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时,美国只要投下原子弹就能胜利,为什么一直没用?

Irene_haha


这个问题从前提就错了。越南战争中美军事实上获得了非常多的战术性胜利,并且掌握制空、制海权,可以说从军事角度美军本来就是战场的支配者。

然而越南战争的最终结果仍然以美军完全撤出越南、越南实现南北统一告终,这说明对越南战争起决定性作用的并非是军事因素。稍具常识的人都能明白,越南人民军的武器、给养、人员训练均由中国和苏联负责,甚至中苏两国还直接派出部分作战部队参战,所以实际上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面对的是来自中苏两国的压力,换句话说如果中苏拒绝为越南提供大规模支持,那么越南战争的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如果美国胆敢在越南使用核武器,无异于直接向中苏发起挑衅。若中苏两国在美国进行核打击后遭受人员损失,局势必然将会向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这对于美国来说是绝对难以接受的。
越南战争发生于1955年到1975年,期间发生了“布拉格之春”、古巴导弹危机、对印自卫反击战、三次中东战争、对苏自卫反击战等直接与中苏两国相关的军事冲突或对峙,若美国在越南使用核武器并产生连带反应,致使的结果轻则让美国面临两线或多线卷入“热战”、出现疲于应对的局面,重则导致全面核战争爆发、让美国“杀人一万自损八千”。核武器由于其特殊性,在任何时代其使用都是极其敏感的问题。忽视这一前提,只能让核武器使用者自食苦果。


军机图



作为科技进程中“意外怀孕”,而又不得不生下来的一个怪胎,核武器的存在,截止现在都还因为其毁灭性的杀伤力,被文明世界所极力排斥,但现实世界的矛盾格局,这个可怕的东西也同时具备着无可替代的平衡作用,由于规则的约束和道德的暗示,不管你有多么充分的理由,谁要是敢首先使用它,谁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首恶!

当年第一颗原子弹“瘦子”试爆成功之后,芝加哥地区的63名核物理科学家就联名上书杜鲁门:不要因为战争而开创原子能应用于大规模毁灭人类的先例!

善意的调子虽然无可争议,但文人的善良显然不能动摇政治家改造世界的强悍思维,而政治家也只能以战争的结果,来精算文明战胜野蛮所需的具体代价,用以战止战的方式来划分正义与邪恶的界限,而实际上,即使日本作为邪恶轴心而成为众矢之的,但美国乃至世界军政届,都反对美国使用核武器,除了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保持中立,真正支持使用核武器的,也只有杜鲁门和麦克阿瑟所代表的少数人而已,,,

两颗核弹虽然结束了战争,但阴影笼罩了全世界,如果说用核弹对付罪恶的日本,还有强大的正义理论来支撑,好比是为民除害,但越战本身就充满了争议,顶多也就能算个打架而已,如果一场“打架斗殴”都能用到核弹,第一,道义上站不住脚,第二,降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门槛,最关键的是:美国如果在越战中使用了核弹,苏联会将以此为理由,干出更大的事,,,!

表面上看,南北越之争是为了实现越南的统一,而实际上是东西方阵营的一场对抗,美国在这场持续了20年的战争中,派遣了250万人,动用了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消耗了760万吨弹药,但从1955年艾森豪威尔时期开始,一直打到了1965年的约翰逊时期,美国仍然没有看到胜利的希望,,,


这个时候,美国军政届已经厌倦了这种损兵折将而且毫无进展的常规战,有一些激进者就强烈建议动用核武器结束战斗,甚至为此事成立了一个临时委员会专门论证,但,障碍重重!

一,由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已经形成法律被写进《联合国宪章》,美国作为战后新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如果突破了明显有违国际人道主义的原则,无疑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失足!

二,即使美国用核武器取胜,但也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而这样的输赢结果,并不能扭转阵营之间的对抗局面,而这样的取胜方式也将拉低美国的政治地位,将二战的荣誉毁于一旦!

三,这场战争本身就是在一片争议声中发动的,10年的缠斗,投入巨大却颗粒无收,战争的残酷景象,让本来就反战的美国人民,将美国政府再次推向了不仁不义的窘境,如果这个时候再使用毁灭性的武器,美国政府有可能被人民抛弃,

四,美国如果使用核武器,将成为苏联对美国发动核战争最好的理由,而东南亚并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圈,美国没必要为其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种种条件的制约,当时的约翰逊理智地否决了在越南使用核弹的建议,只是将之前的“特种作战”升级为“局部战争”,又用了10时间,才结束了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损失最大的也是后期的这10年,但如果当时的美国使用了核弹,在取胜的同时,也直接打开了地狱之门,其后果恐怕谁也不敢想象,这样的“胜利”,其实是最大的失败!

时间过去了50年,这场战争的正义与否,似乎已经没人关心了,但如果就事论事,我们是不是应该将一份敬意,送给当时制止使用核武器的约翰逊总统!


冷兵器TILLLINDEMANN


有关越南战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在是,从1965年战争扩大美国军队直接卷入,到1975年北越消灭南越美国人仓惶撤离,整整10年的时间,约翰逊,尼克松,福特,三位美国总统当中没有一位准备使用核武器改变战场态势,挽回败局,也从未有总统身边的人建议过他们这样做。美国在越南失败时,美国的核武库里存放着几万件大小不一的核武器而未被使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貌似非常奇怪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力量阻止了美国在关键时刻动用核武器?肯定不是因为缺少核弹头。在朝鲜战争时,核武器尚属稀缺,当时没有使用原子弹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原因,但此时核武器已经进入了极大丰富严重过剩阶段。

归根结底,还是核禁忌发挥了作用。到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广泛的共识,那就是核武器不是普通的武器,除了应对核进攻和其他大规模的侵略行动,核武器是不能使用的,尤其不能用来针对那些弱小的无核国家。核禁忌的存在使三位美国总统认识到,第一,他们不能使自己成为把核战争带到人类的人,第二,他们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得不到本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约翰逊是将越南战争扩大化并导致美军直接卷入的总统,但是在核武器和核战争的问题上,他的认识非常清醒。他在1964年竞选总统时曾在底特律卡迪拉克广场发表讲话,在讲话中,他先是对全面核战争的灾难性后果进行了一番描述:几亿人死亡,城市化为灰烬,田园荒芜,工业被毁,人们的幻想破灭。然后他继续说道:不要犯错误,没有所谓的常规核武器。在19个充满危机的年头里,还没有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进行过核攻击。现在如何进行这种攻击将是最大的政治决策,它将使我们走上攻击和反攻击的不可捉摸的险路,其结果如何,没有人能够预测。没有一位美国总统会放弃这种决定的责任。

事实上,尼克松倒是想过用核武器吓唬越南人。作为艾森豪威尔的副总统,他深信朝鲜停战协定的达成是美国威胁使用核武器的结果,并因此想在越南也运用这一老把戏。为此,尼克松在1969年夏天蓄意发动了一场反复进行核威胁的运动。他与基辛格在直接和间接的通信中明确表示,如果在11月1日以前不能就实现和平取得显著进展,美国将被迫采取最为严厉的措施。他在回忆录里强调。他希望他的威胁产生政治上的反应。尽管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付诸行动。但是他非常担心越南由于知道美国公舆论反对使用核武器而不相信他的威胁。结果果然像尼克松担心的那样,10月15日,25万人到华盛顿集会,要求暂时停止战争,尼克松对越南的核恐吓失败了。


如果说尼克松在1969年接受了美国公众舆论强加给他的限制,那么在1975年大灾难突然降临时,福特总统甚至想都没想过要使用核武器。

整个越南战争期间,在美国国内,无人赞成使用核武器,无人公开威胁使用核武器,关于核武器的问题在越战期间没有引发任何争论和讨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核禁忌的存在极其强大的力量。几十年来,美国虽然从未像中国那样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客观上却也没有使用过,核禁忌形成的舆论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进击的女武神


这是一个很宏大的好问题。要条分缕析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写一篇论文。本文暂做一简要回答。

美国的解密档案显示,在越战期间,美国真的考虑到要动用核武器了!来自五角大楼的退休人士爆料称:在1965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确向时任总统约翰逊建言:美国定会在这场战争中取胜,但是要以美军伤亡50万至100万人为代价。参联会建议扩大打击目标,必要时动用核武器。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甚至也向约翰逊总统建议:动用核武器。

翻阅当年的相关新闻,也可以看出,有关让美国在战争中动用核武器的建议甚嚣尘上。在1964年的总统大选期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也提议动用核武器来尽快结束战争。不过,尽管美国参联会强烈建议,但约翰逊还是顶住压力,拒绝了这个极端的建议。

下面简单来回答一下美国白宫拒绝动用核武器的原因。

首先,投鼠忌器,忌惮苏联的下一步行动。美国忌惮同样拥有核武器的苏联。如果美国使用核武器,苏联一定不会坐视不管。数据显示——苏联的军事力量与日俱增。古巴导弹危机前夕,美苏的洲际导弹数量比是5:1,1964年的比例是4:1。1967年苏联洲际导弹为570枚,1968年增至900枚。苏联军事实力的增强,让美国芒刺在背。

其次,美国在越南打的是一场有限战争(limited war)。美国方面一直担心这场战争会引起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冲突。轰炸河内已经是冒极大风险了,如果胆敢使用核武器,那势必让这场战争的规模急剧升级。

退一步讲,即便没有苏联的干预,对越南使用核武器也不能实现美国的如意算盘。美国社会希冀该地区走向稳定。如果使用核武器,只会让该地区的局势更复杂化,更会让美国不得人心,进而破坏该地区的稳定。

美国社会的反战力量不容小觑。另外,美国战略家、很多政要以及参与过“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都竭力反对动用核武器。因为这样的后果实在不堪设想——战争进一步升级乃至引发全面战争。


世界东西


谢谢邀请,以下回答纯属个人愚见,请喷子远离,谢谢。

如果按照既有的逻辑,美国政府针对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进行军事打击的原因是啥?

其实是出于“政治正确”的考量,我在多个题目中都说了这个概念。

这个所谓的政治正确,就是美国的杜鲁门主义,也可以说是冷战思维。

美国政府要在全球内遏制苏联,遏制XX主义的扩张,但不能只说不做,这就需要用实际行动进行证明,这也是美国政府在二战后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内在逻辑。

有很多人总是把“国家利益”这几个字拿出来大书特书,动不动就说这符合美国利益那个不符合美国利益之类的,可是从来不指明什么是国家利益?

这种解释方法存在Bug,那就是忽视了内在逻辑,经常从表面去思考问题,其实XX利益,也是要具体到每个人的,美国政府也是由一批政治家组成的,专业的政客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而每个政客的利益诉求或许会在总体上形成一个所谓的XX利益,可是却依然不能用一个单纯的XX利益或者XX集团的利益来解答一切的问题。

站在越南战争的角度,美国政府依然不能摆脱这个内在逻辑,即实现自己树立的Flag,可是在越南战争时又面临着极其复杂的问题,或者叫更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北越存在坚定的支持者,中国和苏联,这让美国政府十分忌讳,因为美国政府想要最大程度上避免中国直接出兵,这就意味着美国政府自己不能直接派遣大规模的地面部队进入北越,也就是进入越南民主共和国。

使用核武器对北越进行军事打击,会不会解决问题呢?

不会,因为美国政府对北越进行军事打击,是为了遏制北越,最好是让北越自己垮掉,然后让南越实现统一,最终自己也就通过合法的方式取得了越南的控制权,把越南合法化的纳入自己的防御体系,进而成为遏制中国、苏联的桥头堡。

因此对于美国政府来说,要实现这个目标,最理性的做法就是拼命地对南越进行支持,实际上,美国对北越的打击,也只是为了辅助南越,使其能够顺利的打败北越,而自己直接出兵北越,也就会导致中国直接出兵,这对于美国政府来说不仅不会解决越南问题,还会让问题扩大化,最终自己进入大坑。

可事实上,因为被捆住了手脚,使得越南战争在本质上已经成为了美国的大坑,而且是坑的如此的彻底如此的纯粹,以至于美国政府几乎没有从越南战争中捞得些许好处,而且还差点输光了自己的政治资本,也让自己国内局势陷入动荡,一度出现“革命”的趋势,这对于美国政府来说,越南战争就是一个彻底的政治负资产,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的被扫除。

使用核武器,虽然可以彻底消灭北越,但也使得美国政府的战略目标彻底失去了实现的可能性。

美国政府不仅会丧失越南的价值,也会把自己暴露在巨大的危险中。

那就是首先使用了核武器,根据传说中的核捆绑,美国政府相当于给自己挖了坑,极有可能遭到苏联的大规模报复,这也是美国政府不敢做的,不能承担这样的风险,因为这会给自己带来想象不到的政治危机。

事实上,二战末期,美国政府对日本实施了核武器打击,造成的政治代价实在太大。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美国政府首先使用了核武器,这就起到了震慑苏联的作用,进而加剧了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不信任,两国进入冷战状态,这件事也起到了极大地作用。

因此,核武器对于美国来说,事实上却成为了摆设,虽然美国政府可以用核武器进行核讹诈,但是对于美国来说,她对于其它国家进行核讹诈的成本实在太高,因为她自己不敢使用,这就使得美国政府陷入了极其尴尬的状态,有时候局面却反了过来,被核讹诈的反而成了美国政府。

当某些国家发现美国政府的核武库出于尴尬处境时,就有了敲诈美国政府的行动;

比如说某某地区的核问题等等,这种明目张胆的对于美国霸权的挑战,可是对于美国政府来说,有时候却只能寄托于谈判来解决问题,这也是很无奈的,谁让你是世界老大呢。


图维坦



从二战以后,美国的布局我们就可以看出美国这种霸权主义的野心。他希望的不是世界的和平,毕竟如果全世界都和平了,那还需要他这个世界警察干什么。所以他在世界上许多他认为会给他带来威胁的地方,都安插了钉子。

比如,对付中国,他就弄出了台湾问题、南海问题,让你一直被束缚。当然美国在全世界进行驻军,说是要进行安全的一个保护,实际上就是做的就是限制和制约的作用。 而在越南问题上,美国出兵越南,就是因为北越太厉害了,南越已经顶不住了。而北越就是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支持的越共,而南越自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扶持的。但是北越军队真的是特别顽强,打的南越已经无立足之地。美国不得已开始向越南出兵。 但是此时恰逢美苏两极对峙时期,苏联更希望看到美国深陷越南战场无法自拔,从而综合国力开始下降。而美国此时需要的就是打一场有限的战争,他要防止战争的扩大化,这样他才可以控制整个战争局面。

当然,当时国内已经有不少要求使用核武器的声音,毕竟评估伤亡代价后,他们更喜欢的是用暴力的方式解决。但是约翰逊总统顶住了各方的压力,坚持不使用原子弹。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苏联的综合国力也已经上来了。如果美国只是在和越南人民军打的话,其实他根本不会打的如此艰难,他自己也清楚,背后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一旦他选择使用原子弹,这势必就超越苏联的底限,那么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势必爆发。所以,他坚持没有使用原子弹。


阿尔法军事


感谢邀请。问该问题的朋友可能对原子弹的了解仅仅在于其威力巨大,如果单考虑这一点,的确战争中谁有原子弹,谁的原子弹多,质量好,只要投下,特别是对没有原子弹的国家使用那肯定是胜券在握。那么为什么在越南战争中,美国没有使用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形势不允许,美国没有使用原子弹的舆论环境。越南战争是二战后发生在东南亚地区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地区性战争,从1955年开始,一直到1976年才宣告结束,其间美国、南越、北越、中国是主要参战方,苏联则是重要的影响力量。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原子弹的国家,并且也是唯一一个在实战中使用过原子弹的国家,那就是二战末期对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原子弹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无以伦比的杀伤力,以及爆炸后对环境以及生物的毁灭性打击,是过去任何武器都比不上的,所以就算是在美国刚刚研制成功,人类对它了解并不多的情况下,美国为了种种原因才对日本使用,其中国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美国参与的是反法西斯战争,是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正在一起,对法西斯国家使用也是为了以战止战,为了人类的持久和平使用,美国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是能够理解的。但到了越南战争则不一样,很明显,美国参战只是为了一己之利,并且是侵略者,加上当时原子弹技术又进步了许多,杀伤力更大,贸然使用,那么很可能造成的伤害比在日本还大,所以,美国政府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轻易冒险。

第二,美国的绝对核优势已经消失。二战末期对日本使用的一个原因之一,是当时掌握原子弹的只有美国一家,并且美国估计在短时间内包括苏联在内的其他国家不可能掌握这项技术。这就意味着,美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就算使用也不用担心他国用原子弹报复,所以美国放心大胆地对日本使用。但越南战争时形势就完全改变了,美国的核垄断早已被打破,苏联和中国都是有核国家,就算在技术上暂时比不上美国,但如果他们对美国进行报复的话,美国也是承受不起的。

第三,美国内部因素。由于越南战争拖得过长,导致成了美国的大负担,并且令美国在与苏联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无论是政府内部还是普通百姓,都有大量的人士反战,要求政府尽快退出战争,甩掉包袱,重振国威。在这样的国内环境中,如果美国还使用原子弹的话,无疑是一种得不偿失的疯子行为,一不小心引发核大战那就是人类的灾难。


詹思丁


苍茫大地也是个军事迷,我来回答:

一、越战时,美国只要投下原子弹就能胜利,这句话本身就不正确。越战和抗战不同,抗战末期日本已经丧失斗志,而越军在中苏大哥大姐援助下越战越勇。

抗战八年,日军在中国被歼一百三十余万(教科书上所写,实际可能达到二百三十万);苏联红军两个星期,歼灭关东军六十余万(很多都是娃娃兵,可见兵力衰竭);美军已占领冲绳,只不过为了减少美军伤亡,考虑到日本大都是木质结构,采取汽油弹轰炸形式,日军的三菱等重工业企业均被炸得几乎瘫涣,而德国、意大利已灭亡。这种大背景下,原子弹的威吓才显最大效果。

越南当时有友好中国的全力以赴支持,有苏联的援助,且整个国家几乎没什么工业,美国仍三两颗原子弹最多多死几万个人而已。

二、北越用的是游击战,且北越本身有多年游击战经验,当年抗法时中国陈赓、韦国清等将亲临指导、指挥,越南游击队出师后,再斗老美,像老鼠逗大象,美国像碰到刺猬,无从下口。

三、美国在越战中投下的炸弹远超朝鲜战争,但收获极微。

四、美国如扔原子弹,势必挑战中国、俄国的底线,而中俄是有核国家,中国在不太遥远的过去打败过美国为首的十四国联合国军,苏军在二战时的战绩也只可圈可点,美国对中国作战有阴影,对与中苏联合作战阴影像雾霾,挥之不去。

五、大规模的投入亚洲战场作战,势必影响美国的核心利益区欧洲,美越鹬蚌相争,让苏联这个渔翁得利,得不偿失。

六、美国当时已调整国策,由当初的在全世界消灭共产主义的幽灵为压制、制衡苏联。

因此,美国到尼克松执政时,干脆向中国抛来了橄榄枝,怎么会在中国国门前动枪动炮动飞机动军舰不算,还要动原子弹呢?

望斧正。


苍茫大地顾炜斌


迄今为止,只有美国在二战中使用了两颗原子弹,视为核武器在战争中的实际使用。

虽然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陆续研发出来了原子弹和氢弹,但是这些作为国之重器,只是用来作为恐怖平衡的工具。没有哪个国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实战中使用核武器。在某种意义上,使用核武器除了军事打击之外,还会形成严重的政治和人道主义灾难。因此,除了面临绝境之外,核武器都不会是战争中的优先选项。

人心都是自私自利的,美国和苏联也不是慈善家,在只有美国掌握核武器的时候,就曾经用核威胁来获取军事和政治利益,比如在朝鲜战场上,麦克阿瑟,就曾经鼓动用核武器来对志愿军进行打击。因为在1949年,苏联也成功实现了原子弹,出于对来自共产主义阵营的核武器报复,美国最终没有决定在朝鲜战场上使用核武器。

同样的理由,也适用于越南战场。

越南之所以成为美国和苏联争霸的战场,完全是因为在中国道路上发生的重大变革。在美国对二战之后的设计的设想中,中国原本是作为美国避免五苏联在亚洲直接冲突的缓冲地带,而且中国的体谅足够大,可以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支柱,而美国这把主要精力放在欧洲。然而,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迅速溃败,让美国的这一设想落空。随着共产主义实力,在欧亚大陆连成一片,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集团有被排挤出世界岛的趋势,因此美国在朝鲜和越南先后发动了意图阻止红色势力蔓延的战争。

在遥远而又胜利的希望渺茫的朝鲜战场,美国最终失败了。因此,在越南战场,当美国人支持的法国军队在奠边府大捷之后,成为了美国在国际策略的亚太战略方向的支点。鉴于在朝鲜战场上的教训,美国一开始并不愿意进入越南战场,然而南越政权的频繁军事政变,让美国的努力逐渐有打水漂的风险。最终在1961年之后,美国派遣越来越多的军事顾问进入越南参与战争,最后直接派遣军队参战。

因此,美国对越南战争的理解,是尽量花少量的代价来取得对共产主义势力的阻遏的目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在越南战场涉足越来越深,南越军队逐渐成为了美军的附属部队,很多战役的组织和实施,都是由美军来完成的。越南战场逐渐成为了美国全球争霸的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最终,美国难以承受这样的代价,匆匆退兵。苏联成为了越南战场上的最大赢家。南越、北越、美国都成为了越南战场上的输家。

正是由于共产主义势力集团的存在,使得美国对北约战争的策略始终投鼠忌器,不仅不敢于使用核武器,即使是轰炸机越过了北纬17度,美国都表现得首鼠两端。

在1967年,中国也成功试爆了氢弹,这样在共产主义国家里有两个掌握了原子武器的大国,而这两个大国都是在北越军队背后的势力。美国如果敢于动用核武器的攻击手段,他不得不顾及苏联和中国的反制手段。

此外,在美国国内,由于美国在越南战场上的战略利益不足够清晰,在美国国内,对于越南战争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顺化战役之后,美国战地记者将北越军队惨死在美军炮火轰炸之下的场景,发回国内,引发了美国最大的反越战的浪潮。更不用说美国主动动用核武器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会在美国国内造成严重的价值观对立,这对美国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政治灾难。

越战进行过程中的1969年及之后,美国发现了之前的错误判断,原本铁板一块的红色国家,出现了严重的路线分歧。美国的经过初步的试探之后,调整了亚太战略,中国和美国开始了有限的接触, 其动用核武器的迫切性,又被降低了。


而知而行


关于这个问题,有人说是因为当时支持越南的某国也有原子弹了。美国人害怕自个投了第一枚,就会引来此国的第二枚!

那么,这个神秘国度的原子弹是在何时完成的呢?1964年!而搞原子弹是花钱的!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此国花了28个亿,而前期投资更多,高达300亿。

而此时,正是越南战争最惨烈的时期。1966年,美国轰炸机获准轰炸北越的石油和天然气储藏库、弹药库。次年,允许打击的目标种类进一步扩展到河内和海防等北越大城市周围的机场、发电厂和工厂。到1967年年底,美国国防部宣布,美军在越南投下了86万吨炸弹,大约2万名越南人被炸死,其中有多少是军人,无法判断。

那么,如果在这个时候美军向越南投下原子弹,某国会回投吗?

如果计算成本的话,某国人投一颗就是28个亿,会不会投?

而如果决心投,某国人的弹,也只会投在越南南方。

结果就是,美国飞机往越南北方投,某国飞机往越南南方投——如果两国首脑都头脑发热,这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其实当时美国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军事小组,40多名专家开会讨论,要不要再次使用原子弹?

答案是否!美国军事小组认为,发动战争是为了避免越南走向苏联怀抱,而不是毁了越南,越南毕竟不是日本,并没有犯下日本在二战期间的那些罪行。

事实上,美国人认为:越南即便在这个时候反美,但只要国际形势一变化,越南就不可能完全与此国亲密无间,更大的可能,是越南会在苏联与此国之间玩平衡,实际上更会凭借苏联的势力来制约此国,而最终,越南还会重新求助于美国。

所以,不需要原子弹,只需要时间,时间会证明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