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先看賣保險的人自己有沒買

前段時間,有一位朋友吐槽,保險行業的朋友給他介紹了一份保險,這份保險包括了主險和許多附加險,一年繳費8000多,交30年,如果這30年患了重疾或出了意外都可以賠付,如果30年安然無恙,則保費都可以取出來,因為關係不錯,這份保險又能一舉兩得,所以朋友當時沒想太多就買了。

一段時間之後,朋友越想越不對勁,漸漸有一種買虧了的感覺,他掏出手機,打開相片薄,指著拍了照的合同說,30年,錢都不知道貶值到哪裡去了,這麼算肯定是虧了,哪裡還有什麼理財的功能,合同還摻雜了各種附件保單,複雜得看不懂,這其中該有很多用不著吧?

此話一出,就有好幾人附和:就是,每次買保險都是一大堆煩心事,總要給我們推薦這推薦那,這個險種收益高,那個險種保障好,最後把人給繞進去了。

買保險,先看賣保險的人自己有沒買

在這,真的有一句良心話想說,如果中國的老百姓人人都來學保險,人人懂保險,那就不存在保險騙不騙人的問題了。像保險或保險觀念這樣的利國利民的東西真的是我們要去運用的,保險本身不壞,關鍵是我們除了保險之外還有很多路要走!

保險不騙人,那麼賣保險的人呢?連保監會都說了:買保險,要找對人!如果這位賣保險的沒給自己或自己家人買,那你要三思了。很簡單的道理,自己都不買的,說得天花亂墜,怎麼好,怎麼好的,你自己為什麼不先買?

買保險,先看賣保險的人自己有沒買

要說保險公司的人會給自己買保險嗎?內勤人員:有買的,有不買的,有跟風買的,外勤人員:有自己掏腰包買,也有自己不買也遊說別人別買的。有的人對保險認識比較深刻,也會給自己和家人買商業險,健康,醫療,養老,教育,一般都有,對保險認識不夠的,也可能不買。還有一種是完不成任務了,就拿自己湊數,再完不成任務了,就拿家屬湊數,還完不成任務了,就拿親戚朋友湊數,最後數也湊不齊了,就被開除了。

不管怎麼樣,買保險,必須找對人,小保有一個朋友就是賣保險的,是小學同學,一直相處挺好的,前段時間,問我要不要買份保險,剛好他家跟我家不遠,我跟我媽說了,我媽就說他自己媽媽都沒買,包括他自己也沒買,讓我不要買。大家說,一個賣保險的,居然都沒給自己家人買,這保險你說還能買嗎?也有可能是他自己都不信保險,一個不信保險的人在賣保險。

買保險,先看賣保險的人自己有沒買

那麼,我們該買哪種保險呢?公司交了五險一金,還有必要自己買一份保險嗎?就是害怕生什麼大病或意外事故。

對常見病,社會醫保非常有效,對慢性病、重大疾病,杯水車薪,能報銷的還得根據當地,有些是60%,有些70%,有些還得看醫院等級是二甲、三甲。有很多事情是社保不管的,有很多費用是社保管不了的,商業保險是很有必要補充一些的,你也意識到了怕意外和大病,那就買份意外險和重疾險。

擦亮眼選重疾險:重疾險根據保費是否返還來劃分,分為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和返還型重大疾病保險。

“消費型重疾險”只用來購買風險保障,可一年一年地買,如果沒出險,保險公司是不會返還你之前繳納的保費的,而消費型重疾險相對來說保費低、保額高,屬於小投入大保障。

前期不建議購買的保險: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等,由於期限較長,保障性不高,不建議年輕人將其作為首要保障產品購買,如在完善自身保障後,可作為投資品種選擇。

買保險,先看賣保險的人自己有沒買

一份重大疾病保險對於每個人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如果你要買保險,請一定要先看看細則,看看它到底有啥用、能賠多少錢、規則是啥啊、有啥要求!

買保險,先看賣保險的人自己有沒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