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民族英雄:張議潮,我們都應該知道他的事跡

張議潮是一位民族英雄,他出生在唐朝時的沙州,也就是今天的敦煌,但他出生時的沙州已經不歸於唐朝朝廷管轄,而是被吐蕃佔領。安史之亂時,朝廷在河北山東節節失利,為了遏制叛軍鋒芒,朝廷調河西精銳入塞平叛,西域因此空虛,吐蕃早已對西域虎視眈眈,現在天賜良機,怎會錯過?西域各州迅速被吐蕃侵佔,沙州,是西域的中心城市,更經過唐廷多年經營,繁華程度不輸內地,吐蕃怎會放過。吐蕃派重兵圍攻沙州,但沒想到沙州雖然與朝廷聯繫中斷,那裡的人民抵禦外敵之心卻異常堅巨,先是沙州刺史周鼎堅壁清野,攖城固守,同時向回鶻求救,堅守了一年多,但救兵遲遲不來,周鼎召集諸將商議,欲焚燬城郭,率眾東奔。部眾都不同意,都知兵馬使閻朝便縊殺了周鼎,自領州事,繼續抗擊吐蕃軍。當時沙州被圍,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處境十分困難,為了解決軍糧問題,閻朝“出綾一端,募麥一斗”,沒想到人們積極響應,紛紛貢獻出糧食,幫助守城。但是在那種情況下,無論百姓多麼齊心團結,都無法破解困局,最終,在堅守長達十一年後,城內糧草和器械損失殆盡。為了保護城內兵民,閻朝與蕃將綺心兒相約,“苟毋徙佗(他)境,請以城降”。在綺心兒許諾不將沙州人民外遷的前提下,遂於建中二年(781年)出城投降。陷落後的河西人民慘遭吐蕃的蹂躪,丁壯者淪為奴婢,種田放牧;“羸老者鹹殺之,或斷手鑿目,棄之而去”。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日夜思念故國,但終究沒有辦法。

張議潮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生的,他所在的家族是沙州數一數二的大家族,但是生活也並不好過,吐蕃本是原始落後的奴隸制部落,哪裡有多少治理地方的經驗和智慧,他們只知道用武力使百姓恐懼,藉此來維持他們的統治,因此即便是對世家大族,吐蕃人也絲毫不留情面,只是一味地剝削打壓。張議潮從小就切身體會到吐蕃對漢人的殘酷,心中自然憤懣不平,因此他自小便刻苦學習兵法和武藝,稍微長大一些後,他又用家中資產為軍姿,招募、訓練軍隊,並不斷收留因反抗吐蕃統治被鎮壓而被迫流亡的人,用以壯大自己的力量,並默默地等待著時機。

終於,時機來臨了,會昌年間(公元841年—846年),吐蕃災荒連年,“人飢疫,死者相枕藉”。吐蕃內部尚婢婢和論恐熱兩大權臣為了爭權奪利,相互廝殺,吐蕃一時大亂,勢力衰落。大中(公元847年—859年)初年,唐朝朝廷派兵收復了陷於吐蕃的三州(原州、樂州、秦州)和七關(石門、驛藏、木峽、特勝、六盤、石峽和蕭關),吐蕃自身問題不斷以及唐朝的中興之象極大地鼓舞了河西各族人民反抗吐蕃統治的鬥爭,也給了張議潮巨大的信心。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張議潮覺得時機成熟,遂發動起義,他派勇士穿重鎧襲擊城門,射殺了吐蕃的指揮官,城中漢人踴躍相助,很快便穩定住局勢,沙州由此光復。

沙州光復之後,張議潮就想派使臣到長安告捷,當時聯通著沙州和內地的涼州還被吐蕃人佔領著,張議潮無奈,為了防止使臣在路上因惡劣的環境或吐蕃的圍堵而出現什麼意外,張議潮派出十路使臣,手持相同的文書,從不同的方向向長安進發,只求能讓唐廷知悉此事。路上的艱險我們無法想象,但從結果也能看出:最終,十路使臣中只有敦煌高僧悟真一路安全到達長安,他到達長安的那一日,整個都城,從上到下,從皇帝到平民,全部都震驚了,他們想不到在脫離祖國七十多年後,河西人民居然會自發起義,抗擊吐蕃。唐宣宗激動地登壇祭天,封悟真為京城臨壇大德,親命其主理河西僧務,一時間,沙州張議潮的名字被萬千人傳頌。

張議潮不知道此時悟真已經到達京城,而自己已經在京城名聲大噪了,就算知道,他也沒時間高興,光復沙州後,他隨時面臨著吐蕃的瘋狂反撲,因此他需要時刻警惕,厲兵秣馬,以備不時之需。事實證明,張議潮確實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他不僅率兵多次打敗吐蕃的進犯,還找準時機,果斷出擊,先後收復了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肅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州,迅速擴大了自己的實力。


被遺忘的民族英雄:張議潮,我們都應該知道他的事蹟

在張議潮那個時代,唐朝各地藩鎮割據,各大節度使在自己的地盤裡就如同皇帝,但長安城中真正的皇帝反而管不到他們。現在的張議潮坐擁十一州,且孤懸在外,如果他想割據自立,唐廷沒有任何辦法,但他卻沒有,不僅沒有,他還在大中五年(公元849年)八月的時候,派他的長兄張議潭和州人李明達、李明振,押衙吳安正等二十九人入朝告捷,並獻瓜、沙等十一州圖籍,並且留張議潭在朝中為質,作為自己忠於朝廷的保證。由此可見,張議潮的行為自始至終都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而是真的在為河西人民,為自己的同胞著想。

至張議潭入長安獻圖籍為止,除涼州而外,陷於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區復歸唐朝,張議潮的功勞不可磨滅。唐宣宗特下詔令,大力褒獎張議潮等人的忠勇和功勳,並擢張議潮為沙州防禦使,負責沙州軍事。十一月,唐廷令於沙州置歸義軍,統領沙、甘、肅、鄯、伊、西、河、蘭、岷、廓十一州,以張議潮為節度、管內觀察處置、檢校禮部尚書,兼金吾大將軍,全面掌管河西事務。

鹹通二年(公元861)三月,張議潮命其侄張淮深率軍七千人克復陷於吐蕃的最後一州涼州,並表奏朝廷。至此,陷沒百餘年之久的河、湟故地已全部收復。鹹通四年(公元863年),唐廷復置涼州節度使,統領涼、洮、西、鄯、河、臨六州,治所在涼州,由張議潮兼領涼州節度使,使貞元初年失守而廢置的涼州軍鎮又得以恢復。

在全面負責河西事務之後,張議潮向我們證明了他並不是只會打仗的武夫,而是文武兼備,智勇雙全的人才。他在各州大力發展生產,興修水利,方便農業灌溉,使多年來被吐蕃人破壞的生產力得到了恢復與發展,他又大力推廣漢族先進文化,使當地人逐漸改掉了很多粗魯愚昧的胡人習俗,同時他又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以應對周邊虎視眈眈的吐蕃、党項、回鶻等部族。張議潮多次在戰場上打敗敵人,只要有其他部族敢來侵犯,他就堅決予以抵抗,有時為了震懾胡族甚至主動出擊,因此這些部族雖然羨慕嫉妒張議潮治下人民的富足,但也不敢有多餘的想法,河西各族因此得享太平。

張議潮經營西域多年,使西域各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很多人都以為張議潮會在西域一直待著,好好享受執掌一方的榮耀,直到去世,但他們都錯了。張議潮的心中一直都有一個故國,儘管他並沒有見過這個故國,但從家中長輩的描述中,他知道故國的美好,正是讓河西百姓重回故國的希冀支撐他做到這麼多事,現在,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也老了,權柄與榮華富貴都不再重要,現在的他只想去長安,去看看自己朝思暮想的地方是什麼樣子。

鹹通八年(公元867年),張義潮在長安留為人質的兄長張義潭去世,已經69歲高齡的張義潮看到了機會,他將軍政大權交給自己的侄子後,毅然離開沙洲,前往長安為質。這也是張義潮為了表示自己對大唐的忠誠而作出的決定,“先身入質,表為國之輸忠;葵心向陽,俾上帝之誠信”。張義潮入朝後,唐朝授他為右神武統軍,晉官司徒,職列金吾,並賜給田地宅第,給了他很高的禮遇,作為對他所做的一切的感謝與報答。

鹹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八月,張義潮卒於長安,享年74 歲,結束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張議潮生於胡人治下,但不忘自己漢人的身份,且能對其他同胞的痛苦感同身受,最終決定站出來為了自己的同胞和民族而戰,其心其行,光耀歷史,即便是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依然值得我們銘記與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