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在讨论:杨振宁超越爱因斯坦,仅次于牛顿?

对于物理学家排名的问题一直被讨论,从未定论过,因为官方根本就不敢这么做,除了怕评审不公导致科学圈子的声讨,同时也是对这些科学家的敬畏。

但说起物理学界的贡献排名,爆脾气的朗道说道:

他把每个理论物理学家所做的重要科学贡献以对数坐标表示出来,籍此将他们分为几个等级,从0到5,处于上一个等级的人要比下一个等级的人对物理学的贡献大10倍。按照这个排名,爱因斯坦属于“半流”,领先于其他人;玻尔、海森伯、狄拉克和薛定谔等量子力学的创始人属于“一流”。朗道起初将自己定位于“二流半”,直到他完成了二级相变的工作后,才把自己的排名提高到“二流”。

此时牛顿表示不服,但事实上,朗道已将牛顿划归为零流,而朗道的排名一下子就清晰了:

零流:牛顿

半流:爱因斯坦

一流: 波尔、海森堡、狄拉克、薛定谔、玻色、魏格纳等

二流:朗道。

其实从朗道的排名大致上可以看出,物理学界对各个科学家的评价。

牛顿在物理上的发现和数学上的创造对近代科学的影响不言而喻,榜首这名不用争。

1687年,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这些定律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经典力学的基础。而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又有人在讨论:杨振宁超越爱因斯坦,仅次于牛顿?

而爱因斯坦作为现代科学的开创者,榜眼之名也是实至名归。

因“光电效应”的发现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出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奠定了核能开发的理论基础;“质能关系”的缔造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

又有人在讨论:杨振宁超越爱因斯坦,仅次于牛顿?

而欲抢夺排行榜次席的杨振宁呢?

因“宇称不守恒”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4个领域共有13项诺奖级别的成果,他的另一个研究成果“杨━米尔斯场论”早已成为整个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

其实看到这里大致上能了解,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伟大更在于carry某个时代物理学界,两者在物理学贡献榜单上也自然要位列首席和次席,而对于杨振宁来说,其在物理学界的贡献也是巨大的,虽然未能夺得物理学贡献排行榜次席,但进入前十的能力还是足够的。

最后说多两句,爱因斯坦的感情生活其实比杨振宁更丰富哦,然而并不影响他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