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如何看待傑奎琳·肯尼迪嫁給希臘船王?

張靜琪


傑奎琳·肯尼迪是美國第35任總統肯尼迪的妻子。在她作為美國“第一夫人”期間,傑奎琳以自己的獨特的魅力,征服了無數美國民眾。傑奎琳並非典型的金髮美女,她兩眼之間的距離較開,並且身材也很普通。但她高貴的氣質,以及優雅的舉止,最終卻讓她贏得了“最美第一夫人”的稱號。

不過,在肯尼迪總統遇刺5年後,傑奎琳卻突然嫁給了希臘船王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奧納西斯。美國媒體對這件事進行了大肆地宣傳,傑奎琳也被捲入了輿論的中心。在美國民眾心中,他們的女神,已經被希臘海盜拐跑,不再聖潔了。

那麼,傑奎琳為何要選擇嫁給希臘船王呢?她是怎麼考慮的呢?傑奎琳的父母均是歐洲移民。她的父親是一位證券經紀人,而母親是曾經的奧運會馬術冠軍,傑奎琳從小的生活是衣食無憂的。不過,儘管能夠時不時接觸到上流社會,但移民的身份卻始終讓他們與真正的豪族無緣。因此,傑奎琳的母親從小便教育傑奎琳說:“社會地位和榮譽比什麼都來得重要。”傑奎琳將這句話牢牢記在了心裡。

1953年,傑奎琳認識了當時在政治上頗有前途的肯尼迪,並在同年與他舉行了婚禮。後來的事實證明,傑奎琳的選擇是十分正確的。哪怕在肯尼迪沒有參選之前,肯尼迪家族就已經是擁有龐大財力的大家族了。而隨著1960年肯尼迪擊敗尼克松成功當選為美國總統,同時,他的兄弟也先後進入美國政界。這樣,肯尼迪家族已經成為了美國的豪門家族。傑奎琳達成了母親的心願,成為了美國最有權勢的女人。她參加了無數的政治活動,還引領著美國的時尚潮流。肯尼迪在任的那幾年,也是傑奎琳最為風光的一段歲月。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與傑奎琳對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進行視察。為了拉近與民眾的距離,肯尼迪特意選擇乘坐敞篷汽車。中午12點30分左右,當肯尼迪的汽車行至美茵街轉角處時,早已埋伏好的刺客突然扣動扳機。肯尼迪頸部與頭部分別中槍,隨即,他倒在了傑奎琳的膝蓋上。伴隨著肯尼迪的死亡,傑奎琳也逐漸淡出了民眾的視野。

一直到1968年10月,美國媒體突然爆出了傑奎琳嫁給希臘船王奧納西斯的訊息。這個訊息的出現,立即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傑奎琳遭到了美國輿論的口誅筆伐。

在美國人看來,肯尼迪是最受民眾歡迎的總統,傑奎琳為她守寡,應該是理所應當的。並且就算傑奎琳真的要再嫁人,也只能是嫁給了美國人,傑奎琳顯然是“出賣”了美國。

而且再換個角度來看,傑奎琳嫁誰不好,偏偏要去嫁給一個富可敵國的62歲希臘富翁。結合傑奎琳之前在美國大手大腳花錢的行為來看,所有人都認為,傑奎琳的這次婚姻,根本就沒有感情可言,她只不過是嫁給了金錢。而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對已故肯尼迪總統的侮辱。對於外界的種種傳聞,傑奎琳並沒有理會。實際上,除了金錢這樣一個因素之外,當時發生的另一件事,或許才是促使傑奎琳和肯尼迪劃清界限的主要原因。

1968年7月,肯尼迪的弟弟,總統競選人羅伯特·肯尼迪也被暗殺身亡。這件事的出現,使得傑奎琳認為,肯尼迪家族已經成為了被暗殺的目標,而美國也因此變得不再安全。為了保護自己和兒女,傑奎琳必須找一個美國以外,有權有勢的人來託付後半生。而希臘船王顯然是一個最適合的人選。

傑奎琳的擔心不無道理。當肯尼迪總統遇刺去世之後,副總統約翰遜接任了美國總統的職務。儘管約翰遜在繼任之後,立即成立調查組對刺殺案進行了調查,但後來沃倫報告中的說辭,卻顯得過於敷衍。在眾多的質疑聲中,約翰遜對此事避而不談,這其中必定是包含了一些陰謀。再結合1968年羅伯特·肯尼迪的死亡,傑奎琳遠嫁希臘來保證自己人身安全的舉動,的確是非常正確的。

1975年,奧納西斯去世之前,他填寫了一份離婚協議書,並宣佈將所有的遺產都留給女兒。而傑奎琳在與奧納西斯家族協商後,發表了放棄全部遺產的宣告。作為回報,她也獲得了三千五百萬美元。

1994年,傑奎琳因淋巴癌去世,結束了她充滿爭議的一生。


X事記


這個事兒還真沒法泛泛而談,美國是個多族群國家,裡面的人千奇百怪,想對某件事兒有統一看法基本不可能。而且同一件事隨著時間的推移,主流態度也會發生變化,這次第一夫人改嫁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改嫁的理由

1968年6月6日凌晨,繼約翰之後,第二個肯尼迪家族的政治家倒在了槍口下,羅伯特在剛剛贏得加州初選後就遭遇槍擊。他一共捱了三顆子彈,一顆在頭部,兩顆在軀幹,幾乎算當場死亡。

接到消息後,傑奎琳當場崩潰,從約翰死後這個女人一直活在抑鬱和恐懼之中,也愈加的依賴最不像肯尼迪家族成員的羅伯特,以至於羅伯特的妻子都難以容忍。而此時羅伯特的死讓傑奎琳確定了一件懷疑很久的事兒,有人在針對肯尼迪這個家族。

甚至她開始猜想對方下一個目標,傑奎琳覺得應該會是自己的孩子小約翰,繼而她得出一個結論,自己最好離開這個國家。當然,這些都來自於傑奎琳的自述,她究竟怎麼想沒人知道,但跑到國外顯然不是一個好主意,肯尼迪家的孩子總要回家的。

當時美國人的憤怒

無論如何吧,在羅伯特死亡剛剛4個月後,傑奎琳在那年10月20日嫁給了希臘船王亞里士多德·奧納西斯,兩人原本就是好友,傑奎琳也確信船王可以為她帶來足夠的安全。船王本人也為她離開了情人瑪利亞·卡拉斯。


消息傳出後美國人雖然在輿論上沒什麼特別反應,但隨後的行動足以表達他們的憤怒,特勤局直接在當天取消了傑奎琳的特別保護,因為那是總統遺孀才有的待遇。參與過保護任務的特工更是直接放話,如果傑奎琳覺得特勤局都保護不了她,那個希臘人就更不用指望。

隨後波士頓(天主)大主教理查德·庫欣(Richard Cushing)在接受記者訪問時發飆了,因為記者問他希臘船王前妻尚在世的情況下,作為教徒的傑奎琳就嫁給了她,那麼這女人是否應該被驅逐出教?大主教本人從牙縫裡擠出了一個單詞——廢話!

儘管大主教事後辯解說只有上帝才能判定誰是罪人,傑奎琳可以嫁給任何她想嫁的人,但很多媒體依然稱傑奎琳為“公共罪人”,派出大量狗仔隊跟蹤她。為了羞辱傑奎琳,媒體送了這女人一個外號——“傑基·奧”。傑基就是傑奎琳的希臘化發音,奧則是她丈夫姓氏的一半發音,用來諷刺作為天主教徒半路改嫁。

好在肯尼迪家族並沒有太過為難傑奎琳,為了加強孩子與家族的聯繫,他們定期派人去探望,並且用公開露面的方式表達對傑奎琳的支持。故此傑奎琳和泰德·肯尼迪在後來的時間裡保持了不錯的友誼,如果不提那些亂七八糟的多角戀的話,肯尼迪家族和她還算和睦。

後來的體諒

1975年希臘船王死後,傑奎琳再次回到美國定居,雖然媒體依然固執的叫她奧納西斯,但顯然逐漸不那麼刻薄了。到了1980年她和一位比利時商人同居時,媒體和多數美國人已經懶得再罵什麼。

90年代初傑奎琳支持克林頓選舉,為他籌措了不少資金,總統的友誼當然很可貴,彼時美國人對待婚姻等問題也不再像60年代那麼保守,漸漸一些媒體不再對她心懷芥蒂。幾次選舉最有影響力女性傑奎琳都榜上有名,甚至選最受歡迎第一夫人也帶著她。

當1994年傑奎琳去世後,根據遺囑她葬在了第一任丈夫身邊,至此美國人大多都本著人死債消的態度面對這個女人。對她的稱呼不再那麼刻薄,一般叫她傑奎琳·肯尼迪·奧納西斯,今年時代週刊又把她列為100位年度女性之一,她以高票當選1962年的年度女性。


總結起來吧,關於傑奎琳的一生有太多花邊新聞和混亂報道,比起第一夫人這個角色,她似乎更像娛樂明星,但無論如何,最終後來的人們都選擇了不那麼苛刻的對待發生過的歷史,這也算件好事兒,扯淡完畢。


歷史吐槽機


能怎麼看待呢?嘴上雖然不怎麼說,心裡其實很不爽。

(傑奎琳·肯尼迪)

2008年,英國作家彼得·埃文斯在《每日郵報》上發表了文章,描述了一個讓人震驚的世界級八卦緋聞。

這個彼得·埃文斯,雖然是英國作家,但是對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以及其弟弟羅伯特·肯尼迪的事情非常感興趣,花了大量的時間進行研究。更關鍵的是,這位英國作家還是希臘船王奧納西斯傳記的執筆人——這位希臘船王,有可能是殺害羅伯特·肯尼迪的兇手。

大家知道,1963年,約翰·肯尼迪在達拉斯遇刺身亡,轟動全世界。傑奎琳·肯尼迪,是約翰·肯尼迪的遺孀,也就是羅伯·肯尼迪特的嫂子,那一年才35歲。

5年之後,羅伯特·肯尼迪也遇刺身亡,肯尼迪家族再次遭受重創。殺害羅伯特的兇手是24歲的巴勒斯坦青年瑟罕,他在被抓後喊出了“我是為了我的國家才這麼幹的!”不過後來媒體普遍質疑,認為整個青年僅僅是替罪羊,兇手另有其人。

質疑者的理由也很簡單,目擊者聲稱瑟罕是在羅伯特身前幾英尺的地方開槍的,但是羅伯特的致命傷來自身後射來的一顆子彈。另外,在餐具室還發現了更多的彈孔,意味著現場至少開了十多槍,而瑟罕的手槍只能裝8發子彈。

所以,英國作家彼得·埃文斯認為,羅伯特之死有幕後黑手,就是希臘船王奧納西斯。


據說,希臘船王和肯尼迪兄弟一直有矛盾。

(奧納西斯)

奧納西斯非常喜歡邀請各國名流,到自己的豪華遊輪上游玩,藉此提高自己的地位。1958年,約翰·肯尼迪(當時還是參議員)帶著自己的妻子傑奎琳·肯尼迪,受邀來到了希臘船王的郵輪上。據說,奧納西斯對傑奎琳印象深刻,說“那個女人身上散發著一種原始的誘惑”。

當肯尼迪當上美國總統之後,奧納西斯知道自己沒有了機會,於是轉而追求傑奎琳的妹妹李·萊德茲威爾。這事兒讓肯尼迪家族很不高興,於是從中阻撓。奧納西斯十分生氣,為了激怒肯尼迪,反而頻頻邀請傑奎琳姐妹出外遊玩……

正好,這時候趕上肯尼迪和夢露傳出緋聞,傑奎琳心裡不爽,於是不顧肯尼迪的反對,也欣然赴約。

約翰·肯尼迪遇刺之後,傑奎琳甚至邀請奧納西斯出席葬禮,這讓羅伯特·肯尼迪十分惱火,但又無可奈何。羅伯特知道嫂子和這個希臘船王之間的緋聞,肯定不願看到哥哥一死,兩人就頻繁接觸,但是現在他能做的,只有努力成為總統。

所以,羅伯特和傑奎琳達成協議,在總統競選結束前,傑奎琳不能公開和奧納西斯接觸。


最後的結果是:羅伯特·肯尼迪遇刺4個半月後,傑奎琳就嫁給了奧納西斯。

(羅伯特·肯尼迪遇刺)

埃文斯的判斷是,希臘船王奧納西斯痛恨羅伯特,所以僱傭殺手行刺。但是,他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證據。

彼得·埃文斯的文章一發表,就讓很多人非常震驚,不過很多美國人都嗤之以鼻,不屑一顧。比如這篇文章發表後,一位住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讀者就評論:“純粹是胡編亂造,裡面的觀點非常牽強,作者根本沒有證據來證明,垃圾!”

怎麼說呢,畢竟是曾經的總統夫人,在肯尼迪家族兄弟倆都遇刺之後,離開美國嫁給了希臘船王,美國人心裡可能多多少少有些不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