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老舊小區改造喜憂參半,幾十年老房有望升值?

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年代,房價越來越高,同時也離城市卻越來越遠。郊區新房是“有舒適而無城市”,而老城老房則是“有城市而不舒適”。大部分人必須在“城市”和“舒適”之間做一個選擇。

熱點:老舊小區改造喜憂參半,幾十年老房有望升值?

隨著人生閱歷見長以及房價的飛昇,小編越來越覺得老城區的老房子雖然基礎設施較差,還是有顯著優點的。比如“便利”,老房子雖然住著不舒適,圈層不高級,但是你可以快速地融入城市的海洋,隨便走兩步都是活色生香的生活,幾乎所有日常的生活需求都可以靠走路來搞定,這些好處是郊區新房的潮男潮女體驗不到的。同時老城區還有豐富的資源,往往聚集了一個城市最優質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資源,而且分配比較均衡。

熱點:老舊小區改造喜憂參半,幾十年老房有望升值?

而在我國社會,電梯的普及相對較晚,許多80、90年代的老舊住宅樓,都沒有電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這些曾經盤踞在城市核心商圈的老居民區,在結構更符合現代生活,實用率更高,出行更便捷的新商品房面前,其價值略顯黯淡。但近年來,為老舊房子加梯的事件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一旦加上電梯,不光人們出行方便了,房價也會水漲船高。不過在這裡小編要提醒大家,雖然加裝電梯使樓梯樓身價上漲,但不是所有樓梯樓都有潛力。

熱點:老舊小區改造喜憂參半,幾十年老房有望升值?

“只要一位業主不同意,這電梯也裝不成”

由於上了年紀,腿腳不靈敏,住在五樓和六樓的張叔叔和李奶奶在電視上看到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新聞,便迅速準備好申報材料後,向規劃部門遞交了加裝電梯的申請。

熱點:老舊小區改造喜憂參半,幾十年老房有望升值?

誰知在加裝電梯批前公示期間,一樓住戶以電梯的建設位置會影響日常生活為由,對安裝電梯提出反對意見。“雖然說是2/3的業主同意就好,可實際情況就是,一戶不同意,這電梯也裝不成啊。”張叔叔和李奶奶多次和一樓住戶溝通,可都沒能協商成功,無奈之下,張叔叔等人只好尋求了第三方介入協調。

不管是請領導還是居委會組織協調,但由於一樓業主始終不肯點頭,協調又一次以失敗告終。

“我們也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僵,”李奶奶說,“大家都是住了幾十年的老鄰居了,本來一直很和睦的,為了這個事弄得不愉快也不是我們的本意。”

結果多方上陣輪番協調,這電梯還是裝不了,隔壁單元的加裝進程也被波及。

熱點:老舊小區改造喜憂參半,幾十年老房有望升值?

在小編走訪了大量居民區之後,發現在住戶對加裝電梯還存在矛盾。

問題1:加裝意見不統一

經過統計發現,其實很多居民對加裝電梯存在不同的看法,高層用戶認為這是一件實實在在的大好事,既能方便自己,又能使房屋升值。可低層用戶認為,有沒有電梯關係不大,而且又會影響採光以及受到噪音汙染。

建議:政府與企業應多進行有效的宣傳,讓居民瞭解老樓加裝電梯的實施細則,鼓勵到更多的居民參與。


問題2:加一部電梯跑部門太多

加裝電梯這件事,居民感覺最難的就是審批報建太複雜,需要跑的部門太多。

建議:領導小組應牽頭聯合政府、企業和志願者成立一站式服務平臺,這樣既可以減少審批流程,也可以提高審批效率。


問題3:反覆談判補償金額談不定

與底層住戶的協商,是不少小區碰到的難題。

建議:引進第三方機構對高低樓層進行價值評估,制定補償方案,讓高層獲利者向低層未獲利者進行相應的賠償,以平衡收益,達成社區穩定的最終目標。


問題4:電梯裝上了,管理誰來做?

即便是順利裝上電梯的老樓,也並非一勞永逸。現在加裝電梯很有可能再過5-10年就會有新的問題產生,維修又該誰來負責?

建議:應引入專業物管,引入責任險,精心管理、精心維修、精心安裝,市場化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熱點:老舊小區改造喜憂參半,幾十年老房有望升值?

總體來說,老房增設電梯,不但能滿足老年人的出行需求,還能在追求生活品質的社會趨勢下,全面提升房屋價值,帶來更好的市場回報。小編希望這項民生工程儘快惠及普通群眾,同時儘快化解矛盾並解決實際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