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的名将有哪些?

宏扬汪洪洋


黄埔一期

黄埔军校在大陆期间,先后举办了23期,其中比较厉害的就是前六期,而前六期中,又以第一期最厉害。

因为黄埔一期是国共合办的第一期,又是老蒋担任校长亲力亲为教导出来的,老蒋用人的标准,简单来说就四个字“黄浙陆一”,黄埔或者陆军学校毕业,家是浙江的,最好是黄埔一期,当时有一种说法是,学非黄埔,省非浙江,两眼汪汪。

所以,黄埔一期在自身能力就比较强,又是精挑细选,再加上当时正是用人之际,老蒋又大力提携,因此出了很多名将。

黄埔一期从1924年入学499人,再加上湘军讲武堂并入的158人以及四川后来的20余人,因此,黄埔军校毕业生实际为645人。

黄埔一期的名将有哪些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上,黄埔一期简直是将星如云,他们分别是蒋先云、徐向前、陈赓、左权、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陈明仁、宋希濂、李默庵、李仙洲、贺衷寒、许继慎、黄维、桂永清、王尔琢、范汉杰、宣铁吾、宣侠父、曾扩情、俞济时、孙元良、周士第、余程万、刘戡、霍揆彰、侯镜如等等。

由于篇幅有限,纵横就简单介绍一些比较出名的。

蒋先云

要说入学成绩和毕业成绩都是第一名的,当属蒋先云,也被称为黄埔第一奇才,1921年加入共产党,黄埔毕业后在东征陈炯明和北伐中表现突出,在第二次北伐时已经是团长,在河南与奉系军阀作战中阵亡,年仅二十五岁,甚为惋惜。

徐向前

关于十大元帅中的徐向前就不用详细介绍了吧!徐向前是黄埔一期中第一个担任军长,第一个担任军团长的学生,也是黄埔一期中后来成就最大的人。

陈赓

陈赓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参加南昌起义,在土地革命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团长、师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

在抗日战争时期任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著名影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就是隶属于386旅,陈赓也就算是李云龙的老上级,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左权

左权也是黄埔一期的饺饺者,早在1933年就已经是红一军团参谋长,在抗日战争时期,左权是八路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左权将军在日军的扫荡中阵亡,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将领。

以上四位是黄埔一期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将领。在国民党中,也有大量的名将。

胡宗南

黄埔一期号称天子门生,胡宗南就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是国民党方面黄埔一期里面第一个成为军长和集团军司令的人,并且成立几乎可以与陈诚、何应钦相抗衡的黄埔少壮派,深得老蒋的信任。

杜聿明

杜聿明也是老蒋较为信任的学生之一,在国军将领中,应该是出镜率最高的黄埔一期生,先是参加中国征缅甸远征军,后来到东北指挥辽沈战役,以及到徐州参加淮海战役,都不够他忙的。

但是杜聿明属于那种太听老蒋话,不管老蒋指挥是否得当,他都完全听命老蒋,这是为帅者一大忌讳。

关麟征

如果说胡宗南是天子门生第一人,关麟征应该就是第二任,是黄埔一期在国军中第二个成为军长,第二个成为集团总司令的人,后来更是接替老蒋成为黄埔第二任校长。但是后来关麟征由于被陈诚打压,也就选择了急流勇退。


剩下陈明仁,在辽沈战役之前的四平之战时也有诸多亮眼的表现;宋希濂,被称为蒋介石的犬鹰将军,一直以黄埔一期的老大哥身份自居;俞济时,七十四军军长,后来一直在老蒋身边当侍从室长官,也算老蒋在大陆最信任的人,可以将身家性命相托付的人;郑洞国,在辽沈战役时国军中比较倚重的人物,算是独当一面吧;孙元良,台湾著名偶像明星秦汉的老爹,当年号称飞腿将军,也当真是惜命的人;黄维,算是陈诚土木系的灵魂人物,后来在淮海战役时被俘虏;另外还有山东三李李玉堂、李延年、李仙洲也很有作为,在后期基本也都混过兵团司令一级的人物。

篇幅有限啊,几乎每一个黄埔一期生都有一段可以写在历史书上的事迹。


史论纵横


黄埔军校所孕育的军官,多以前五期最为璀璨,而又以第一期所培养的将才最多,在这里按其信仰不同分别罗列一下:

A.共产党:

1、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黄埔一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二野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黄埔三杰之一)。

2、蒋先云(1902~1927)湖南新田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黄埔军校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国民革命军11军77团团长,中共黄埔军校特支书记。(黄埔三杰之一)。

3、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人,黄埔一期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黄埔同学会会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4、李之龙(1897~1928)湖北沔阳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海军局局长兼“中山舰”舰长,共产党员。

5、许继慎(1901~1931)安徽六安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

6、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共产党员,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

7、宣侠父(1899~1938),浙江诸暨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8集团军高参。1938年7月31日,宣侠父在西安被国民党军统特务秘密绑架杀害。

8、唐澍 (1903~1928)河北易县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西北工农革命军总指挥。

9、王尔琢(1901~1928)湖北石门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

10、周士第(1900~1979)海南琼海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红二方面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防空军司令员。

11、阎揆要(1904~1994)陕西佳县人,黄埔一期毕业,解放军一野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B.国民党:

12、蔡炳炎(1900~1937)安徽合肥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1军3师8团团长,1师参谋长兼开封警备司令,国民党18军67师201旅旅长;抗日时牺牲,追赠陆军中将。

13、蔡申熙(1906~1932)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11军24师参谋长,共产党员,八一南昌起义后任工农红军25军军长。

14、廖运泽(1903~1987)安徽寿县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大队四队队长,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96军军长,20集团军副总司令,回大陆后任江苏政协副主席。

15、邓文仪(1905~1998)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政治部代主任,国民党陆军中将,国防部政工局局长,复兴社助理书记。

16、曾扩情(1893~1983)四川威远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大学政治部主任。

17、杜聿明(1904~1981)陕西米脂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2兵团司令官。

18、范汉杰(1895~1976)广东大埔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教育处长,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兼东北“剿总”副总司令。

19、酆悌(1903~1938)湖南湘阴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政训处处长,国民党陆军少将,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复兴社书记。

20、桂永清(1900~1954)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教导总队长,国民党一级上将,海军总司令,台湾“国防部”参谋总长。

21、关麟征(1905~1980)陕西户县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教育长、校长,国民党陆军中将,陆军总司令。

22、贺衷寒(1899~1972)湖南岳阳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军委会政训处长,政治部一厅厅长,台湾“交通部长”(黄埔三杰之一)

23、侯镜如(1902~1994)河南永城人,黄埔一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17兵团司令。

24、胡宗南(1896~1962)浙江孝丰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国民党一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绥靖公署主任,台湾澎湖列岛防守司令官。

25、黄维 (1904~1989)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毕业,原国民党陆军中将,12兵团司令官。

26、张耀明(1905~1972)陕西临潼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第4集团军总司令兼38军军长,黄埔军校校长。

27、李默庵(1904~2001)湖南长沙人,黄埔一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32集团军总司令,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

28、郑洞国(1903~1991)湖南石门人,黄埔一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一兵团司令。

29、刘勘 (1907~1948)湖南桃源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追赠上将,36集团军司令,整编29军军长。

30、陈明仁(1903~1974)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五期队长,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国民党第1兵团司令,起义后任解放军上将,解放军四野21兵团司令员。

31、宋希濂(1907~1993)湖南湘乡人,黄埔一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14兵团司令官。


青言论史


黄埔军校在最初创办的时候,正是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危急存亡的时候,当时孙中山虽然有着巨大的名声,但是他既没钱又没兵,在整个民国的势力中都算得上是非常弱小的,于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弱势,孙中山就产生了创办军校培养自己军队的想法。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寻求苏联的帮助之后,才得以创办的,当时孙中山以及国民政府中没有丝毫创办军校的经验,在苏联为孙中山提供了一部分的师资力量以及各种设备、经验之后,黄埔军校就成立了。

黄埔军校是1924年成立的,混乱的局势在当时并没有给孙中山太多的时间,当时在广州,国民政府就接连遭受到了广东军阀陈炯明的挑衅,于是在各种条件都不足的情况下,孙中山借用苏联短期军事培训班的制度建立了黄埔军校。


(陈炯明)

黄埔军校初期短暂的教学时间

在教学方面,黄埔军校是没有太独特优点的,当时黄埔军校挑选学生也主要只有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中学或者中专的学历,第二个条件就是身体健康、身高达标,如果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的话,一般都是可以进入黄埔军校的。

而在报考黄埔军校成功后,学生们会被送到军队中军训操练六个月的时间,这个六个月的时间学生们并没有学到多少指挥战斗的知识,当时他们要学会的是如何成为一名士兵,这个过程是把他们打造成一名合格士兵的过程。



而在军训过后,学生们在学校的的时间也只有六个月,在这六个月的时间中,黄埔军校的教师们会填鸭式地给学生们灌输各种下级军官应该知晓的军事指挥知识。

黄埔前六期的学生们学习的时间只有六个月,第一期因为刚创办没多久的原因,所受到的教育自然算不上是优质的,但是他们经历了一个对他们来说最有机会的年代。






被时代造就英雄的黄埔一期学生们

在黄埔一期的学生们从学校毕业后,他们被安排到了军队中担任下级军官,然后就参与了东征和北伐。

在东征刚开始的时候,身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也只是一名团长,刚开始蒋介石是没有太大影响力的。

不过在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就在黄埔学生们的帮助下,掌握到了巨大的权势。


随着蒋介石地位的上升,黄埔第一期以及其他黄埔前六期的学生们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最终在抗日战争准备爆发的时候,黄埔前六期的学生们都成为了军队中的高级军官,一般只要不是混得太差的,都能混到一个旅长的身份,所以他们经历了一个对他们来说最美好的年代。

而在黄埔第一期的学生中,就出现了很多为我们所熟知的名将,这些名将有的在国军的阵营,有的在我军的阵营,虽然他们在学校所受到的教育并不是特别优秀,但是他们凭借着长时间在战场中的磨练,最终于战火中成长,他们也都拥有了无愧于他们地位、身份的军事能力。


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黄埔一期的名将们。

其中我军阵营的黄埔一期名将有:陈赓、徐向前、左权、宣侠父、周士第、阎揆要等名将。

其中在这里,我们很有必要要介绍一下陈赓将军,陈赓将军当时被人们列入了黄埔三杰之中,他在学校时就已经表现出了极为优异的成绩,所以在东征的时候,陈赓成为了蒋介石近卫营中的一名连长,专门保护蒋介石的安全。

在东征的时候,陈赓将军救过蒋介石一命,在被陈炯明的部队包围时,蒋介石曾举枪想要自杀,如果不是被陈赓制止,那蒋介石的脑袋中可能就得多出一颗花生米来了。

然后是陈赓将军背着蒋介石跑出了包围圈,蒋介石这才得以逃出生天,因此可以说蒋介石是被陈赓将军救了一命的,而在后来陈赓落入蒋介石的手中时,他也因为这件事情保住了性命。

而除了陈赓之外的其他两位黄埔三杰,一位在北伐战争的时候不幸身亡了,而另一位最后叛变到了蒋介石的阵营中,专职起了文职工作,并没有在战场中绽放出太大的光芒。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国军阵营中的名将:胡宗南、杜聿明、陈明仁、黄维、张耀明、关麟征、郑洞国、宋希濂、曾扩情、贺衷寒等。

在国军阵营中,我们很有必要介绍一下三个人,第一个就是胡宗南,胡宗南在国军阵营中并不是能力最强的,但是他却是蒋介石最信任、最为重用的,他是所有黄埔学生中最早晋升到上将军衔的人。

第二位就是陈明仁,陈明仁虽然是在国军阵营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但是在内战爆发后,作为国军阵营兵团总司令、湖南省代主席的陈明仁却起义投诚到了我军阵营,并在1955年被我军授予了上将军衔。

第三位则是贺衷寒,贺衷寒原本是我军阵营中的黄埔学生,而我们上面所说叛变到蒋介石阵营的黄埔三杰之一,说的就是他,在1927年的大分裂中,贺衷寒最终选择了蒋介石。



所以说以上所列出的就是大概的黄埔一期名将们了,这些名将们是黄埔军校的第一批学生,也是黄埔第一期学生中发展得最为良好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六个月时间中,黄埔军校并没能给他们太过于骄人的军事能力,但是他们于战火中历练、于战火中成长、于战火中辉煌,最终成为了人上人。


孤客生


诞生于特殊革命时期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是近代中国的将星摇蓝和温床。

当初军校的设立目前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旨在助国共合作下的国民政府统一中国,在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生前后共六期(通常也只称这六期为黄埔生),共毕业了八千多人,这批学生成为了北伐战争的主力。黄埔生,在后来二十多年来,成为了中国战争最闪耀的名词。

黄埔一期生当时共有六百多名,也是六期中将星最多的一期(军队上毕竟是要讲资历的)。国共两党都出了顶尖的人才。

国民党方面:

胡宗南
黄埔一期生,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蒋委员长的第一爱将,国军方面他是一期生中的佼佼者,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毕业后升迁创下多个第一,一期生中的第一个师长,第一个军长,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中原大战,国共第一次内战抗日战争中表现都不错,解放战争时期更是成为西北王,为蒋校长执掌几十万重兵。一时威风无二

关麟征:

黄埔一期生,外号关猛,抗日名将,官至集团军总司令,1949年还短暂曾任过国民党陆军总司令要职,关麟征没有胡宗南得宠,但打仗是员猛将,第一次国共战争时期其率领的千里驹师没少让红军吃苦头,后来的抗日时期台儿庄一役更是名扬中外。纯论军事才能,感觉关猛比胡宗南强。只是为人孤傲,不是蒋校长的红人。

宋希濂:

人称鹰犬将军,陆军中将,抗日名将,从北伐到抗日战场再到解放战场,宋希濂是国军中的一员虎将,抗日战争中的表现更是神勇,尤其怒江及收复滇缅边境之战堪称惊天地泣鬼神

郑洞国:

黄埔一期生,陆军中将,抗日名将,最早参加抗日的国军将领,抗战时期表现很抢眼,后来不跟老蒋混,起义了。

杜聿明:

黄埔一期生,陆军中将,抗日名将,所率部队为国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的新编十一军,昆仑关一役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可惜解放战争中成为了我军的阶下囚。

黄维:

黄埔一期生,陆军中将,陈诚木土系重要将领,提到黄维大家可能都只知道他后来在淮海战役中在双堆集被俘,但其实黄维在国共一次内战和抗战时期都很能打,1932年,年仅34岁的黄维便被陈诚所赏识,出任18军军长,在一期生中也属于升迁较快的一位,抗战中率67师死守罗店一个星期,一个师打得一个团都没剩下,十分铁血。

王仲廉:

黄埔一期生,陆军中将,抗日名将,徐州人,是当时黄埔一期中的“徐州三王”(王仲廉,王敬久,王家修),王仲廉在抗日战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从南口战役到台儿庄再到豫西鄂北大捷,打的均是大仗苦仗恶仗,是国军王牌部队汤恩伯部中的王牌,精英中的精英。王仲廉在抗战中的表现也给徐州三王在黄埔一期生中挣了脸面。

陈明仁:

黄埔一期生,新中国开国上将,论军事才能陈明仁在国军将领中是能排进前三的人物,抗日时期昆仑关大捷,以及后来被美国人称作“一部军事指挥的艺术”的龙山要塞攻克战都是陈明仁的经典之作,但他的巅峰之作还是与林彪元帅对决的四平攻守战,能让我军一代战神甘拜下风的也只有此君了,国军将领,从抗日到内战,能堪称“不败”的国军将领唯此人,可惜湖南人耿直不会溜须拍马,虽是黄埔一期生不太合蒋校长的胃口,到是毛主席喜欢的菜,所以弃暗投明。

俞济时:

黄埔一期生中如果说蒋校长最重用的是胡宗南,那么最信任的,却是俞济时了,他长时间的身份都是蒋校长的“大内总管”,但作为一名军人,他最骄傲的事是打造出了一支抗日铁军——第74军,现在提到74军(师)都喜欢提张灵甫,殊不知俞济时才是这支部队的老祖宗,以后的历任军长也都是俞氏的心腹。

余程万:

黄埔一期生中余程万的官算做得小的了,直到1940年,才是74军57师师长(人家胡宗南已经是集团军总司令了),可余程万后来却率57师在湖南常德上演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常德保卫战,但战后却差点被枪毙,解放后去了香港,被歹徒所杀,是一位悲情铁血抗日名将。

在我党阵营的有:

徐向前:

黄埔一期生,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生平不用简介大家都很熟悉

陈赓:

黄埔一期生,新中国开国大将,黄埔师生眼中当时公认的“黄埔三杰”,蒋先云牺牲得早,贺衷寒很早就离开战场,最后成就一番事业的是陈赓大将。

左权:

黄埔一期生,八路军副总参谋长,抗日战争中我党牺牲的最高级别军事将领。一提有

周士第:黄埔一期生,新中国开国上将

蒋先云:

黄埔一期生,作为与陈赓齐名的黄埔三杰之一,是我党早期优秀学生与工人运动领袖,可惜牺牲得太早(1927年即被害),不然成就与前途无可限量。

许继慎:

黄埔一期生,我党早期杰出军事将领,红一军军长,可惜被张国焘所杀,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蔡申熙:

黄埔一期生,我党早期杰出军事将领,红15军创始人(军长),1932年就牺牲了,许蔡二人如果能活到解放,最少也是大将以上军衔。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夜狼文史工作室


开办黄埔军校是孙中山高瞻远瞩的壮举,为中国近代革命、消灭军阀、抗日战争奠定了军事人才基础。

谁也没有想到,小小一个广州黄埔长洲岛上的学校,本来应该是低级军官的速成学校,却成立国共将帅的摇篮,在这个近代史上影响如此之深。有人戏言,国共解放战争,其实是黄埔军校学生分成两拨在打架。而有天子门生之说的黄埔一期,究竟出了多少闻名遐迩的将帅呢?


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由来:

1921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向孙中山提出了创办军校的想法。1924年,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为振兴发展中华民国军事力量,统一国家,培养革命军军事干部,孙中山决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一所军校,这所军校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由于位于广州黄埔区,因此也被称为黄埔军校。原定校长程潜,蒋介石副之,但蒋介石不甘居人篱下,托张静江说清情,最终出任校长。1926年黄埔军校扩大为“中央政治军事学校”,1929年改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的管理层:

蒋介石任命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后为周恩来)、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此外还有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黄埔军校第一期入学学生情况:

1924年5月,黄埔军校开始招生,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录学生350名,备取120名。5月5日开始入学。 6月16日,举行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孙中山到会场给青年作了热情洋溢的讲 话:“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孙中山还宣布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讲大同......第一批学生的学期为半年,都是步兵科,组成了四个学员队,由于后期湘军讲武堂的158人和四川的21人都归入了第一期,因此黄埔一期毕业生实际为635人。


黄埔军校生从建校就开始建军打仗,东征北伐、中原大战、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能活下来的都成为将帅。

就是在这635人中,只要没有死,人人都成为了将帅。出身于黄埔一期的解放军名将有:开国元帅徐向前,开国大将陈赓,牺牲于抗日战场的左权将军。国民党将领有:胡宗南、关麟征、杜聿明、陈明仁、宋希濂、郑洞国、李仙洲、李默庵、贺衷寒、许继慎、黄维、王尔琢、范汉杰、桂永清、李玉堂、宣侠父、俞济时、周士第、孙元良、刘戡等等。蒋介石用人有个特点,只要是黄埔一期的,哪怕表现再差也会重用:如逃跑将军刘峙、孙元良等,一个个护的像宝贝疙瘩,深怕有人投共,丢了校长的脸。

到了太晚之后,蒋介石检讨大陆失败的原因,认为原有的大陆实权人物尾大不掉,没有再利用的价值,加上需要给小蒋建立新的班底,因此逐步启用年轻将领,放弃原来的用人观念,黄陆浙一的标准开始丢弃,甚至杀了一期名将李玉堂。


烟酒阁大学士


黄埔军校号称名将摇篮,短短数十年时间内培养了众多名将,特别是黄埔一期,以名将数量最多、质量最高闻名,因此成为“名校优秀毕业生”的代称。

一、我军方面(不含起义将领),徐向前、陈赓、左权领衔:

1、王尔琢,湖南石门人。红军早期中仅次于毛、朱、陈的四号人物,1929年牺牲。

2、左权,湖南醴陵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在反扫荡中牺牲。

3、邓文仪,湖南醴陵人。蒋介石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后为海峡两岸统一奔走。

4、刘畴西,湖南长沙人。红十军团军团长,1935年与方志敏一同被俘后牺牲。

5、许继慎,安徽六安人。红一军军长,1931年11月牺牲。

6、徐向前,山西五台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十大元帅之一,军事理论家,最被低估的开国元帅,1990年9月病逝。

7、周士第,广东乐会人。号称“黄埔猛将”,华北野战军18兵团司令员,开国上将,1979年6月病逝。

8、赵自选,湖南浏阳人。以第二名成绩考入黄埔一期,1928年5月在战斗中牺牲。

9、宣侠父,浙江诸暨人。曾任八路军高级参议,为蒋介石痛恨,1938年被军统特务暗杀。

10、黄鳌,湖南醴陵人。井冈山红四军参谋长,1929年在战斗中牺牲。

11、陈赓,湖南湘乡人。“黄埔三杰”之一,十名大将之一,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61年病逝。

12、蔡申熙,湖南醴陵人。红25军军长,1932年在西征途中牺牲。

13、李之龙,湖北沔阳人。广东革命政府海军局代理局长,1928年被国民党杀害。

二、国军方面(包括起义将领),杜聿明、胡宗南、关麟征领衔

1、关麟征,陕西雩县人。抗战中屡建功勋,后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中央军校校长。

2、宋希濂,湖南湘阴人。曾任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系蒋介石嫡系,有"鹰犬将军"之称,1949年在四川被刘伯承的第二野战军俘获。1993年在纽约逝世。

3、杜聿明,陕西米脂人。抗战中屡建奇功,任中国驻缅甸远征军总指挥,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

4、李默庵,湖南长沙人。有“允文允武”之称,国民党第三方面军总司令,2001年逝世。

5、陈明仁,湖南醴陵人。被蒋介石誉为“黄埔一期的一面旗帜”,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员,1949年率部起义,后被授予上将军衔。1974年逝世。

6、范汉杰,广东大埔人。曾任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陆军副总司令,东北"剿总"副总司令。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俘,1976年逝世。

7、郑洞国,湖南石门人。曾任中国驻缅甸远征军副总指挥,1948年辽沈战役中投诚,长期致力于祖国建设与统一。1991年1月病逝于北京,受到两岸共同哀悼。

8、胡宗南,浙江孝丰人。蒋介石铁杆嫡系,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西北王”,著名的“常败将军”,跑到台湾后,1962年2月郁郁而终。

9、侯镜如,河南永城人。曾任第十七兵团司令官,1948年在辽沈战役中投诚,1994年10月逝世。

10、贺衷寒,湖南岳阳人。“黄埔三杰”之一,“复兴社四大台柱”之一,曾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处中将处长,长期主掌情报特务工作,1972年5月病逝于台湾。

11、黄维,江西贵溪人。抗战期间屡立战功,曾任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长官,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1989年3月病逝于北京。

12、刘戡,湖南桃源人。国民党整编29军军长,1948年被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击毙。

“黄埔一期”是资历、能力和荣耀的象征,无论数量质量还是成就,都是黄埔毕业生中最高的,一期培养如此众多的军事人才,在世界范围亦属罕见。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黄埔军校是一般的俗称。正式应该成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指1924—19330期间所入学和毕业的军校学员。由于校址在广州黄埔区,大家就俗称为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说实在的,黄埔军校的学员总体并不优秀。不能应为有几个杰出的将领就表明黄埔军校的整体上的优良。黄埔军校主要分为步兵,炮兵,工兵,经理,政治总计五个系。

所谓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层,至于说道黄埔哪一期最优秀很难说。每一期都有杰出的将领。但一般都认为前六期是最初出人才的,名将也出的最多。至于说,黄埔一期的名将都有谁,那就一一道来。


胡宗南,有天子第一门生之说。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生于1896年,1962年去世。素有五个第一之说,即第一个师长;第一个将军;第一个兵团总指挥;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但实际而言却是志大才疏。

杜聿明。生于1904年,国国民党;陆军中将、先后参加北伐战争,淞沪会战,远征缅甸。在 抗日战争中立有重大功勋。1981病逝。就指挥能力而言,应该说是有想当的水平。

李默庵,国民党陆军中将,生于1904年。在黄埔军校有:文有蒋先云,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之说,可见李默庵本事。担任过第三方面军司令官,第一绥靖区司令官,在抗日期间在山西忻口会战中任左翼兵团指挥官,指挥5个师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两周,后于与日本侵略军长期作战。但总体指挥水平一般。



关麟征。生于1905年。国民党在大陆最后一任陆军总司令。陆军中将。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任第五十二军军长,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大捷。而且是唯一在大陆时期接替蒋介石出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的人,足见蒋介石对他的信任。关麟征用兵素以兵以稳,准、狠见长。1980年去世。

桂永清。生于1900年。黄埔系一期唯一的一位海军上将。在抗日战争期间并不出才,曾被蒋介石免职,为了排挤海军的福建系派别,1945年,桂永清陆军下海担任海军司令。就其能力而言,属于眼高手低之辈。



徐向前。生于1901年,共和国元帅,曾任任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18兵团司令员。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长等职。

陈赓。生于1903年。共和国大将 ,参加了南昌起义后长期负债中央特科工作,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后任第4兵团司令,志愿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朝鲜战争。国防部副副部长。

国民党的著名三李:李延年 李玉堂 李仙洲 都是黄埔一期。宋希濂,黄 维同样也是黄埔一期。 左 权也是黄埔一期,如果不牺牲的话,日后最低也是个上将, 周士第上将, 阎揆要中将也是一期。



再往后基本上就是速成班。萝卜快了不洗泥。一辈不如一辈了。应当说最优秀的最杰出的就是前六期。而大家认为第四期最优,其中的原因就是四期有个林彪。但四期也就一个林彪而已。


清水空流


或许是因缘际会,或许是时来天地皆同力,在最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最恰当的地点,本属于低级军官速成学堂的黄埔军校,却走出了近代最多的将军,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在抗战期间和解放期间,大部分的高级将领均出身黄埔军校,堪称民国一大奇观。而被称为天子门生的黄埔一期,则更加传奇。



1924年,为培养革命军骨干,孙中山决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一所军校,这所军校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由于位于广州黄埔区,因此也被称为黄埔军校。


1924年5月,黄埔军校正式招生,由于此时中国多数地方均处于军阀统治之下,国共双方采取了秘密招生的方式,但仍有大批有志青年纷纷报考。在1200名考生中,正式录取了350名学生,另外还有120名备取。

第一批学生的学期为半年,都是步兵科,组成了四个学员队,由于后期湘军讲武堂的158人和四川的21人都归入了第一期,因此黄埔一期毕业生实际为635人。

就是在这仅仅635人中,只要能够活到解放战争期间,几乎人人都成为了将军。人才比例之高,令人咋舌。将星如云的第一期,不但将军数量高,质量也极其出色。

出身于黄埔一期的,仅我们熟知的名将就有:开国元帅徐向前,开国大将陈赓,牺牲于抗日战场的左权将军,国民党西北王胡宗南,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关麟征,还有其他诸如杜聿明、陈明仁、宋希濂、郑洞国、李仙洲、李默庵、贺衷寒、许继慎、黄维、王尔琢、范汉杰、桂永清、宣侠父、俞济时、周士第、孙元良、刘戡等等,不胜枚举。因此,国共内战也有黄埔内战的说法,也就不奇怪了。


鸢飞九天2018


1924年,在国共合作和苏联的帮助下,为培养革命军事干部和建立起一支可靠的革命武装力量,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并任命蒋介石为首任校长,其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学堂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至1927年间,黄埔军校共招了六期学生,这六期也是黄埔出身将领含金量最高的时期,可谓时势造英雄,为北伐、抗日和内战培养了无数军事人才,特别是第一期和第四期。

黄埔一期学员1924年5月开始入学,由于当时中国正值军阀割据,学员学期都比较短,只有半年多,大部分学员都是秘密招生和国共两党介绍入学的,首批入校学员为499人,再加上后来的湘军讲武学堂158人和四川保送生31人也并入一期毕业生。

黄埔一期作为首批入校生,学员素质都比较高,加入的青年大都是怀着救国救民的一股热血的知识分子,最低学历都是初中或者同等学历,因此学员毕业后很快就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的中坚力量和日后两党的骨干将领。

其中黄埔一期诞生了不少名将,例如我党的黄埔第一奇才蒋先云、开国元帅徐向前、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黄埔三杰陈赓大将等;国民党的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国民陆军总司令关麟征、西北王胡宗南、华中“剿总”副司令陈明仁、徐州“剿总”副司令宋希濂、第一绥靖司令李默庵、东北保安代总司令郑洞国、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等。

而黄埔一期名气比较大的是我党的徐向前元帅和陈赓大将,在红军时期和内战时期多次与国民党黄埔从星较量过,鲜有败绩;国民党的杜聿明、郑洞国、陈明仁和关麟征还有范汉杰等曾了抗日战争立下悍马功劳。


赛门军略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黄埔军校是一所赫赫有名的军事院校,诞生于1924年汇集了两党一代英才,培养了大批安邦治国军事政治人材,被称为“天之骄子”的黄埔一期更加耀眼,中国民革命军正是以黄埔第一期为核心力量发展起来,下面列举8位黄埔一期的名将。

黄埔军校,也称为陆军军官学校。

徐向前(1901-1990年)山西忻州人,咱们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十大元帅之一,以前在黄埔被老蒋看不起的徐帅,在日后的成就最高,也是黄埔一期中成就最高的。

徐向前。

陈赓(1903-1961年)湖南湘潭人,领导八路军386旅使日军闻风丧胆,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陈赓大将是我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图为抗战时期的陈赓与夫人。

左权(1905-1942年)湖南株州人,22岁任红军新12军军长,战功赫赫,抗击日寇,威留太行,是我们优秀的将领。

图为抗战时期的左权。

周士第(1900-1979年)海南琼海人,1927年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任师长,抗日时期任西北军区参谋长,解放后组建中国防空军,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图为周士第。

胡宗南(1896-1962年)浙江宁波人,他是老蒋最宠爱的将领,称为“天子门生第一人”,1939年胡宗南任第34集团军总司令,成为黄埔系学生的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但1947年奉命率部大举进犯陕甘宁边区,以失败告终,到台湾后处处受制。

胡宗南与夫人。

杜聿明(1904-1981年)陕西榆林人,1937年组建中国第一个装甲兵团,抗日获得昆仑关大捷,解放战争时被我军俘获,也是新中国1959年第一批特赦的大战犯。

和蒋介石在一起的杜聿明。

黄维(1904-1989年)江西鹰潭人,1937年在上海抵抗日军表现突出,人称黄维兵团的第12兵团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1975年获特赦。

图为黄维。

关麟征(1905-1980年)陕西西安人,曾任黄埔军校校长,抗日战争是他戎马生涯的黄金时代,1939年关麟征因抗日有功升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他是黄埔系第2个升集团总司令的人,1950年后定居香港,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

关麟征和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