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铜镜,你知道多少?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铜镜。

关于中国古代铜镜,你知道多少?

"

今天,我们使用的镜子一般都是玻璃造的;但在人类使用玻璃镜之前,镜子是用铜造的,淮确地说,是青铜镜。

"

铜镜的使用

青铜镜的使用,经历了商、周、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中晚期以后,青铜镜才逐步为玻璃镜所取代。

铜镜被人们使用了约3,800年左右的时间,可算是中国古代诸种金属器物之中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又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过许多影响的古器物。

关于中国古代铜镜,你知道多少?

铜镜本身是一种工艺美术品,镜子的背面一般都铸有精美的纹饰或文字,这些纹饰的图案造型与铭文,往往浓缩了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

它制作精细,既体现了较高的工艺制作技术水平,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铜镜的组成部分

铜镜各部位的称谓可分为:

形制:亦称镜形。形,指铜镜的平面形状。如圆形、方形、八角形、菱花形、葵花形、钟形等等。

镜面:镜的正面,用于照容的一面,平整光亮。

镜背:镜的反面,多铸有纹饰。

钮:一般在镜背中心,有孔可系带作悬挂固定。常见有弓形、桥形、半圆形、兽形等。

钮座:钮的周围,紧连钮的装饰部分,如圆钮座,花瓣纹钮座,连珠纹钮座等。

内、外区:指纹饰分布的区域,是为研究铜镜的纹饰而划分;靠近纽的部分为内区,靠近边缘的为外区。

边缘(缘):指铜镜的边缘位置,如卷缘、宽缘。近镜缘的纹饰称为镜缘纹饰,如素卷缘、三角锯齿纹缘等。

另外,镜的名称大多以其主题纹饰而命名,有时也会加上工艺名称,如山字镜、禽兽纹镜,或螺钿(田)人物镜、金银平脱鸾凤镜等;也有根据铸镜字号命名的,如湖州镜、苏州镜等。

图解:

关于中国古代铜镜,你知道多少?

精品赏析

最近,深圳市雍道文化征集到一件宋代 鼓钉纹 铜镜

重点词:宋代,鼓钉纹,铜镜

关于中国古代铜镜,你知道多少?

正面

宋代鼓钉纹铜镜

关于中国古代铜镜,你知道多少?

背面

深圳市雍道文化征集到的这件鼓钉纹铜镜,直径:15cm 重:427.6g(现代的8两左右)。

镜背纹路交错,以鼓钉纹(圆花)为主。整体朴素、形制规整,锈蚀自然,大方。

现存的铜镜中,以鼓钉纹为主的比较少,鼓钉纹在现存藏品中多出现在瓷器(如唐鼓钉纹双耳提梁壶)、铁器(如鼓钉纹温酒铁壶)等,所以可以看出,此藏品系宋代铜镜中现存的比较少见的鼓钉纹铜镜,收藏价值可见一斑!

宋代的铜镜,有一个特点:秀气

由于两宋社会由盛转衰,也是铜镜由盛向衰的转折时期。至此后铜镜的合金成分发生变化,含锡量下降,含铅量上升,整体的工艺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当中部分原因跟当时「存天理,去人欲」的社会风气有关,这使自由的艺术思想受到窒碍;加上宋代经济发达,大量铜被采用作铸币之用,也间接使铜镜的发展受到影响。

这时的镜形制则呈多样化的发展,除延续了唐代的菱花形、葵花形外,长方形、钟形、盾形、心形、鼎炉形、手柄镜等花样繁多。比较流行的纹饰有缠枝花草、双龙、双凤、神仙人物、八卦等,素镜和带有商标铭文的铜镜占有很大的比重。整体呈现的是素雅纤秀的风格。

收藏价值

关于中国古代铜镜,你知道多少?

真正的收藏佳品必然是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历史意义,而铜镜恰恰兼具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判断一面铜镜的收藏价值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第一,艺术性。如战国镂空镜、汉唐镏金、嵌螺钿、金壳、银壳、透腿等特种工艺镜的艺术价值就比较高;

第二,品种稀少,最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如唐代打马球镜,证明了足球起源于中国;

第三,保存状况。由于铜镜埋藏时间较长,锈蚀程度越小越好;

第四,纹饰的清晰度。铜镜收藏讲究版模,以头模镜最受欢迎,市场价格也最高。

“在收藏领域,铜镜一直归属于杂项,长期市场待遇不高。不过从2010年开始,铜镜市场突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2008年嘉德秋拍,一件估价只有55万的元代缠枝花卉镜拍出了100.8万元的价格,震惊业内,其实这仅仅是开始。

2009年秋拍,一件唐代海兽葡萄镜以268.8万元成交。

2010年秋拍,一件唐代海兽葡萄镜以超过700万元成交,打破了铜镜拍卖的纪录。

这些数字说明中国古代铜镜的价值正被市场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