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國民黨將領中的湯恩伯?

筆下發白




關於湯恩伯,一直以來負面評價太多,其實這個人應該來說是一個抗日英雄。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貴人指路。湯恩伯這一生中有三個貴人,幫他在人生上半場佔了先機。

第一位貴人,武義富商之子童維梓。他們是同鄉,當1922年湯恩伯到日本讀書時,童維梓開辦了一家中國餐館,就交由湯恩伯打理,讓他賺錢維持生活。在這裡,湯恩伯結識了同為中國學生的王錦白,並談婚論嫁。


第二位貴人,浙江同鄉陳儀。1924年湯恩伯和王錦白回國時,見到了王錦白的義父,也就是時任浙軍第1師師長陳儀。陳儀認為年輕人應該讀軍事,並資助他再赴日本去學習軍事,從此湯恩伯走上了軍事生涯。

第三位貴人,張治中。因為國民黨中,浙江人居多,在他們的舉薦下,1928年湯恩伯進入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任教官,因為自己的軍事才華很快得到了軍校教育長張治中的賞識。短短兩年時間,湯恩伯就升到了旅長的位置。



從這之後,湯恩伯以其紮實的軍事功底和指揮才能快速成長為中央軍的高級將領。

1931年,湯恩伯就被提拔為師長。1934年1月13日,他指揮自己的軍隊攻佔福州,為平定福建事變立下頭功。李濟深、 陳銘樞、 蔣光鼐、 蔡廷鍇這些人被迫解散福建人民政府,十九路軍被收編入中央軍,各師師長均由黃埔系將領擔任。

隨後,湯恩伯馬不停蹄,又任贛粵閩鄂剿共軍東路軍第五路軍第十縱隊總指揮兼第4師師長,在在對中央蘇區的“圍剿”中表現很積極,成績也比較搶眼,接連攻佔蘇區將樂縣、泰寧縣、建寧縣、石城縣,並且於11月最先進入中央蘇區首都瑞金。


因為在剿共中的表現,1935年1月升任第13軍軍長兼第4師師長,並於4月晉升為陸軍中將。

當上軍長對於湯恩伯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他開始結合歷史上名將的治軍要點,加上自己在日本學到的西方軍事思想,總結出了自己的作戰思路。他非常信奉佛家的“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提出了治軍理念“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不識親疏不計近遠,戰時使部曲均畏威懷德,樂為效命”。

湯恩伯以13軍為為基幹部隊,建立了中央軍與胡宗南、陳誠土木系相抗衡的湯恩伯軍事集團。



抗戰中間,是湯恩伯一生中最閃光的時刻。雖然有人指責他不聽李宗仁指揮,在河南期間給人民增加了巨大的負擔,但他對日作戰中間的巨大功勞卻是其它人無法抹掉的。

1937年7月,抗戰全面爆發後,湯恩伯部13軍奉命防守南口,阻止日軍從北平進入山西。蔣介石本來給的命令是讓他堅守8天,等待援軍的到來。

然而13軍在這裡堅守了20多天,以一個軍的兵力,阻擋了4萬日軍精銳部隊的進攻。在日軍進攻最猛烈的時候,湯恩伯激勵軍官“我死則國生,我貪生則國死”。最終因為其它區域被日軍攻破,13軍才不得不撤退。這一戰,武器滿後的13年以傷亡2.7萬的代價消滅了1.5萬日軍。此戰被後來的新華社的首任社長範長江稱為:“湯恩伯,這個漢子,他不要命了”。


1937年9月,湯恩伯被任命為第20軍團軍團長,下轄三個軍,共7萬多人。第二年3月,20軍團參加了臺兒莊會戰,李宗仁曾指責湯部作戰不力。實際上並不像李宗仁說的那樣,當時戰場上的形勢李宗仁根據不知道,日軍的21旅團前來增援,如果不馬上消滅,等他們和包圍圈的日軍會合,整個戰役將破產。湯部先重創了21旅團,然後才投入戰鬥,確保了臺兒莊戰役的順利進行。

徐州會戰後,湯恩伯的20軍團改稱31集團軍,作為機動兵團。湯恩伯把大部隊拉入山區,日軍幾次先消滅這支鐵軍,都無法捕捉到他們的行蹤。然而當日軍出現破綻時,31集團軍總會像神兵天降一樣,重創日軍。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湯恩伯升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下轄5個集團軍,總兵力近40萬人,因此被稱為“中原王”。

這支被日軍稱為最可怕對手的軍隊,早就進入了日本大本營的黑名單。1942年,中原大旱,河南人民根本無法供應湯軍團的補給,人民把湯部和水災、旱災和蝗蟲,並稱為“水旱蝗湯”四大害。

1944年,日軍突然發動一號作戰計劃,對湯兵團形成包圍態勢。湯恩伯不得不提前撤退,避免被全殲的命運。但同時也引起其它軍團跟著撤退,造成了兵敗如山倒的情況。在撤退中,與當地人民和土匪發生了激烈衝突,損失極大。


抗戰的後期,湯恩伯在危急關頭再次出任黔桂湘邊區總司令,指揮7個軍緊急馳援貴州獨山,阻擋了日軍由貴州進入重慶的路線,使重慶轉危為安。湯恩伯因此升任第3方面軍司令官,隨後他又指揮了廣西大反攻,接連收復廣西的數十座城鎮,再度重現湯軍團當年戰力強悍的風采。

1945年9月,湯恩伯奉命作為上海地區受降主官,率部進駐上海,接受日本駐軍的投降,這也是對他八年抗戰功績最好的褒獎。



解放戰爭期間,湯恩伯於1947年3月,就任第1兵團司令官,率部負責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由於在孟良崮戰役,74師被全殲,湯恩伯被撤職查辦。

直到1948年,湯恩伯才被重新啟用,但一開始並沒有重用。這年的年底才被任命為京滬警備總司令,負責指揮長江下游和南京、上海的防禦。

此前,抗戰剛結束時,湯恩伯的恩人陳儀受命去接管臺灣,因在臺灣期間貪汙腐化,導致臺灣社會動盪,爆發了228起義,他被免職。到了1949年,陳儀怕蔣介石和他算總帳和為自己的後路考慮,開始走投機路線,想拉攏湯恩伯發動起義,投奔解放軍。

湯恩伯經過一番考慮,把這個情況報告給了蔣介石。於是毛人鳳就派出保密局特務把陳儀給捉了起來,於1950年在臺灣槍決。

王錦白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傷心,恨湯恩伯無情無義,出賣恩師,就領著他們家的一子三女去了美國。


1954年4月,湯恩伯感到身體不舒服,醫生認為是十二指腸腫瘤。在當時的臺灣沒有辦法做這方面的手術,只能轉國外醫院。

因為日本比較近,因此就去了日本。前兩次手術都比較成功,最後一次卻失敗了,湯恩伯就這樣去世了。

關於湯恩伯的死因,有人認為是是謀殺。因為當時的主治醫生叫島田信勝,他的哥哥在大陸作戰時,被湯恩伯部擊斃。但也沒有確鑿的證據,最後也只能作罷。

國民黨在臺灣的所有大佬都參加了湯恩伯的追悼會,就連以岡村寧次為首的日軍軍方代表團也向湯恩伯表示最後的致敬,為他們在抗日戰場上的老對手錶達自己的敬意。


新知傳習閣


聊湯恩伯這個人,最好從他的名字開始。

湯恩伯原本叫湯克勤,湯恩伯這個名字是他後來遇到人生大恩人陳儀之後特意改的,恩伯恩伯,感恩伯父的意思。只可惜在人生快落幕的時候,他背棄了自己用了幾十年的名字,為了所謂的前程,他不僅自扇了耳光,而且害死了他的“恩伯”。

湯恩伯是浙江金華人,蔣介石的老鄉。與老蔣那些既出身浙江又來自黃埔的嫡系將領略有不同,湯恩伯沒當過黃埔學生,也沒參加過黃埔學生軍的東征北伐。小學、中學畢業後,湯恩伯上的是浙江體育專科學校,體專畢業後,他才進了援閩浙軍講武堂這一毫無名氣的地方小軍校。

但湯恩伯的運氣足夠好,小地方,他遇到了大貴人,陳儀。

大貴人給這個貧寒子弟送上了什麼樣的人生大禮呢?不僅將自己的乾女兒嫁給了他,更一手把他保送進了日本陸軍軍官學校步兵科。

正是在如此厚愛下,窮小子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湯恩伯。

從日本留學歸來後,湯恩伯隨在浙軍任師長的陳儀一同投靠了蔣介石,並在此基礎上又一次迎來了人生的好運氣。

先是搭上了黃埔末班車,不久又在這末班車上遇到了人生的第二個貴人。

搭上黃埔末班車是什麼意思呢?1928年黃埔軍校改名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後遷往南京,結果剛一落地,湯恩伯就謀到了第六期步兵第一大隊上校大隊長的位子。

那他又是怎麼獲得人生另一大貴人蔣介石的賞識的呢?湯恩伯玩了一招相當漂亮的投石問路,知道老蔣在那階段重視練兵,所以他摳出所有腦花弄了個《步兵中隊教練之研究》出來。

結果,這石頭直接投到了老蔣心裡。看完湯恩伯的能力展現,老蔣眼前頓時一亮,能寫出這樣的東西,人才呀。

那個時候,老蔣頗有指點江山的氣概,對人才的使用有時候也頗為大膽。就因為一篇文章,湯恩伯不久之後竟被直接提拔成了少將旅長。要知道經過兩次東征以及北伐的黃埔嫡系,到1930年升遷最快的也不過如此。

有人說,老蔣用人最看重的是忠誠,只要忠誠,草包不包草不重要。這種說法未必偏激,一群草包怎可能幫老蔣撐下惡戰不斷的天下。

從隨後很長一段時間湯恩伯的表現看,老蔣在得勢時眼光還是不錯的。

中原大戰,湯恩伯剛一登場,就小試了一把不錯的牛刀。沒有湯恩伯的殿後阻擊,老蔣很可能又一次落入了馮玉祥佈下的口袋陣。

只一戰,湯恩伯嫡系悍將的意思就有了那麼一些。戰後,論功行賞,湯恩伯榮升第二師中將師長。

作為嫡系,湯恩伯隨後開始替老蔣圍剿紅軍。

1932年與徐向前的對陣中,湯恩伯的表現至少是不分勝負、旗鼓相當並且相當兇殘的,戰功有多少暫且不說,其湯屠夫的惡名確是從這個時候就有了的。

為什麼敢做屠夫事?這傢伙有個仿自清末名臣胡林翼的心法——要有菩薩心腸,要有屠戶手段。

正因為出力不少,能力不錯,到1935年湯恩伯又高升了,他成了手握十三軍的中將軍長。

在湯恩伯手裡,這十三軍後來可是國軍中不得了的王牌軍。

削藩、圍剿,如果以上算是國軍將領都經歷過的戰場三部曲第一部的話,那接下來的抗戰就是第二部。

湯恩伯的表現如何呢?

可以這麼說,“湯司令”的人生華彩幾乎全都濃縮在了這一階段。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南口一戰,面對南口要塞佈防被漢奸出賣的不利戰局,湯恩伯率十三軍死戰有鋼軍之稱的日軍第五師團,一個月堅守不退,可謂是氣壯山河。

絕對悍將的水準。

在隨後展開的臺兒莊大戰中,湯恩伯在悍的基礎上又演繹了他的善於擇機而動。在這一大戰中,雖然湯恩伯有不聽李宗仁指揮、見死不救、消極避戰保存實力的種種非議,但在最關鍵階段對日軍的適時出擊,進而鎖定臺兒莊大捷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戰後,老蔣授予的青天白日勳章以及升任第三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就是對此作出的最鮮明回應。

臺兒莊之後,湯恩伯的悍將生涯還在繼續,武漢會戰、隨棗會戰、棗宜會戰,尤其是豫南會戰,湯恩伯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幾次大戰後,日軍對湯恩伯恨之入骨的同時評價也頗高。

他們稱湯恩伯為老蔣手下頭號悍將,日軍的天字第一號大敵。

客觀地講,在日軍的特別關照下,湯恩伯掌控的部隊仍能“茁壯成長”,足可見此人的軍事造詣還是相當高的,雖然這所謂的“高”中包涵著一味自保的狡猾。

到了這個階段,湯恩伯算是達到了人生的巔峰,在很多人眼中,他成了與陳誠、胡宗南並駕齊驅的“中原王”。

遺憾的是,在中原王的巔峰處,湯恩伯的人生很快就出現了盛極而衰的大轉折。

首當其中的就是他在河南的名聲越來越臭,臭到什麼程度呢?他的“湯”姓成了天災人禍的代名詞。

當時的河南有這麼一個說法“水旱蝗湯”。

曾經讓日軍恨,現如今又讓老百姓恨,湯恩伯這冰火兩重天真是諷刺的很。

可以想像,一個讓老百姓罵成這樣的人是絕不可能再有棟樑之心、棟樑之舉的。果然,在1944年4月的豫湘桂戰役中,湯恩伯再不是那個讓日軍緊張的悍將,一潰千里讓他成了一心保富貴、保實力的可恥之徒。


抗戰勝利後,如湯恩伯這樣的嫡系將領,無一例外幾乎全讓腐敗蝕盡了曾經的“英雄”氣概。

看似尚有可以一戰的架勢,實際上早已成了廟堂上的稻草人。

大戰的狂風一起,他們瞬間就成了四處橫飛的稻草。

1947年,湯恩伯奉命對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孟良崮一戰,整編七十四軍被全殲,喪鐘被敲響的意味十分明顯。

聽到這喪鐘聲,湯恩伯只能黯然下課。

然而,下課沒多久,老蔣又給湯恩伯派了活,做護食的惡犬。

這就是守上海時湯恩伯的真實角色,還別說,為了給老蔣爭取搶運上海灘黃金的時間,“湯司令”還挺能扛,硬是“狂吠”到了黃金都運走的那一刻。

惡犬做完,大概也是意識到自己在老蔣那裡已失去了價值,結果湯恩伯做了一件讓人不恥的事。

曾經的大恩人陳儀想拉他一起起義,他卻實實在在地把恩人出賣了。

因為他的出賣,陳儀1950年被處死在了臺灣。

可這樣做就能保住他想保住的一切嗎?

殊不知,輸掉人品的人往往會變得一無所有。

人生有很多殘酷的悖論,就說湯恩伯乾的這事吧,站在一個角度講,他這是忘恩負義;站在另一個角度講,他這是大義滅親。

可當這兩個結論在人心中沉定後,忘恩負義一定會徹底覆蓋掉大義滅親。

湯恩伯最終的命運就是這樣,老蔣拋棄了他。

而此時的湯恩伯不幸又有病,一方面要看病,一方面在臺灣又待不下去,在沒條件從容選擇的情況下,他被迫去了並不歡迎他的日本。

然後就死在了日本人的手術檯上。

只有54歲。


湯恩伯的一生,開局很幸運,中間很堅挺,最後很難看。

而從湯恩伯的人生軌跡中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真諦——一個人的運氣可以用完,但勇氣千萬不能用完!


黑句本


湯司令這個人,最大的好處就是忠誠,而且只認委員長,其他人一概當作不存在。

就打仗來說,湯司令的表現給人的印象是不太一致的,有時候特別能打,有時候又特別不能打。比如說滬寧杭戰役中,湯司令率部堅守上海,解放軍人數遠遠多於湯司令所部國軍,但就是攻不下,硬是讓湯司令堅守了一段時間。不能打的時候,比如抗戰的時候,在臺兒莊避敵不戰,豫湘桂大潰敗跑得就更快了,解放戰爭中坑張靈甫,也是相當成功。

所以說,湯司令其實不是不會打仗,也不是不能打仗,他想打的時候也挺能打,打起來也挺厲害的,但是他不想打的時候,除了委員長,誰說都沒用,就是堅決不打,堅決保存實力,讓人覺得特別草包。

為什麼呢?這就必須說湯司令作為一個高級將領,在國軍將領中的政治意識是特別強的,特別講政治,寧可犯政治錯誤,絕不反路線錯誤。他打仗只為委員長打,黨國生死存亡他一概不管。

比如說在守上海的時候,他知道這時候是關鍵時刻,他必須堅守,為委員長向臺灣轉移物資和財產爭取時間,所以他死命堅守。而在抗戰的時候,他很清楚,這種時候他就算拼了老命去打,自己部隊打殘了,他沒有實力了,就什麼都不是了。所以,他寧可避敵不戰。

委員長用人也是很有特點,優先考慮是否對自己忠誠,接下來是看是否對黨國革命事業忠誠,然後才是能力,對他個人的忠誠與否始終是放在第一位考慮的。

所以像湯司令這種幹部,委員長就算是知道他的部隊在河南姦淫擄掠,走私軍需物資,貪財好色,無所不為,就是不打鬼子,鬼子一來,跑得比誰都快,委員長也無所謂,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實在是輿論壓力大了,就先免職,讓他放假休息一段時間。等過一段時間,再放出來,繼續委以重任。

湯司令當然也是聰明人,知道什麼事情能幹,什麼事情不能幹,反正是簡在帝心的人,所以他不管怎麼打敗仗,怎麼魚肉百姓,都沒關係,但在他知道關係到委員長的命根子問題的時候,他一定會表現特別突出。所以,他只幹委員長需要他乾的事,只打關係到委員長的政治、經濟利益的仗。至於黨國生死,關我屁事。只要委員長信任我,我就能照樣當官發財。

委員長手下有一大批這樣的人,能力平平,但是根正苗紅,是委員長特別信任的人,屬於委員長的私人嫡系幹部。所以像李宗仁、張發奎這些人,都很看不起委員長手下這些人,覺得委員長作為當過領袖,處事不公,沒有人君之德。

比如李宗仁回憶錄裡講過一個很小的小事情。北伐戰爭的時候,其實當時國民政府也窮,也沒多少錢。所以除了蘇聯給的軍事援助優先裝備委員長的嫡系部隊之外,就連士兵行軍打仗穿的草鞋,也是委員長的嫡系部隊一人兩雙,而其他非嫡系部隊都是一人一雙。

有什麼樣的統帥,就有什麼樣的將軍。委員長用人把對個人的忠誠放在第一位,所以國軍中比較得寵的多數就是湯司令這種人,而那種在戰場上敢打敢拼,但對委員長的忠誠不夠純粹的人,始終無法得到委員長的信任。這也是導致國軍無論在抗戰還是在解放戰爭中都出現了大量地方部隊主動投敵或者起義的主要原因。

《大路朝天:中國道路與中國革命》

出版: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


蕭武


湯恩伯是國民黨將領中眾多浙江人之一,湯恩伯後來之所以能夠官居顯位,與陳儀的提拔有很大關係。可以這樣說,沒有陳儀就沒有後來的湯恩伯,不過最終湯恩伯卻背叛了陳儀,並且導致陳儀被殺。

湯恩伯本來並不叫恩伯,而是叫克勤,因為感念陳儀對他的提拔,所以起名恩伯,意思就是感恩伯父陳儀。辛亥革命後,陳儀任浙江都督府陸軍部長兼陸軍小學校的校長,那時候湯恩伯還只是浙江體育專門學校的一個學生,後來他找到陳儀,希望陳儀能夠讓他進入陸軍小學校深造。陳儀答應了湯恩伯,後來還資助湯恩伯到明治大學和陸軍士官學校深造。

1926年湯恩伯學成歸國後,湯恩伯結識了蔣介石,蔣介石留他在軍中做參謀,湯恩伯隨後與蔣介石一同參與了北伐。由於湯恩伯是浙江人,又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畢業生(蔣介石也自認自己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畢業生),所以湯恩伯一直受到蔣介石的重用。

根據李宗仁的回憶,湯恩伯為人非常兇悍。為了報答蔣介石的知遇之恩,湯恩伯在執行蔣介石的命令的時候非常賣力,在圍攻蘇區的時候,湯恩伯用活埋等非常殘酷的手段去鎮壓工農群眾。抗戰期間,湯恩伯曾經是第一戰區的副司令長官,坐鎮河南,自稱“中原王”,不過湯恩伯主政河南時期的政聲是非常差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湯恩伯所部擾民現象非常嚴重。1944年,在豫湘桂戰役中,湯恩伯所部不戰自敗,湯恩伯於是被調赴重慶任閒職。

解放戰爭期間,湯恩伯也是解放軍華野的手下敗將。1949年,南京被解放前夕,湯恩伯任京滬杭警備司令,在解放軍解放南京之前,湯恩伯多次找陳儀密商,表示願意反蔣,不過後來湯恩伯卻把陳儀準備起義的消息告知了蔣介石,由於湯恩伯的背叛,陳儀被捕,1950年,陳儀在臺灣被處決。由於受陳儀的牽連,此後湯恩伯也遭到排擠,1954年湯恩伯病故於日本。


青年史學家


內戰就不說了,湯司令沒什麼好評價。就專門講湯恩伯在抗戰八年的表現。客觀的說,湯恩伯也算是一個人物。前期鐵漢,後期孬蛋。



中原大戰時,湯恩伯就隨蔣介石鞍前馬後,一路熬到戰區司令長官的位子,雖然遭到國共兩黨一致的不待見,但功是功,過是過,不能因為討厭湯恩伯就把他貶得一無是處。

抗戰早期

盧溝橋事變後,第一個日軍交戰的應該就是湯恩伯的部隊。在現在的北京西北郊的南口,湯恩伯率六萬兵力對抗日軍七萬人。自己親臨第一線指揮,對面的日軍部隊是有鋼軍之稱的第五師團,在兵力和裝備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和日軍血戰一個月。

在整個戰役中,湯恩伯幾天幾夜不睡,全靠抽菸維持精神,累的只剩下皮包骨頭,眼睛也深深的陷下去。身邊只留兩個傳令兵,其餘勤雜人員全部派往前線。自己的指揮部也多次被日軍炮火摧毀,最後無力堅守才退出南口。

這一戰使湯恩伯一戰成名,就連中共的機關報《解放》也撰文表揚湯恩伯是:這一頁光榮的戰史,將永久與長城各口抗戰,淞滬兩次戰役鼎足而三,長久活在每一箇中華兒女心中。


南口大戰後,湯恩伯最著名的巔峰之戰就是臺兒莊大捷。

臺兒莊戰役中,先有川軍王銘章事血戰滕縣,後有龐炳勳軍團和張自忠軍血戰臨沂,最後孫連仲第二集團軍死守臺兒莊不退,湯恩伯率二十軍團則適時出擊,成功擊退日軍第十師團。隨後一路反攻將日軍包圍在棗莊、嶧縣數地,予以沉重打擊。

臺兒莊戰後,湯恩伯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很多人都說臺兒莊戰役,湯恩伯故意拖延時間,這個問題實際上,在戰後的《徐州會戰之檢討》中,白崇禧已經做過總結了。

湯恩伯司令用兵適宜,當敵攻擊臺兒莊之際,迅速抽調進攻嶧縣而逞膠著狀態之兵力,反包圍臺兒莊之敵人與孫連仲部相呼應。同時,並調關麟徵、周碞二部擊破敵人由臨沂派來解圍臺兒莊之沂州支隊,於任務完成後,仍回師臺兒莊,此為其用兵靈活、合宜之處。


抗戰中期

日軍曾經對第一戰區和第二戰區,各部隊編寫出一份調查表,他們將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按照甲乙丙三等來劃分。表中被列為“甲等”的部隊寥寥可數。但湯恩伯兵團所轄的每個師都被列作“甲等”,湯兵團是一支讓日軍很頭疼的部隊。

在徐州會戰之後,湯恩伯又參加了隨棗會戰、冬季攻勢和棗宜會戰,憑藉這三次會戰中的戰績,湯恩伯成功當上了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全權指揮河南駐軍。在他的發展下,河南擴充了五個集團軍,近四十萬人。而且屢次擊退日軍的進攻,成了名副其實的河南王。

抗戰後期

抗戰後期,湯恩伯主政河南,被河南老百姓列為四大公害之一,這四大公害分別是“水、旱、蝗、湯”。把湯恩伯與水災、旱災、蝗災相提並論,足以可見湯恩伯是有多麼不得人心。

湯恩伯之所以成為湯災,主要是因為他養軍。上面也說了,五個集團軍四十萬人。河南又是抗戰的前線,而且連年天災,糧食歉收,卻仍需承擔全境駐軍的補給。只要上面不撥款,湯恩伯就讓士兵去地方搜刮地皮,比日本人還可恨。

河南受災期間,蔣委員長表示要救災,湯恩伯這廝也深知聖意,以個人名義捐出了二十萬賑災款,發動部隊累計放糧三百萬萬斤,動員部隊節約出了七百萬萬斤糧食,當作種子糧來救濟災民。不過,然並卵。災民都餓死了,救災糧食發給誰?

豫北會戰後,湯兵團一潰千里。三十萬大軍被打崩潰,甚至有幾萬人被老百姓繳械。蔣委員長震怒之下,把蔣鼎文和湯恩伯一同撤職。

蔣鼎文就是電影《1942》裡面,跟李培基叨逼叨的那位長官。歷史上因為作戰不力,被撤職。


額外插一句,歷史上蔣鼎文並沒有說過電影裡面的臺詞:“餓死一個災民,地方還是中國的;如果當兵的都餓死了,我們就會亡國”



據很多資料記載,歷史上河南遭災,省長李培基並沒有第一時間上報中央,反倒是第一戰區司令蔣鼎文如實報告了中央。因為李培基沒有如實申報,導致蔣本人被中央一頓訓斥,說他不該擾亂河南的軍政團結。其後,三十六集團軍司令李家鈺去重慶找何應欽彙報了河南的災情,也被何應欽一頓訓斥:災情不能隨便報,地方政府沒有報,軍隊報告就是無效的。

蔣鼎文回到戰區後,號召戰區士兵每天節餘食物二兩,為期三個月,要求用這些糧食去救濟災民。湯恩伯也就是這個時侯,跟著司令官做了點善事。

而且湯恩伯特別討巧的是,他不僅發糧食,還號召軍官收養災民的孩子。讓駐軍的每個軍都收養了難童100到200名不等。宋美齡創辦的戰時兒童保育總會到河南視察時,一次就從開封帶走2600餘名難童。深得蔣夫人讚賞,湯司令真的是人精吶。


Mer86


戰功卓著的“中原王”,聲名狼藉的“水旱蝗湯”!

湯恩伯,日軍眼中的天字第一號大敵!

湯恩伯是少數被日本人忌憚的抗日名將之一。他的成名之路,離不開兩場戰役:南口戰役及臺兒莊大捷。這兩場戰鬥下來,湯恩伯獲頒青天白日勳章,成為名符其實的“抗戰名將”。

1937年年底,湯恩伯第7集團軍前敵總指揮,指揮第13軍、第21師、第72師等6萬人,力戰日軍第5師團(甲種師團)和混成第11旅團(共計,7萬人)。此戰,持續19天,國軍傷亡2萬多人,日軍死亡2000人。按照傷亡比例1:4算,日軍傷亡應該在1萬人。湯恩伯在此戰中的表現不錯。這場戰鬥鼓舞了抗戰士氣,嚴重地挫傷了日寇囂張氣焰,打亂了日寇的作戰計劃。

1938年,臺兒莊大捷,是湯恩伯軍旅生涯中的巔峰。此戰中,第2集團軍池峰城率31師官兵堅守臺兒莊城寨。湯恩伯率第20軍適時展開反攻,成功擊退日軍。

之後,湯恩伯在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棗宜會戰,豫南會戰等戰役中,表現可圈可點。此時的湯恩伯,被日軍憎恨,稱湯恩伯是“天字第一號大敵”!

“水旱蝗湯”的湯!湯恩伯在聲名狼藉中,走向沒落。

湯恩伯和陳誠、胡宗南並稱黃埔系三大派系。

湯恩伯在徐州會戰之後,發展成為和陳誠、胡宗南並駕齊驅的“中原王”。湯恩伯在第13軍,第85軍和新編第2軍(後改稱第29軍)的基礎上,組建了第31集團軍,這就是著名的“湯兵團”。這支部隊,是第1戰區和第5戰區的戰略機動兵團。該兵團的每個師,基本上都被日軍認定為是“甲等”。

可惜,湯恩伯走上頂峰以後,就開始在“天怒人怨”中走向衰落。

湯恩伯在駐紮河南期間,為了解決駐軍口糧,與當地民眾搶糧食。1942年,河南大災,毫無軍紀可言的湯恩伯部隊,更加變本加厲的搜刮糧食。也是因此,“湯災”成了“水旱蝗湯”四災之一。

在河南甚至流傳:“寧願日軍來燒殺,不願湯軍來駐紮”。這一記響亮的耳光,直接打在了湯恩伯臉上!這也註定了,湯恩伯部將走向滅亡。

1944年4月,日軍發動“一號作戰”(豫湘桂戰役),試圖打通大陸交通線。湯恩伯部在此戰中,一潰再潰!豫中會戰慘敗後,蔣介石撤了湯恩伯的職位。叱吒中原的湯恩伯兵團也被拆分。

1947年,湯恩伯奉蔣介石命令率軍對我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其第一兵團的主力張靈甫的整編74師被我軍全殲於孟良崮地區。此戰後,蔣介石非常氣憤,讓湯恩伯跪下。並用手杖將湯恩伯打的滿臉是血!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抗戰全面爆發,湯恩伯先在南口阻擊日軍。由於戰況激烈,不到二十天傷亡兩三萬人,重創日軍。南口戰役雖然失敗,也是盡力了。

無論如何湯恩伯也算一位抗日名將,黑湯恩伯最厲害的是李宗仁,但實際上桂系李宗仁可是前後兩次告黑狀,第一次是臺兒莊,湯恩伯先肅清了外圍之敵才開始出兵臺兒莊是正確的,包括增援藤縣也是派出了一個團,但是孫震的川軍戰鬥力太差,一天就垮掉了,還謊報軍情說車站在手裡,結果湯恩伯的一個團沒展開就在車站被吃掉。

後來1942年擔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魯蘇皖豫邊區總司令。為了給部隊籌集軍費開貿易公司,和淪陷區通商做買賣。1944年4月在豫中會戰中大潰敗,受撤職留任處分。但是豫湘桂會戰湯恩伯還想支援桂系84軍。但是李宗仁沒有告訴日軍的目的就是合圍湯部,但是告訴了84軍,結果84軍扔下湯恩伯部掉頭就跑,差點導致湯恩伯全軍覆沒,事後李宗仁又告了黑狀,從此湯恩伯恨李宗仁入骨,導致後來渡江戰役前湯恩伯救上海不救南京,李宗仁劃江而治的夢想破滅。回憶錄中自然不會給湯恩伯說好話。雖然在後期解放戰爭中湯同樣作戰不利,但是國軍已經大勢已去,他對蔣忠心,始終被委以重任。1949年1甚至不惜告發勸他起義的恩師,導致陳儀被捕,1950年6月被殺害,他還想營救。可以說,湯恩伯是能力平平但是抗日有功,被李宗仁所憎恨排擠,但是蔣信任的人。

到臺灣後病重無錢,蔣還是看在昔日感念功勞給予了出國治療的費用,一代名將竟也貧病如此,客死他鄉。


尋木之旅


湯恩伯浙江金華人,高小畢業,進過浙江體育專科學校,入過閩浙講武堂學習。1924年5月經陳儀保送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八步兵科學習。1928年任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笫一大隊上校大隊長。湯恩伯是蔣介石浙江老師,又共同有留日背景,屬學者型職業軍人,深受蔣介石器重,此後在國民革命軍中平步青雲,上升的非常快。1930年任中央軍校教導第二師第一旅少將旅長。在土地革命戰爭期間,積極反攻,屢次打敗紅軍,並佔領紅色首都瑞金,可以說是血債累累。1935年任第十三軍軍長,兼第四師師長加中將軍銜。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8月,任第七集團軍前敵總指揮,指揮所部第十三軍在南囗地區重創日軍,被譽為"抗曰鐵漢"1938年3月參加臺兒莊戰役和徐州戰役,獲國民政府嘉獎,授青天白曰勳章,任第31集團軍總司令。隨後參加武漢會戰和隋棗會戰,任魯蘇豫皖地區黨政分會主任兼邊區總司令等。1941年豫南會戰,重創日軍,被曰軍視為天字一號大敵。在主政河南期間,建立自己派糸,同陳誠,胡宗南並稱國民黨三大派糸。由於瘋狂擴軍,軍紀敗壞飽受詬病。湯恩伯是功勳赫赫的抗日名將,是日軍忌憚的少數人之一。湯恩伯在政治上非常反動,一直孝忠蔣家王朝,三年內戰期問率部對山東地區發動重點進攻,由於國民黨軍隊之間派爾糸嚴重,所部七十四師被殲滅,師長張靈埔被擊斃。湯恩伯被撤職。1949年1月,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奉蔣之命憑藉長江天險固守京護杭地區。湯思伯老師陳儀任浙江省主席,看到蔣介石敗局己宗不願與蔣家王朝同歸於盡,勸湯恩伯起義湯膽小怕事,且對蔣介石忠心耿耿,把恩師思想動態密告給蔣介石,蔣介石大怒,把臺灣"二,二八起義"責任加在陳儀身上,後將陳儀槍斃。大陸解放後,湯恩伯去了臺灣,任臺北總統府戰略顧問,1’53年任國民政府駐日本軍事氏代表團團長,數月後被免職,湯恩伯的仕途生涯結束。湯恩伯追隨蔣介石一生,受到蔣器重,在抗戰中打了許多硬仗,日軍深忌之,是個抗日名將,在解放戰爭大環境下,湯恩伯屢戰屢敗,喪師失地,是歷史必然。他把大批財產和軍隊運到臺灣,對臺滇軍心穩定,發展經濟起到積極作用。但他賣師求容,欺師滅祖行為,被同僚歧視,沒有人願意與之往來,湯恩伯情緒消極,得了胃病,沒有錢去美國醫治,只得在日本接受治療,手術矢敗,死亡。有一種觀點認為湯恩伯是抗日名將,殺了不少日本人,日本人趁機π}毒手。湯恩伯死是五十四歲正當壯年,欞欞回臺後,蔣親自主持公祭,返贈二級陸軍上將銜,放下政治立場不說,做為職業軍人,湯作到有始有終。




關東俠客


湯恩伯,浙江金華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黃埔系嫡系骨幹,蔣介石的心腹。關於湯恩伯這個人很少有系統的對他介紹,所以造成我們很多人都不太瞭解這位國民黨將領,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樣去評價他呢?

在我看來應該功過兩開的認識湯恩伯,我們既要肯定湯恩伯及其軍隊在抗日戰爭的功績,也要認識到湯恩伯在主政河南期間,對河南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嚴重傷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客觀的評價這位民國時期的歷史人物,至於內戰時期的表現,我就不過多評論了。

抗日戰爭時期湯恩伯的表現

在抗日戰爭中,湯恩伯的表現是無愧於中國軍人這個稱呼的,他率領部隊一直堅守在抗戰前線。

1937年8月,湯恩伯率部打響了“南口戰役”,戰役期間湯恩伯每每激勵部下“人活百年,終有一死”“我死則國生,我生則國死”。當時的《大公報》記者範長江就在報道中說“湯恩伯,這個漢子,他是不要命了”。


隨後的1938年3月,湯恩伯又率領部隊參加了臺兒莊戰役,為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出力甚大。6月,湯恩伯率部參加武漢會戰,1939年,湯部參加隨棗會戰,1940年,湯恩伯參加了棗宜會戰,1941年,湯恩伯部隊作為主力豫南會戰。

湯恩伯在這些戰鬥中成長為一名抗日名將,日軍將他視為“最可怕之人”,日軍的陸軍大將岡村寧次認為湯恩伯是“蔣介石麾下最驍勇善戰的將領”。日軍曾經將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按照甲乙丙三等劃分,其中被列入“甲等”的部隊寥寥可數,但湯恩伯部的每個師幾乎都被列入了“甲等”。

主政河南

湯恩伯主政河南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敗筆,也一直因此備受詬病,綜而觀之,還是因為他和他的手下對河南的人民群眾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當時河南的百姓說河南有四大災——“水旱蝗湯”,其中的湯指的就是湯恩伯的部隊。湯恩伯剛剛赴任河南的時候因為兵力需要補充,於是四處招收士兵,導致許多反正的偽軍和遊擊部隊加入了湯部,使部隊良莠不齊。



這些部隊打著湯恩伯的旗號四處禍害人民群眾,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再加上當時河南已經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災,國民政府賑災不力,導致民怨沸騰,所以這罵名全鬥到了湯恩伯頭上。

如果拋開黨派立場來看湯恩伯,就抗日這件事情湯恩伯是有功的,他堅決抗日,雖然也有豫湘桂大會戰作戰的失利,但是也不能把錯誤全都放在他一人頭上,而主政河南期間,他盲目的為了擴充部隊,最終使得部隊不像部隊,作戰實力大打折扣,並且使得民怨沸騰,不能不說是他的一處敗筆,但我還是認為湯恩伯是功大於過的。



不知道大家對湯恩伯是怎樣的看法呢?畢竟他也是一位比較有爭議的國民黨將領,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下自己對湯恩伯的意見哦。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各位啦!


一樹梅花一放翁


用湯恩伯在日本軍校讀書時同學評價就是:

面如菩薩,性情殘暴。

如果單單隻看湯恩伯照片的話,大家可能會覺得他是一個很容易打交道的人,但實際上湯恩伯的脾氣卻暴躁無比,這還沒有權勢的時候這點還可以控制,一旦他獲得了權勢成為了軍隊的長官之後,湯恩伯人性上的殘暴就會展露得徹底無遺。

首先在面對老同學以及上司蔣介石的時候湯伯恩還是很忠順憨厚的,在面對國民黨各高層同僚的時候湯恩伯也是如此,因此給了當時很多人湯恩伯好說話的錯覺。

但是如果面對的對象換成了湯恩伯的手下或者是其他沒有權勢的普通百姓的話,那情況就會變得大不一樣了,湯恩伯的性格的暴躁就會在這一刻彷彿點燃的炮火一般炸開,將一切靠近的人奪走性命。

因小事槍殺輪船經理

湯恩伯曾經在上海坐輪船的時候因為輪船顛簸了一下,當即派手下的士兵們找來了經理,湯恩伯坐在椅子上,看著這名經理,跟他說輪船顛到自己了,經理陪著笑,跟湯伯恩說輪船的顛簸是很正常的,即便是再高明的水手開船也總難免出現這樣的狀況。


但是湯伯恩並沒有因此放過他,於是兩個人接下來進行了一番爭論,湯恩伯見小小的一介平民竟然敢辯駁自己,就掏出了手上的槍將這名經理打死在了船上,在第二天的時候湯恩伯藉著此事在當地的報紙上刊登出了一則新聞,在新聞上聲稱:

某輪船公司經理勾結日本人,某年某日,喪心病狂的日本輪船經理竟然企圖製造輪船事故謀害集團軍總司令湯恩伯,正巧被深明大義的總司令湯恩伯發現,順手將其擊斃。

屠殺無辜百姓充當敵軍

這只是湯恩伯殘暴性格的一小個佐證,在1932年湯恩伯領兵在河南、河北,安徽一帶剿滅“赤匪”的時候因為戰果不佳,他生怕被蔣介石責罰於是就想出了一個歪主意。

他讓手下的士兵在沿途偏僻的村莊大肆的掠奪,他會搶奪走村中的所有財產,然後把所有少年、成年的男子通通殺光偽裝成被他們殺死的紅軍,然後再從婦孺老幼中挑選出可以偽裝成“赤匪”模樣的人當作牲口一樣驅趕向他們的聚居地。




在沿途中,讓士兵們用這些婦女老人當作標靶練習刺術,就這樣邊走邊操練著他的士兵們,最終當到達聚居地的時候,身後跟著的就是滿車滿車無辜百姓的屍體,湯恩伯就把這些百姓的屍體當做了他剿匪的的證據向上邀了功。

湯恩伯面對自己的手下士兵們時同樣也是如此,他會動不動的挑一些小錯誤,把手下的軍官和士兵們用槍殺死,以訓練自己的槍技,所以湯恩伯部下的士兵們在面對著他的時候都顫顫驚驚的不敢隨意動作,就這樣軍紀森嚴了很多。

抗日戰爭中的強大戰力

雖然湯恩伯平時面對百姓和士兵們殘暴無比,但是他在抗日戰爭中所做出的貢獻也不小,他把他性格上的殘暴帶到了行軍打仗中,在抗日戰爭的前期湯恩伯所帶領的部隊成為了日本人的夢魘,每當談起湯恩伯的時候,都會咬牙切齒的。

甚至當時日本人在評定中國部隊的時候把湯恩伯所指揮的所有師都評定為了最高等的甲級師,要知道當時被日本人評定為甲級師的部隊可是寥寥無幾的,湯恩伯的部下就佔一部分,可見在抗日戰爭期間湯恩伯部隊戰力的強大。


當然抗日戰爭後期之後湯恩伯就進入了一個死循環,他成為了當時最為人們熟知的常敗將軍之一,他的數次大戰敗也奠定了他這樣的名聲。

在河南的天怒人怨

當然還有他在河南所做出的事情也讓人很是不齒,他縱容士兵在河南的村莊裡面荒淫搶掠,在奪人妻女的時候,也把很多百姓家中的錢糧捲走了。

湯恩伯在蔣介石的命令下,炸開了黃河堤口導致了洪水氾濫河南一帶,當時餓死的百姓者數以百萬計,人們的口糧已不足以維持生命,這個時候湯恩伯不僅沒有賑災濟民,反倒到處去刮地皮、增加稅收的糧食,如果百姓們不主動上交的被其抓到就是一頓的毒打槍決,所以在當時,河南人有一句話形容當時的災荒:水旱蝗湯,其中的湯就是湯伯恩的湯。



所以才會發生的後面百姓們在湯恩伯被日軍擊潰之後搶奪物資的情況。

除了上面所說的這些之外,湯恩伯還有很多的事蹟因為篇幅的有限,所以不一一說出來了,可以說湯恩伯一生的亮點就是在抗日戰爭時期。

當時他還是抗日名將,但是在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他屢戰屢敗,在他主帥一方的時候連接慘敗了三次,這些失敗可不是普通的戰鬥,而是場面龐大的戰役,他擔任著主帥,每一次失敗都宛如在蔣介石的中央軍上剜下一塊肉一樣令蔣介石肉痛,別因為這幾次的大戰敗他徹底從一介抗日名將淪落為了一個常敗將軍,被時人所恥笑。


湯恩伯的一生功過分明,他雖然抗日有功但卻完全不能抵消他曾經在河南做出的惡事,因為他而直接、間接死亡的百姓可比他在戰爭中殺死的日本士兵多得多,能殘害一方到如此地步他的殘暴性格在裡面起到了很大的影響,所以我覺得湯恩伯是一個罪人,一個荼毒做自己同胞們的歷史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