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鐵爲何批不下來?那是因爲,前幾年的經濟太弱!

西安地鐵為何批不下來?那是因為,前幾年的經濟太弱!

在大西安發展預期、地鐵運輸強度屢居全國第一等因素下,西安三期工程“緩批”信息讓很多西安人甚為失落。這其中,就有大家最關注的八號線。

受國家宏觀政策調整等原因影響,眾多城市地鐵建設規劃暫緩批覆。最近,關於西安地鐵三期報批有了最新消息。根據西安市地鐵辦的官方回覆:鑑於七號線是一、六號線的輔助加密線,建設迫切性相對較弱,暫時取消上報,後續將及時納入第四期建設規劃。

西安地鐵為何批不下來?那是因為,前幾年的經濟太弱!

這透露出兩個信號:1、根據國家發改委的審批要求,西安第三期地鐵線路報批進行了調整。2、取消部分線路,是西安可能獲批可能性最大的最路徑

大西安的地鐵建設已經落後

西安地鐵,目前年客流量達3-4億人次。從總量上來講,地鐵已成為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間,有關它的一切都堪稱城市的百年工程。2018年4月28日至5月1日,西安地鐵線網累計運送乘客1004.26萬人次,日均客運251.07萬人次。

所以,西安地鐵三期建設規劃進度牽動著千萬大西安市民(包括咸陽市區、西鹹新區)的心。2018年4月29日客流達264.84萬人次,創開通以來單日客流新高,強度再次位居全國第一。 就是說,大西安對地鐵地鐵的需求超乎想象。

西安地鐵為何批不下來?那是因為,前幾年的經濟太弱!

從全國排名來看,京滬穗深四大城市,客流量明顯,突破十億人次。客流量前十里,天津排名最後,其絕對數值比西安差距不小,可以說是腰斬。西安以89公里的地鐵,運送了六億人次的客流量。大連、蘇州、杭州整體里程過百,但是客運量不盡如人意,未能進入前十。

對比成都、武漢的地鐵建設進度,西安地鐵任重道遠。成都、武漢的軌道交通第三期規劃均早於西安上報,分別於2015年6月和2016年7月獲批:分別建設五個與八個項目,且都已陸續開工建設,將在未來五年內建成運營。目前,成都與武漢已在積極申報第四期建設規劃。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改革開放初期,這話同樣適用西安。對比之下,西安地鐵的積極申報和未雨綢繆的意識 ,晚了一瞬,就晚了好幾年!

經濟實力不強何談地鐵?

2018年3月,廣為流傳的國家發改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工作的意見》中,對城市的地方政府預算、GDP的要求,較2003年要求提高了三倍。同時,增加了政府債務率指標。

西安地鐵為何批不下來?那是因為,前幾年的經濟太弱!

這其中,對國家已批覆建設規劃的43個城市,近期完全符合申報新輪建設規劃條件的有30個城市,其餘13個城市中:政府債務率不符合條件的為南寧、呼和浩特、包頭、昆明、西安、蘭州、瀋陽、哈爾濱、貴陽等九個城市;一般預算內收入不符合條件的為太原市一個城市;地區生產總值不符合條件的為烏魯木齊市一個城市;市區常住人口不符合條件的為包頭、蘭州、洛陽、呼和浩特、南通、福州等六個城市。

說到政府債務率,我們先來看看政府債務率的計算方式,政府債務率=(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地方綜合財力)×100%。數據顯示:

西安連續三年政府債務分析

2017年底西安市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907億。2017年,西安市政府綜合財力約為1364.71億。推算出,2017年西安政府債務率約為139.74%

2016年底西安市政府債務餘額1752.72億。2016年,西安市政府綜合財力約為1135.68億。推算出,2016年西安政府債務率約為154.33%

2015年末全市政府債務餘額1545億。2015年,西安市政府綜合財力約1114.66億。推算出,2016年西安政府債務率約為141.29%。

西安申報第三期地鐵期間,2015-2016年,西安市地方政府負債率都高達140%以上。2017年大西安元年,綜合財力實現了較大的躍升。

當然,沒有隊比,就沒有傷害。根據公開信息,2016年底,成都市政府債務餘額約為1336億,成都市政府綜合財力約為2370.32億。可得出,2016年成都政府債務率約為60%。可以說,對於一座特大型的中心城市來說,西安的經濟是落後於發展的。

經濟不強、產業不強,城市的財政收入就無法得到提高。西安若想加快修建地鐵,這兩年的土地財政、經濟建設、招商引資,一個都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