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稻綜合種養小龍蝦苗種怎麼選擇?

戀愛專用小號


| 我是小河農業創始人 | 作為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淮安綜合試驗站 | 我們專注於蝦蟹養殖 |

蝦稻綜合種養模式已經發展成為當下全國小龍蝦養殖的主要模式,佔據小龍蝦養殖總面積70%以上,而且養殖面積逐年在增加。

關於蝦稻養殖小龍蝦苗種如何選擇與投放,與蝦稻種養模式、池塘建設完工時間、放苗季節及水稻種植週期等都有直接關係。蝦稻綜合種養分為蝦稻連作與蝦稻共作兩種模式,下面就一一來講解:


1.蝦稻連作為種植一季中稻,養殖一季小龍蝦。

放苗模式採取每年9-10月份水稻收割前投放種蝦,或10-11月水稻收割完成投放蝦苗。因此苗種選擇依據投放時間節點來定。


2.蝦稻輪作為種植一季水稻,養殖兩季以上小龍蝦。

放苗模式基本原則為每年8-9月水稻收割前投放種蝦,或10-11月份水稻收割完畢後投放幼苗。6月中上旬整田插秧,並在10月到翌年3月自繁育小龍蝦苗。在實際種養殖放苗過程中會結合蝦池建設完工時間、需要放苗時間來適當調節。

一般新養殖戶會選擇在當年9-10月份水稻收割完畢後開始養殖池塘建設,因此放苗週期當年11月份或第二年3-4月份適宜時間投放蝦苗。部分養殖戶因苗種、價格等原因也會選擇在每年6月份水稻種植分櫱後,選擇投放蝦苗或種蝦。待9-10月份出售一批小龍蝦後,等到11月份再捕放一批蝦苗。


如果僅從苗種投放最優效果來衡量,蝦稻投放苗種及時間節點如下:

6-8月投放種蝦,9-10月投放蝦苗,3-5月投放蝦苗。蝦稻綜合種養小龍蝦苗種投放選擇除了依託養殖模式、放苗時間來衡量外,也需要結合實際養殖情況做適當調整,要充分考慮水稻生長週期及生長需求,已達到蝦稻混養模式效益最優化。



灣塘谷


稻田養殖龍蝦,前期看這一篇就夠用了

原創 我愛小龍蝦 2017-09-04 11:33

稻田養淡水龍蝦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龍蝦套養模式,在原有稻田的基礎上,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改造,即可養殖,大大降低了養殖龍蝦的門檻,所以近些年廣為流行,稻田套養一般新手可以達到200-300斤的產量,老手可達300-400斤,技術成熟的養殖戶可達500-600斤。龍蝦可以吃掉稻田中消耗肥料的野雜草和其它水生生物,不僅節省了除草的勞動力,還能消討厭的蚊蠅幼蟲。並且蝦在稻田裡不停地行動、覓食,不僅能幫助稻田鬆土、活水、通氣,增加水田的溶氧量,同時通過新陳代謝排出大量糞便,起到保肥、增肥的效果。

今天就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稻田套養的基礎知識

雪源龍蝦養殖基地(供圖)

1、稻田的選擇

稻田養淡水龍蝦和池塘精養差不多,主要就是一個水源的選擇,一定要選水源充足、不受旱災、洪災影響,水質清新、無汙染,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陽光充足的稻田。但是需要注意周邊環境,精良不要選擇周圍有打藥的農田。

2、稻田的改造

一般為了方便管理和投餵,我們都是按照現有排水渠作為一個劃分。沿著田埂周圍挖深溝,一般挖高50-60釐米,寬1米到1.2米的環流緩衝溝,並且把挖出來的土翻到田埂上,這樣堤壩就可以達到高度1米到1米2左右,寬80釐米左右。內側和池塘一樣,做成坡型。並且根據實地情況做好進出水口,上、下進排水口要設立防逃網。

為了便於水稻田淺灌、曬田、施化肥、農藥或捕撈,必須在養蝦稻田開挖蝦溝和蝦潭。蝦溝可在插秧後開挖,其開法應視田塊的形狀、面積大小和排水口的方向而定。如水稻田較小,可開成“田”字形;如是長且大的田塊,可開成內“井”或內“田”形,溝的寬和深分別以0.3~0.4米為宜。蝦潭可開在蝦溝的交叉處或田

稻田養蝦要開好進、排水口,其地點應選擇在稻田相對兩角的土埂上,養殖過程中進排水時均可使整個稻田的水流暢。在進、排水口要設置攔柵,避免逃蝦。

雪源龍蝦養殖基地(供圖)

3、蝦种放養

放養時間:不論是當年蝦種,還是抱卵的親蝦,都要比池塘養殖放的早些。早放既可延長蝦在稻田中的生長期,又能充分利用稻田施肥後所培養的大量天然餌料資源。常規投放時間為上半年3到4月,或者下半年11月,如果是兩季養殖,也可在夏季7-9月左右進行投放種蝦。

放養密度:每畝稻田按30~40公斤抱卵親蝦放養。也可待來年3~4月份放養幼蝦種。注意抱卵親蝦要直接入外圍大溝內飼養越冬,秧苗返青時再引誘蝦入稻田生長。

雪源龍蝦養殖基地(供圖)

4、飼養管理

稻田投餵和池塘精養投餵差不多,這點之前作者分析了很細緻了,有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點作者頭像去查看之前分享的文章,這裡講一下,稻田更需要注意的兩點:

(1)清除敵害:稻田中小龍蝦敵害還是比較多的,比如水蜈蚣、蛇、水鳥、鱔魚、水老鼠等。在放蝦初期,稻株莖葉不茂,田間水面空隙較大,此時蝦個體也較小,活動能力較弱,逃避敵害的能力較差,容易被敵害侵襲。同時,淡水龍蝦每隔一段時間需要蛻殼生長,在蛻殼或剛蛻殼時,最容易成為敵害的適口餌料。到了收穫時期,由於田水排淺,蝦有可能到處爬行,目標會更大,也易被鳥、獸捕食。對此,要加強田間管理,並及時驅捕敵害。另外,當蝦放養後,還要禁止家養鴨子下田溝,避免損失。

(2)田溝管理:蝦放養後,管好田溝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蝦放養初期,田水宜淺,但因蝦的不斷長大和水稻的抽穗、揚花、灌漿均需大量水,所以可將田水逐漸加深到12~15釐米,以確保兩者(蝦和稻)需水量。同時,還在注意觀察田溝水質變化,一般每3~5天加註新水一次;盛夏季節,每1~2天加註一次新水,以保持田水清新。另外,要堅持每天巡田,觀察蝦在田中活動和攝食情況,如發現有不正常現象,應及時採取措施。平時還要做好防洪、排澇和防逃工作,隨時注意天氣變化情況,一旦遇有大暴雨,要及時檢查進排水口及攔蝦設備是否完好,確保安全,以防逃蝦。

5、捕撈

稻田養蝦捕撈的時間一般在水稻即將黃熟時,但也有在水稻收割後,將田和溝灌滿水,再精養1~2個月後捕撈。不論什麼時候捕撈,我們都可以使用地籠捕撈,或者直接進行排水徹底捕撈。收穫季節,氣溫較高的情況下,可利用早、晚進行,避免損傷蝦。

如果大家有問題都可以點擊作者頭像,獲得交流方式,也可以直接搜索雪源龍蝦養殖基地。


雪源龍蝦


優質小龍蝦苗能夠提高成活率,減少死亡,降低損耗。選擇小龍蝦苗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參考:

第一,龍蝦苗體表要明亮有光澤,不選體色暗淡,看眼差的龍蝦苗。

第二,龍蝦苗肢體要完整,體表不能有傷,不然經過運輸,放苗等操作後更易患病及死亡。

第三,龍蝦苗規格要整齊,不能大小不一,大小差距過大容易導致大吃小。

第四,挑選時放在盆中,選擇好動有活力,逃逸能力強的蝦苗。

第五,蝦苗有青殼和紅殼兩種,區別在於紅殼蝦已經性成熟,兩者都可以選擇,各有各的優點。

第六,對於青蝦苗,還可以觀察其腸道是否粗壯均勻,是否充有食物等,以判斷蝦苗吃食健康來選擇。


大美自然


一、放養小蝦苗

每年的3~5月份可在蝦溝或大田中直接放養蝦苗進行養殖,根據大田裡水草豐欠等水體條件,一般放養量為每畝5000~8000尾,規格為70~200尾/500g。

二、放養親本蝦種繁殖蝦苗

8~9月份放養規格為25-35g的親蝦,雌雄比3∶1;親蝦放養量為每畝25~30kg,親蝦必須就近購買,一般運輸時間不超過30分鐘為宜,防氣溫高長途運輸脫水死亡。

三、放養抱卵蝦

10月份可捕獲較多的抱卵蝦,直接放養抱卵蝦不需要搭配雄蝦,繁殖效果也高於放養親蝦,但此方法有較大風險。抱卵蝦的放養量為10kg/畝。

四、苗種要求

(一)親本蝦質量要求:

1、顏色暗紅或紅色、有光澤、光滑、無附著物;

2、個體大,肉質飽滿 ,有條件雌雄異地最好,雌雄3:1;

3、附肢齊全、無損傷,體格健壯、活力強。

(二)幼蝦質量要求:

1、顏色青或嫩紅色、有光澤、附肢完整、無附著物;

2、活力強,規格相對整齊,軟殼蝦少。放養苗種時一定要採取“三進三出”方式,即緩苗之後再放入大水體中去,具體做法:將苗箱逐一放到水中靜置30秒鐘後再逐一端出水面靜置1-2分鐘,重複2-3次後將苗種全部分點散放於大田中,切記勿在一處集中投放,因龍蝦活動範圍有限,扎堆會造成巨大死亡率。

有任何水產養殖問題的話可以直接在我們微信公眾號“愛小漁”提問,這是一個專門為水產養殖行業服務的水產問答平臺,上面有很多水產養殖專家幫助大家解答疑惑


水產提問達人


我們這邊都是稻蝦輪作:即種一季中稻,收割後再養殖一季小龍蝦。所以不存在放苗,只是每年收完中稻,9、10月份放蝦種,一般每畝放15斤蝦種,規格為每斤20只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