的方式是否合規。

“不管比特幣、萊特幣這些數字貨幣未來如何,區塊鏈絕對是個不錯的趨勢。”的確,對於投資機構而言,“趨勢”二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趨勢和概念”,在其衍生出真正的產品之後,市值往往會出現十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