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之路的终结之作,歼16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历史性拐点

仿制之路的终结之作,歼16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历史性拐点

昨天,中国空军发布了歼16战机的宣传片

众所周知,我国第一种大批量装备部队的战机是来自苏联的米格15,使新中国第一次拥有了真正可靠的空中作战力量。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先后引进了米格19、米格21、苏27、苏30、苏35,并且诞生了国产型号歼5、歼6、歼7、歼11B和再创新研发的歼16。

仿制之路的终结之作,歼16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历史性拐点

正面歼16

从歼5到歼11B可以划分为第一个阶段——仿制阶段,长达半个世纪的仿制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基础,歼16则是参考再创新的苏式战机终结者,为什么说歼16是终结之作,原因有以下几点:

仿制之路的终结之作,歼16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历史性拐点

歼16战机编队

在仿制苏系战机的后半程我们经历了第二个阶段——参研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尝试性的研发了歼8、歼10、歼轰7等战机,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新战机的研发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保障。所以,歼16才能做到除了气动造型以外包括发动机在内都是国产。我国已经进口苏35,虽然比歼16战力更强但是我国已经不会再进行仿制,我们有了更先进的歼20,估计最多也就矢量喷口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即便之前有报道称沈飞正在研发歼11D,但是歼11D的存在着实有些尴尬,它更像是和苏35竞标的国产型号。因此,不足为虑。我国航空工业以歼20为标志正式进入第三阶段——自主研发阶段。我们常见歼20与歼16组成作战单元,这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从此,我们进入了自主研发的快车道。反观俄罗斯,自从苏联解体后其唯一研发的苏57迟迟不能服役,而我们的歼20早已服役,所以以后中国也不可能进口。至于除了俄罗斯以外的战机更是没有可能进口,当然,也没有必要进口。因此,歼16是进入自主研发前的终结之作。

仿制之路的终结之作,歼16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历史性拐点

振翅高飞一个时代的终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