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溼疹和痱子如何正確辨別?

夏季是寶寶皮膚問題比較多發的季節,尤其是溼疹和痱子,真的是無處不在的感覺,其實這兩個很多媽媽不能準確區分,同時也擔心辨別不當影響治療效果。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正確區分呢?

寶寶溼疹和痱子如何正確辨別?

溼疹和痱子的簡單區分

1、多發季節

溼疹一年四季都可以復發,剛出生後幾周的孩子最容易起溼疹。

一般情況下,以夏季居多,但是冬季也會有少部分寶寶會起痱子。

2、常見部位

溼疹常見於寶寶的面頰部、前額、眉弓、耳後等部位。有過敏體質家族史的小兒更容易發生溼疹。

痱子多出現於多汗的位置,如額部和頸部、皮膚的褶皺部位。

寶寶溼疹和痱子如何正確辨別?

3、多發症狀

溼疹上面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皮膚粗糙、脫屑、隨著溫度變化,閉著眼睛摸也會知道範圍。初發損害為紅斑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丘疹,丘皰疹或水皰,水皰破後形成糜爛面,有漿液性滲出,結痂。急性溼疹處理不當,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溼疹,如及時適當治療可逐漸好轉,但易復發。

痱子其實是汗腺的輕度發炎,針頭大小圓錐形,常突然出現並迅速增長,較密集,表面光滑。出汗後明顯增多,自覺症狀不明顯,天氣轉涼後好轉,診斷不難。

寶寶溼疹和痱子如何正確辨別?

4、多發原因

溼疹原因有很多,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環境因素特別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如過度洗滌、飲食、感染、環境改變等)是本病發病重要的危險因素。有過敏體質家族史的小兒更容易發生溼疹。

痱子常見原因就是,夏季出汗多,溼度大,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液使表皮角質層浸漬,致使汗腺導管口變窄或阻塞,汗腺導管內汗液瀦留後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外溢的汗液滲入並刺激周圍組織而於汗孔處出現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