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知行合一?

蜜瓜醬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思想的重要命題之一。

宋朝的程頤強調知先於行的傾向,朱熹提出了先知後行,行重知輕,知行相須的觀點,他們本是強調知行的密切關係,但是後世的知識分子都在“知”上下功夫,強調格物窮理,忽略了“行”,忽視了道德實踐,社會中出現了知而不行,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王陽明針對知行分離,知而不行的社會現象,為了補偏救弊提出了“知行合一”。



心學中“心即理”,這是知行合一的邏輯前提,因為王陽明把“理”完全納入“心”中,所以對“理”的知的過程,就是清除汙垢,顯露本心,把本心之理向外推廣,依據人的本心去行動實踐過程。

在王陽明看來,知與行是同一個過程,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不是真知,行而不知,只是冥行”,“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王陽明舉例說“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在王陽明看來‘知’好色,和‘行’好色,這個知行應該是同時進行,同一過程,說明知行合一。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缺點,可是我們很難改掉自己的缺點,如果按王陽明的說法就是“知而不行,不是真知”。

後來有個學者特別欣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他就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我是一個小書蟲




“知行合一”字面意思很簡單,但大部分人把“知”和“行”是分開的兩個事來理解,所以就理解錯了,就不是王陽明的本意了。

看看王陽明自己是怎麼解釋“知行合一”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從中可以看出,陽明從來都是把“知”、“行”看作是一回事。是一體的兩面,而不是知、行是兩個事。

在《傳習錄》中還有他對“知行合一”的解答,先生曰:“此須始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問,知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有了很小的惡念也要馬上給他清除掉,別讓這個惡念發動、發展下去。其實這跟他後來說的“致良知”是一脈相承的。

在《傳習錄》中還有大段的關於“知行合一”的問答,王陽明通過“知孝、知弟”,通過“如好好色,如惡惡臭”來解釋什麼是“知行合一”,在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我們每個人理解“知行合一”,都需從陽明的“百死千難”經歷中獲得。他一生都在踐行“知行合一”,他把人生的重點也放在了“行”上,文人將兵,戰功卓著,三國孔明也不過如此。晚年放棄一切功名,本想專心教育弟子,但朝廷有難(平定山賊),他仍要拖著大病的身軀為國效力,殫精竭慮,英年早逝,不勝唏噓……他是一個離我們最近的聖人,我想每個人通過學習陽明心學都會向得“道”的方向更近一步!

(配圖為貴陽修文縣王陽明龍場悟道處,蔣中 正所提“知行合一”)


至良知zlz


知行合一,不只是說到做到的意思,也不只是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在學中幹、在幹中學的意思。陶行知,曾用名為陶知行。後來改名,想必是他體悟到行比知更重要、知和行永遠不能合一。

的確,知行合一,不是知與行的合一,而是知行合一在誠敬專注的氣質裡,最終合一在吾心光明的靈魂信仰中。


說到做到的人,能勇於實踐、並不斷總結經驗再反過來指導實踐的人,遲早都會比馬雲馬化騰牛X。

信息化的今天,並不缺聰明人,人人在手機中君臨天下。大家似乎無所不知,但做起事來卻不是無所不能。《阿甘正傳》裡的阿甘不聰明,但做什麼成什麼,就是因為執行力強。《肖申克救贖》裡的主人公安迪,本來很聰明,但在紅塵中碰得頭破血流,入獄之後卻創造了奇蹟。

誠敬、專注,是兩人共同的品質。而中國的阿Q,人其實很活絡,見了吳媽想睡覺、碰到妮姑想打炮、混入革命想發財,可是最終一事無成,落得個人頭分家的下場。

其實,王陽明表明上講的是知行合一,實際上講立志和事上練。立志就是強烈的願景,事上練就是在幹中學、學中幹。阿甘不知而行,阿Q知而不行,安迪迎難而行。脫離立志和事上練講知行合一,永遠是一句空話!


原問者


“知行合一”是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先生的精典心學觀點之一。王陽明學術的理論基礎是儒家學說,他的心學對後世及東南亞影響極大,他創立、豐富、完善心學的出發點和源動力是立志做聖人。如何能做到聖人,這就是說要達到北宋著名理學家張載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此他儒、釋、道等無所不學,經過“陽明格竹”、“龍場悟道”、“平亂”、從政及立功後的不公待遇,當時正統“程朱理學”的打壓、“開館講學”等一生波瀾壯闊而傳奇的一生終於實現了幼時的抱負,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內容中主要觀點之一,我們理解王陽明的學說,離不開幾個基礎,一是他是儒學為根本的、二是在當時“程朱理學”為正統學說時針對提出的、三是如何不斷強大自身最終成聖為源的。

“知行合一”的最初念義。正統理學比較死板,在論述知和行時,明確提出先知,知了才能按知去行。當然這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今天我們來看,程朱理學是儒學的普及,是尊從循序漸進的原則的。但我們知道王陽明是什麼人?他是立志成聖的人!如何成聖,經典中並沒有,如果按照先知後行,沒知怎麼去行?在這種困惑下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學說。從這個背景下我認為初使提出的知行合一就是今天我們說的理論和實踐的關係,但不完全是。這時的“知和行”是兩個概念,總體內容應該是:既知和行同時進行,一邊知一邊行,知了就要行、如果不行即是不知是假知,行了才能知。

“知行合一”的終極含義。隨著王陽明的不斷領悟,不斷體驗,提出“致良知”後他的心學終於大成,他從自身感悟出發,認為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是不斷去除自己內心私慾,即去惡存善的過程,去除的越徹底,離聖人就越近,所以王陽明在死時留下了一句“此心光明,夫復何言”。王陽明用一生去做一個一心為民光明磊落之人。“龍場悟道”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基本定型。“知”是“良知”,不是今天我們說的知識、技能,是自己表裡如一,意識與潛意識毫無違逆的本心。遵循內心的良知,使能達到寧靜於內,無敵於外的境界。知是是行的主義,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統一的事物的兩個面,而不是割裂的兩個概念。這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對我們的啟示。1 內心深處有想法了就要去行動,如果不行動就是沒想法。2 沒有現成的依據要從行動中探索實現目標。3。做任何事情要知行合一,一心一意。4 做事要尊崇自己的良知。


宸175863


知行合一在一般人甚至一些學者官員都理解成知識和行為的合一,或者為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我斗膽地說,這種理解和認識是錯誤的。王陽明是儒家“仁”文化如何達到修身的成功探索者,提出知行合一的心學思想,成為人們實踐儒家“仁”文化的有效途經和方法。知行合一只能從倫理學方面去理解,即道德層面的修心修身方面去理解,不論從自然科學方面去理解。“知”是良知或良心,“行”是在良知良心意識支配的行為舉動。“合一”是人們任何行為都是在良知良心意識的支配下並與之相符合的意識和行為的一體統一。不符合良心良知要求的,就不是知行合一。簡單地說知行合一就人們常說憑良心做事做人,做到問心無愧。


老漁夫123


你行嗎 敢說行的不多 實踐中真正行的更少 行了還能完身瀟灑而退的 只有傳說中的大俠了 行本身就有個程度的問題 功夫的深淺 方法程序的可行性系統性 都有優劣之分 比如陽明先生想健康 他做到了一部分 但不是完全的健康 最終成了終身的一個軟肋 問題出在知的養生修真的方法不繫統不徹底 行的功夫不夠 始終沒有徹底解決 最後不及格 痛苦萬分 57歲的一生 也不能說沒有健康修真的時間 陽明先生應該在禪師的境界 知行都不足夠 導致大才早夭折 和不少知識分子一樣 如果能像錢學森先生一樣長壽 有人推測明朝歷史可能被重寫 學生問有時功夫可以 有時又不能自主 先生建議在世事中磨練 其實也和丘處機先生的打塵勞差不多 都是無奈的妥協 因為團體有需要 有很多工作必須馬上處理 這種方法有作用 弊端就是新兵半成品上戰場 傷亡大 效果差 和健康的慘痛教訓是一樣的 從諸葛亮 陽明先生 西醫生 總(經)理等等都是這樣累死的 理想狀態是 知道了真正系統可靠的理論和方法(真理級) 經過系統的學習訓練測試達標 良知有 能量爆棚持續穩定才有用 才是真正完全的行 不然 就像格鬥 心有餘而力不足 沒有絕對的優勢和完善的組織 行? 行 累死的高手一大把 還是巧者勞苦智者憂愁的苦境


雲外清天


王陽明在《傳習錄》裡舉了一個很通俗的例子,當你第一眼看到美女的時候,你的內心就會瞬間升起一鼓衝動,這就是知行合一。多說無益,你不妨親自到街上看美女反覆實踐,你就會恍然大悟其中的妙境。


塵谷行知


王陽明心學的思想。他認為做到知行合一就是聖人之舉,憑藉知行合一可以達到非凡的成就。概括的解釋知行合一就是憑著良知做事待人。他認為良知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真善美在出生時就裝在了每個人的心裡了,所以只要聽從內心的真善美以此為依據來做事做人就可以了。但知行合一卻又是極度嚴苛的,因為他對良知的堅持是不能有絲毫疑惑和猶豫的。看到不好的事情你必須採取你能力範圍內的力量阻止且行動到底,必須說明的是付諸這種鬥爭行為是不能有絲毫猶豫疑惑的,就像渴了喝水一樣的理所當然,而且不能因為是想出風頭,或者壞人比你弱小這些功利性的原因。良知這裡可以理解為社會普遍認同的道德標準,畢竟道德是隨著歷史進程的發展會有所不同。


不折騰14


知行合一:

“知”就是“良知”,也就是自己的內心,“行”是“實踐”,“知”與“行”其實是一體的。

使天下盡說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也就是說,活著的樂趣,在於無拘無束,隨其自然,任性而為。


王道正道


其實迷惑是搞不明白知是什麼意思。 這裡的知指的是良知。 行當然是行為了,這個容易理解。 其實要找到自己的良知是不容易的。 往小說還行,例如我的良知告訴我不應該超速駕駛,否則會撞死前面那條狗,於是我降低速度。 往大了說就難了。 比如我有筆扶貧款,只夠給一個縣的,現在有兩個縣,給誰呢? 給誰都有道理,給誰都能交差,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沒有標準答案,那麼你還能讓你的行為符合你的良知嗎? 王陽明就認為你應該任何事都知行合一,那就是聖人了,因為你的行為都很合適。 例如上面的例子,你可以去考察兩個縣的實際情況,他們之間肯定也會有所區別,把錢給那個最急需的,或許是個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