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化虛爲實」的工夫,科學類紀錄片更要有「狂想」的勇氣

要有“化虛為實”的工夫,科學類紀錄片更要有“狂想”的勇氣

導讀:幾年前,國內科學類紀錄片的創作可能困於“如何講好抽象的東西”,但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講“科學”故事的方法也日臻成熟。此時,當我們再反觀此類紀錄片與國外的差異,會發現它缺乏對更抽象問題的聚焦,而這,恰恰是科學的本質。

文 | 青山

自工業革命開始, 科學技術就成為人類進步的主要推動力, 更成為民族國家硬實力的表現。然而, 不可否認, 科技這把利器在為人類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 也不免會有它悖論性的矛盾, 這便是今天我們的時代面臨的環境汙染、食品安全、自然災害等諸多問題。這促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科學探索與人類之間的關係。而科技類紀錄片成為普通大眾瞭解自然與科學, 瞭解現代工程與技術的最主要的渠道和平臺。

工程類紀錄片佔“半邊天”

科學類紀錄片, 簡而言之就是包含科學知識、闡述科學原理、尊重科學本質的紀錄片。在這類題材的紀錄片當中,工程類紀錄片又佔有很大比重。它們往往需要從大型工程的設計開始跟拍, 直至工程結束並且投入使用,拍攝才算完成。

首先,央視紀錄頻道攝製《超級工程》連續三季在工程類科技紀錄片中應屬難得的佳作, 它著力展現了中國人近年來的創新能力和科技發展的巨大成果。作品氣勢宏偉, 視聽語言不落俗套。

要有“化虛為實”的工夫,科學類紀錄片更要有“狂想”的勇氣

《創造:科技的力量》以科技為視角,以全球化的歷史視野,立足於科技、考古等多學科最新成果,以實證和復原等科學手段,關注中國的創造發明誕生的過程、細節,以科學的方法解讀創造發明的科技神奇和魅力,讓科技真正“看得到、摸得到、體驗得到”。

要有“化虛為實”的工夫,科學類紀錄片更要有“狂想”的勇氣

《汽車百年》兩季則將目光聚焦在汽車發展歷史中的兩個百年,對汽車的變化和將要帶來的影響做出全面解讀,剖析和描繪汽車與人類生活的未來圖景。人文的鋪底、故事的點綴,構成了它獨特的敘事情境。

要有“化虛為實”的工夫,科學類紀錄片更要有“狂想”的勇氣

而紀錄片《大國根基》以六集篇幅系統描繪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的歷史性變革和成就,探尋和回答了糧食安全、誰來種地、綠色發展等影響未來中國發展的話題。

要有“化虛為實”的工夫,科學類紀錄片更要有“狂想”的勇氣

事實上,工程類紀錄片的拍攝對象基本上是各種沒有生命的建築、車輛、船舶、飛行器, 以及各種高精尖的科學技術及理論實驗,“建造什麼”“為什麼建造”“怎麼建造”成為通篇要回答的問題。如果說諸如人文、地理、歷史文獻等類型的紀錄片是一篇記敘文的話, 那麼工程技術類的紀錄片選題則更像一篇說明文, 沒有感情和溫度, 只有理論、設備、實驗和數據在說話。真實、冷靜與客觀的創作態度, 幾乎是這類紀錄片原則的嚴格說明。

從人的故事處變得好看

科學類紀錄片不是科普說明文, 也不能做成科普說明文。這樣的觀念已經在紀錄片創作者中達成了共識, 但是幾乎所有人在接觸到這一類選題的時候, 都不約而同地為同樣的困難所困擾, 即如何把複雜的科學理論問題講清楚?如何讓觀眾看得懂同時還會覺得好看?

“紀錄片的感染力來源於事實而非虛構, 我們不能隨心所欲地發明情節點或者人物弧, 相反的, 我們必須從現實生活的原始素材中去挖掘它們。我們紀錄片中的故事是建立在對素材進行創造性的安排而非創造性的發明之上的。” 希拉·柯倫在《紀錄片也要講故事》中這樣說道。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 在我國傳統的工程技術類紀錄片的創作習慣中, 只見工程不見人、只看成果不記過程、只弘揚精神不挖掘故事等做法, 使得很多創作者以及觀眾對於此類紀錄片產生了一定的排斥情緒, 心理預設認定這樣的題材是沒人物、沒故事、沒戲劇衝突的“三無產品”, 不好看也看不懂。

我國科技類紀錄片不多,除了之前的工程科學技術類紀錄片《超級工程》和環境自然生態類紀錄片《環球同此涼熱》,我國紀錄片製作人很少涉及到科技這一領域。一方面是因為題材難以把握,技術門檻較高,科學發現和科技成果不易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要有“化虛為實”的工夫,科學類紀錄片更要有“狂想”的勇氣

但近年來,隨著創作理念和拍攝技術的進步,不少科學類紀錄片也嘗試創新。

例如第一部全篇採用人工智能配音的紀錄片《創新中國》,它雖然關注最前沿的科學突破和最新潮的科技熱點,聚焦信息技術、新型能源、中國製造、生命科學、航空航天與海洋探索等前沿領域,用鮮活的故事記錄當下中國偉大的創新實踐。但整部紀錄片還通過“人”在面對快速變革時期時的狀態,讓整部紀錄片有了溫度、情感。

由《楊瀾訪談錄》製作的十集紀錄片《探尋人工智能》以深入淺出的形式為大家展現人工智能這一走進我們生活的“黑科技”,其中既有最具科技感和未來感的科技展示,也有通過對人工智能歷史回溯、對於人工智能帶來的社會問題、爭議、人機關係等的探討,全視角的展現這一話題的深度和銳度。

在展現形式上,《探尋人工智能》採用了拼貼的敘事和採訪剪輯的風格,開篇以圖靈的故事為線索,配合大量熱門科幻電影為背景,讓這個原本冷冰冰的科技類紀錄片更符合年輕觀眾口味,讓人工智能從一個原本遙不可及的高端科技變得愈加“接地氣兒”。

要有“化虛為實”的工夫,科學類紀錄片更要有“狂想”的勇氣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中國一些“走進科學式”的紀錄片曾被廣為詬病, 正是因為其對“講故事”的誤解。曾經有一部講述“會自燃的女人”的紀錄片,在經過各類專家思考的實驗和假想後,得出的結論是她人為縱火。這種講故事方式的“失控”直接影響了影片的質量。

缺乏有高度的科學類紀錄片

遺憾的是,我們梳理完國內的科學類紀錄片,卻極少發現真正比較純粹關注“科學”的紀錄片。而回顧BBC的經典紀錄片,發現它遠不止自然主題,它的宇宙系列名頭同樣響亮。

拋開了顯微鏡和實驗室,BBC用它強大的鏡頭語言,帶領我們走遍全球的自然世界,並將這些旅程與宇宙奇觀結合起來——最頂級的科學家,談著最宏大的物理,卻真正做到深入淺出,讓孩子一目瞭然。看完之後,我們才終於理解,為什麼一些對生活毫無影響的科學發現,足以令全球科學界發狂,為什麼科學家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浪漫的職業。

包括“Wonders系列”三部——《宇宙的奇蹟》、《太陽系的奇蹟》和《生命的奇蹟》。像第一部《宇宙的奇蹟》就探索了最難以琢磨的宇宙——它有137億年的歷史,930億光年的直徑,100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有幾千億個恆星……茫茫宇宙,人類從何而來?宇宙又將走向何處?帶著這些疑惑,片子把鏡頭延伸到了地球上最罕見的景觀,讓我們欣賞壯麗美景的同時,深入瞭解物理學,逐漸揭開宇宙各種奇蹟的神秘面紗。

要有“化虛為實”的工夫,科學類紀錄片更要有“狂想”的勇氣

作為科學類紀錄片,它的功能之一是傳播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為了做好這一點,創作團隊不僅需要做了大量的前期調研和市場論證,從互聯網、社會學、倫理學、法學、政治學等學科領域尋找相關係統的知識,還要通過有趣的講述,大大提高紀錄片的科學性和傳播力。

紀錄片《互聯網時代》的總導演趙石強說,“這個題目難度很高,紀錄片的準備時間接近2年,國內的顧問團接近40人,進行了150多場研討。”

而這部《互聯網時代》將科技中的互聯網作為主題,用鏡頭展現互聯網對科技創新、人類的組織方式、商業模式等的影響,在呈現互聯網給人類帶來的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引領人們思考變化背後的安全危機、隱私問題。它不停留在新事物的表層描述,也在思考新時代背後諸多命題;它不止於紀錄,更是帶有明確的意見性信息的傳播,既是知識傳播的過程,也是思想啟蒙的過程。

要有“化虛為實”的工夫,科學類紀錄片更要有“狂想”的勇氣

這種在紀錄片中的深度思索,無疑帶著狂想的味道。

與此同時,古老的修辭手法和日新月異的動畫特技手段, 正在幫助紀錄片人不斷打破創作禁區, 觸及到更多更艱深的領域, 把小眾的知識變為媒體的故事、大眾的常識。這也是國內科學類紀錄片創作可以不斷擴展的邊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