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可不知的7件事

1.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中青年人并无不同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持续或3次以上(不是同一天)收缩压达到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达到90毫米汞柱。如果收缩压达到14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小于90毫米汞柱,则称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由此可见,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中青年高血压并无不同。

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可不知的7件事

2.老年人血压波动大,要学会自我保护

老年人的收缩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舒张压则在60岁后呈降低趋势。因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高血压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其主要特征是脉压增加。脉压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脉压大于40毫米汞柱视为异常,提示大动脉弹性减退。目前认为,收缩压升高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比舒张压升高更为密切,且脉压越大,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

老年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退,血压易随情绪、季节、饮食和体位的变化而出现明显波动,显著增加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比如,部分高龄老人在进餐后1~2个小时内会出现血压明显下降(餐后低血压);部分老年人在久坐站起时会出现头晕、血压下降等情况(体位性低血压)。另外,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卧位高血压伴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也很常见。这些患者在刚起立或长时间站立后,出现血压下降、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晕厥,而卧位时的血压非常高,尤其是在夜间。

血压波动较大或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患者,应经常测量立位血压,并避免长时间站立;改变体位时,应尽量缓慢;早晨和午休起床时,不要过于着急,醒后宜在床上休息片刻,再慢慢坐起,然后再慢慢地穿衣、下床,以免发生意外。必要时,可使用医用弹力袜,以增加静脉回流量,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3.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适时微调用药时间

健康成年人的血压水平表现为“昼高夜低”,夜间血压水平较日间降低10%~20%,医学上称为杓型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10%的“非杓型”、血压下降>20%的“超杓型”,或夜间血压反较白天升高的“反杓型”,这3种类型的血压均会显著加重靶器官的损害。

一般地说,非杓型或反杓型高血压患者宜采用晚间或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物的方法,帮助恢复血压的正常昼夜节律。

4.常做血压监测,减少漏诊与误诊

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人出现“白大衣高血压”(诊室内血压升高,诊室外血压正常,也称“诊室高血压”)或“白大衣效应”(诊室外血压升高,诊室血压更高)的情况更多见,易导致过度降压治疗。同时,老年人出现隐蔽性高血压(又称“逆白大衣高血压”或被掩盖的高血压,诊室内测量的血压正常,而动态血压监测发现平均血压水平升高)的情况也较中青年人常见。因此,老年人应加强血压自我监测,必要时,可做动态血压监测,以评估是否存在漏诊与误诊。

5.老人降压获益更大,降压目标值放宽至150/90毫米汞柱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情况较多见,心力衰竭、中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高,高血压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比年轻人大。因此,老年人降压治疗的获益也比中青年人更大。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将血压<150/90毫米汞柱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值。若患者能够耐受,可将血压进一步降低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降压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以及是否存在心、脑、肾血流灌注不足的情况。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主要强调收缩压达标,不应过分关注或强调舒张压变化的意义。老年人不宜过快、过度降低血压,而应在可以耐受的前提下,逐步实现降压达标。为避免舒张压过低诱发心脑血管事件,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宜将舒张压控制在70毫米汞柱左右。

非药物疗法,包括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是降压治疗的基础。具体措施包括:每日摄盐量应少于6克;戒烟,并避免吸二手烟;限制饮酒,不鼓励为了“活血”而饮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不宜过分严格地控制饮食及食盐的摄入量,以免导致营养障碍及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肥胖的老年人也不宜过快、过度减轻体重,以免导致体力不支、抵抗力下降,甚至诱发其他疾病。

7.根据老年高血压的特点,精选降压药

目前,临床常用的5大类降压药物均可用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由于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低肾素、低交感张力,高容量、高搏出量,大动脉弹性降低,应用利尿剂和长效钙离子拮抗剂的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故这两种药比较适合无明显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初始治疗。若患者已存在靶器官损害(如冠心病、中风等),或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比如,利尿剂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水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适用于伴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左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药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