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匠心工藝傳承的苞谷酒,其清醇甘香的酒質值得一贊

目前釀酒的糧食,多為高粱,玉米,大米,小麥等,而市場上的白酒,多以高粱為主要原料。這就導致了很多酒友談酒必需高粱,否則都不是好酒,其實這種觀點有失偏頗。我是釀造單體高粱酒和單體苞谷酒的,今天,我就比較系統的給大家介紹一下苞谷酒。

我們恩施地區,地處西南,崇山峻嶺,自古便不是富裕之地。而玉米一直是恩施勞動人民必須種植的糧食作物,玉米的生長條件並不苛刻,即便是貧瘠的土地依然可以生存,可以說玉米養活了我們一代代的勞動人民。很早我們的祖先便有釀造苞谷酒的傳統,而我們恩施地區也一直是苞谷酒的受眾市場。

早期的時候,由於各家釀造苞谷酒的條件不一樣,工藝細節也有所不同,包括水源,發酵場所,取酒習慣等,導致了各家的苞谷酒差別比較大。我們當地的人民喝習慣了苞谷酒,不覺得有什麼,但是外地的酒友很難對一些辛辣,刺激性較大的苞谷酒有好感。當然,這並不是酒友的問題,確實有些酒坊的釀造工藝達不到要求,而且很多釀酒師傅通常只按照自己一貫的習慣去釀酒,包括賣酒。然而,如果說工藝要求能嚴謹的達到標準,苞谷酒釀造出來是非常清醇甘香的,很多喝過我的酒的酒友應該知道,這個世界並非只有高粱才能釀造出好酒。所以我具體的以我們酒坊的苞谷酒來給大家說說,怎麼能釀造出清醇甘香的苞谷酒。

真正匠心工藝傳承的苞谷酒,其清醇甘香的酒質值得一讚

我們的釀造工藝是全面傳承土家古法釀造工藝,也就是遵循傳統工藝固態法發酵。我們在釀造傳統苞谷酒的時候始終堅持一清到底的原則,清蒸清燒,蒸糧和煮酒單獨分開進行。在這裡,我們有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便是蒸煮糧食的水源採用的是我們家鄉真正的山泉水。水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酒質的好壞,苞谷在蒸煮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吸收水分,如果水源不好,這種影響是直接體現在酒質裡面的。山泉水和自來水,我想沒有人不知道怎麼選擇。

苞谷酒好不好喝,選糧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我知道很多人一提到苞谷酒就會想到,玉米不就是專門製作酒精的嗎?能釀造出好酒?那是你並沒有真正瞭解,只是道聽途說而已。不錯,確實玉米是製作食用酒精的一個原料,但是真正被用作食用酒精製造的,是存放了很多年的玉米,也就是不適合食用的玉米。通俗一點說,就是已經過期,可以扔掉的玉米,以大糧倉的為主。更不用說,真正食用酒精的大頭原料是薯類作物,並非玉米。我們釀造的苞谷酒選糧只選擇我們本地的小子黃苞谷,產量並不多,粒大飽滿,澱粉含量較多,水分相對較少,非常適合釀酒。因為是真正的有機糧食作物,不要說做食用酒精了,就是作為我們釀酒的原料都比較緊張。

真正匠心工藝傳承的苞谷酒,其清醇甘香的酒質值得一讚

因為地域和工藝不同的原因,我們在糖化和發酵的時候,堅持糧食始終保持乾淨衛生的狀態。撮箕攤涼,做箱糖化,陶缸發酵。以前因為條件簡陋的原因,發酵的形式多樣,包括水泥池,條石,甚至塑料盆等,導致發酵的狀態有好有壞。我們統一使用陶缸發酵,即保證了通風透氣,又保證了糧食水分不流失,同時減少了糧食與其他物質的接觸,保證了酒質的清香醇正的口感。

取酒也是一個關鍵的因素,取酒並非是蒸餾出酒便完事了,這樣的酒,口感一定是非常差的。我們一貫堅持的原則是大火蒸餾,緩慢取酒,細水長流。掐頭去尾必須要充分,儘量減少酒中有害物質的量。我看到過很多釀造苞谷酒的作坊,取酒的時候只管大火大汽,白酒就像奔湧的泉水一樣流出,一缸糧食很快就取完。這樣出來的酒自然口感很差,而且非常容易上頭。

真正匠心工藝傳承的苞谷酒,其清醇甘香的酒質值得一讚

所有的純糧酒,包括苞谷酒,在取完酒之後都必須要經過貯存陳釀。所有售賣新酒的都是不負責任的商人,新酒無論如何都會殘留一些有害物質比如雜醇,醛,酸等等。我們通過貯存在陶缸裡,可以有效的去除這些有害雜質,同時還可以讓白酒變的更加香醇。

所以請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苞谷酒,真正的工藝做到位,細節做到位,苞谷酒也是非常值得一品的純糧酒。它並不會比一些高粱酒或者其他糧食的酒差,存在即是道理。

真正匠心工藝傳承的苞谷酒,其清醇甘香的酒質值得一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