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古詩文

為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燦爛文化,鼓勵學生“讀經典,背經典,悟經典”,激發學生對中華經典古詩詞的熱愛,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落實促進學校古詩詞誦讀活動持續有效地開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構建文明書香校園,5月18日我校五年級組織舉行了詩詞大會決賽活動。

此次比賽是繼四年級成語大賽後的又一場文化盛宴。五年級的所有學生在通過初賽、複賽中每個班選拔出五名學生進入激烈的決賽。

正確對待古詩文

決賽設有六個環節:

第一環節——識別詩句。在這一環節,大部分選手對五言律詩都能識別出來,個別選手對七言絕句的識別稍顯遜色。有的學生幾乎沒見過那首詩,兩眼對視12宮格里面的字,神情茫然,最後只能在10秒後殘酷地失去1分。

第二環節——填字題。這一環節讓我們的選手們失分很慘,雖然大家嘴上背得滾瓜爛熟,但是詩詞裡的重點字詞學生沒有很好去練習書寫,從而失去得分。

第三環節——對句題。這個環節選手們普遍說出下句的能力比說出上句的能力要強,說明學生對古詩還是不熟悉,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整首古詩回想一遍,然後說出要補充的那句。

第四環節——逆向思維題。此題雖然是單選,但考察的詩詞知識面比較多,有關於詩的題目,作者,作者所處的時代,詩句的修辭,詩的意境等。大部分選手都能很快說出答案,但有些選手由於各種原因沒做對。

第五環節——圖畫文字線索題。這是一道搶答題,各方隊的學生都能根據圖畫和有關的文字說出古詩的內容和出處,令我遺憾的是我班喬元浩同學內容說對了,古詩題目記錯了!

比賽的高潮要屬——詩詞飛花令了,這一關難度有點大了,是選手們對詩詞儲備歸類,心理素質以及臨場反應的較量。這一環節,根據每個方隊所選的有關某個字的詩句,大部分選手在這方面勢力顯得很弱,說明大家詩詞量積累少,沒有進行類型歸類去記。

這六個環節不管是從整體上看,還是從各個環節的內容看,對古詩詞的考察都是從易到難,也是對學生們詩詞的儲備量、表現力和隨機應變能力的考驗。

在每個環節激烈的比拼中,在最後比賽落下帷幕後,我的心裡就像投入了一塊石頭,久久不能平靜。在賽場上孩子們答題的背後我看到了自己的失職,古詩詞功底不深厚,沒有輔導好學生。雖然在小學階段開展詩詞教學是以背誦為主,但這種背誦並不是應試教育的死記硬背,應該輔以延伸閱讀,特別強調詩人經歷,詩詞背景,讓學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加深記憶。這次古詩詞大賽不僅是孩子們之間詩詞量的較量,也是瞭解老師們對詩詞的理解,對孩子們的輔導,引導方面到位沒有,所以學習古詩詞不僅是學生的事情,也是老師的事情。

學校組織的詩詞大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激發了他們熱愛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對語文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去學好詩詞,必須做到三點:一,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知道優美詩詞與作者所處的時代、生活經歷、文化底蘊密切相關。二,結合背景,理解古詩詞。這樣學生能快速入境,品味詩人的情感,更深入理解古詩內容。三,練習生活實際,運用古詩詞。學生不但要學會如何誦讀、如何理解、如何鑑賞,更要懂得如何運用古詩詞。比如,當我們帶領學生出去旅遊,登上了高山之顛,我們可以問學生:此時你們想用杜甫的哪句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學生一定能答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內涵極其豐富,我們炎黃子孫,應當繼承民族的文化,通過學習古詩詞,學生更能體會中國古詩詞的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從而促進人格的完善。通過學習古詩詞,老師們的語文素養才能得到綜合提高,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