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全国第8,贵阳再变“堵城”

7月20日,高德地图联合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阿里云等单位发布《2018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贵阳受到限行政策改变和施工的双重影响,在全国城市中不降反升,再次返回“堵城”状态,在全国百城拥堵排行中排名第八,这是自中环路开通以后,贵阳首次返回全国拥堵城市排名前十。

拥堵全国第8,贵阳再变“堵城”

高峰期,拥堵的沙冲路。(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邱凌峰 摄

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十大堵城中,位于第一阶梯的是北京和广州,分别以拥堵指数2.095和2.030位于第一、二名。上季榜首银川拥堵下降,排名第五,与重庆、哈尔滨和上海等3地,以拥堵指数1.90以上位于第二阶梯。

第一季度贵阳拥堵延时指数为1.73,排名全国第35,好成绩保持不久,第二季度就以拥堵指数1.88重回十大堵城排名第八。

“贵阳之所以拥堵加重,与限行政策调整有一定的关系。”高德地图分析师介绍。今年4月21日,贵阳调整普通号牌限行政策,普通号牌也可以像外地车一样“开四停四”了,这样以前不能进入一环内的车辆,现在也可以进入一环范围内。

高德将100个城市按城市规模划分成5个等级,贵阳作为59个Ⅱ型大城市之一,在该城市规模中仅次于银川,位于59个城市中第二名。归类分析显示,这类城市相对较小,拥堵主要是受交通政策和施工影响较大。

记者对比了去年和今年贵阳的拥堵数据后发现,同样是在第二季度,今年比去年拥堵更加明显。2017年第二季度,贵阳拥堵全国排名第19名,拥堵延时指数为1.79,高峰期平均行车速度26.70km/h。而今年第二季度的拥堵延时指数为1.88,高峰期车速下降到25.22km/h。

除了从今年4月21日起施行普通号牌开四停四的政策外,记者发现第二季度贵阳拥堵的原因受到施工影响不小。

高德地图分析的数据显示,二季度通勤日早高峰最拥堵的路段是210国道林城东路至东林寺路段,这段由南向北长为2.09km的魔鬼路段,高峰期拥堵延时指数为6.45,高峰期行车速度仅为7.79km/h。第二条拥堵的路也就是与这段路平行走向的长岭北路,从东林寺路到观山东路都是堵堵堵的状态。

而晚高峰最拥堵的路段,也是与210国道施工路段平行走向的长岭北路东林寺路至观山东路段,这段路拥堵长达2.7km,高峰期拥堵延时指数为5.5,高峰期行车速度仅有8.63km/h,意味着下班经过这段2.7km的路,要花18分钟之久,而正常情况下经过这条路,只需要3.5分钟。

整体而言,二季度南明区最拥堵,其次是观山湖区和花溪区,同为一环老城区的云岩区位居第四,交通稍微畅通的是白云区和乌当区,除了部分施工路段外,后面两个区域的交通几乎能够全天畅通行驶。(记者李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