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做诗(17):谁是“诗豪”?原来还是情歌王子!

  • 杨柳青青潮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此句一出,大家就都知道了。

  • 刘禹锡,唐代洛阳人,字梦得,生于公元772年,卒于842年,享年七十岁。与白居易同庚,两人多有唱和,有《刘白唱和集》;公元793年与柳宗元同榜中进士,并称刘柳,《陋室铭》就是其得意之作;他还是个哲学家,唯物论者,有哲学著作《天问》三篇。他性情豪放,诗风豪迈,故有“诗豪”之称;跟刘备一样,喜欢称自己为中山靖王后裔,跟王子就搭上界了。

  • 当时的诗风贵族气氛日浓,斥民歌为乡俗俚语,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自创“竹枝词”诗,给沉闷的诗坛吹来阵阵民歌清风:《浪淘沙》

  •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 面对无耻谗言,和屡遭贬斥的命运,刘禹锡从来都是笑着面对:

  •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刘禹锡从来就坚持自己的理想,蔑视权贵,长期被贬谪在外,好不容易被召回长安,《再游玄都观》,看到当年种下的桃花,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

  •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尽净菜花开。

  •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 这不,传到权贵耳中,刘郎又被摁下去了。下去就下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 刘禹锡第一次被贬为朗州司马,就是现在的湖南常德,过洞庭湖时,看到美丽的洞庭风光,写下了著名诗句《望洞庭》: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白银盘指的是烟波浩渺、白浪滔滔的洞庭湖;一青螺指的是洞庭湖中的君山,传说中娥皇女英泪洒湘妃竹的地方。坐在船头是看不到如此景象的,除非坐在飞机上,从上往下俯视,才会有如此景观。但刘禹锡何许人也,哲学家啊!身不在天上,但心早已化为昆鹏,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洞庭湖只不过是一小小白银盘,更小的君山当然也只是一青螺而已。

  • 到了朗州(常德),虽是秋天,万木萧肃,但刘郎仍能看出春色:《秋词》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晴天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我们常人一听到升迁,无不弹冠相庆;一遭贬斥,天便塌了,整天愁云惨雾,一蹶不振;刘郎可不是这样,到哪里都能积极面对,充满正能量,与其天天面对叽叽喳喳的谗言,不如纵情山水,遨游天下。看到晴空排云而上的仙鹤,自然诗情勃发,心驰九霄,秋日更胜春宵!

  • 《秋词》其二

  •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 嗾,sou,三声,唤狗的声音,使唤狗。也可以这样理解,春,在朝;秋,在野;与其在朝中被人当狗一样使唤,不如回归自然,尽享自由空气!

  • 总觉得读古人诗歌,比现在一些所谓诗歌更易理解,除了个别字不懂,根本不需注释,祖宗文化就是好啊!真的要好好学习,不然写出来的东东,不是打油就是老干体。

  • 有点不敢动笔了,友友们呢?管他呢,不敢唱永远不会唱,谁没有个过程?让人笑去吧,象刘郎一样,永远笑着面对!

  • 低吟浅唱话刘郎,平平仄仄仄平平

  • 不羡桃花三日香。仄仄平平平仄平

  • 信手拈来描纸上,仄仄平平平仄仄

  • 一丛翠竹傲冰霜。仄平仄仄仄平平

  • 一、竹入声字,属仄声。大家来做诗(17):谁是“诗豪”?原来还是情歌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