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到六安、巢湖、馬鞍山、南京等多地將有城際鐵路

近日,省巢湖管理局對《巢湖綜合治理綠色發展總體規劃》(2018-2035年)送審稿進行公示,《規劃》圍繞至2035年把水變清這一根本目標,破解汙染排放總量與河湖環境容量不相適應這一主要矛盾,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底線,形成可持續的城市建設規模和經濟發展模式。

2035年環巢湖河湖水質實現根本好轉

巢湖入湖支流中,杭埠河注入巢湖水量最大,其次為南淝河、白石天河。巢湖西半湖及西北部入湖河道汙染最嚴重,東半湖及南部入湖河道水質較好。

總體來看,南淝河、派河、十五里河等流經城區河道的單位面積汙染強度最強,杭埠河因流域面積大,其入湖總氮、總磷最多。從去年數據看,主要河湖水質在好轉,巢湖水環境惡化趨勢已經基本得到遏制,河湖水環境質量正在逐步改善。

根據目標,到2022年左右引江濟淮工程實現正式通水後,巢湖水資源調配、水環境改善和水生態修復能力迎來重大拐點。到2035年河湖水質實現根本好轉,本世紀中葉美麗巢湖走進現實。

合肥市中心城區防洪標準將達到100-200年一遇

2016年,巢湖發大水,最高洪水位達到12.78米,再次暴露出巢湖洪水出路不暢、城區防洪標準不高等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擴大洪水排洩通道,增設對長江排洪泵站外,環湖重要河湖堤防也在加固。

目前,環巢湖防洪治理、南淝河左岸堤防加固、牛屯河分洪道擴大等防洪骨幹工程已經建成,鳳凰頸洪泵站、杭埠河防洪治理等工程加快建設中。至2035年前,合肥市中心城區防洪標準達到100-200年一遇,巢湖、肥西、肥東、廬江等縣城和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50-100年一遇,其他建制鎮及工業園區20-50年一遇,重點圩口10-30年一遇。

在優化區域水源配置中,近期將建成駟馬山灌區江水西引、龍河口水庫城市供水、巢湖市第二水源等供水骨幹工程。這些引水工程有利於促進河湖自我修復。像龍河口水庫建成後年均向合肥市供水1.2億立方米,駟馬山江水西引可以實現江水以15立方米每秒速度流入合肥。

合肥人每天產生150萬噸左右生活汙水

近10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合肥市城區每年新增常住人口20萬-30萬人,生活用水年均增長近8%,目前每天產生的生活汙水就有150萬噸左右,即使全部採取一級A汙水處理標準,其尾水水質仍超出劣五類。

為了治理巢湖,《規劃》明確了重點治理西北、主動保護西南、積極防治東北、加快連通東南、全面修復環湖的措施。

到今年年底前,縣城、鄉鎮建成區完成新一輪管網普查,對排汙管網的破損、漏接、錯接、混接進行改造,杜絕城鎮生活汙水混入雨水管道直排河道。同時實現城市建成區汙水全收集、全處理,現有汙水處理廠在2020年底前完成提標改造。

在河流治理上,至2020年基本消除劣五類,其中2018年完成十五里河達標治理任務,2022年完成派河達標治理任務,南淝河爭取在2025年完成。

合肥到六安、南京、蕪湖等多地都將有城際鐵路

《規劃》中還明確打造綠色綜合交通體系,打造路鐵空立體交通體系。

加密流域高鐵網絡。規劃以合福線、合蚌線、滬漢蓉線、商杭線、合西線及寧西線、合九線、淮南線等鐵路幹線為骨架,銜接北京、上海、杭州等八個方向,形成超“米”字形鐵路網總體格局。規劃建設阜六銅鐵路、北沿江鐵路及皖贛鐵路。

規劃合肥至南京、蕪湖、六安等方向城際鐵路,新建合六城際(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六安),提高機場疏港通道建設;新建合寧城際(合肥-巢湖-馬鞍山-南京),推進合肥-蕪湖-宣城-寧國城際鐵路前期研究工作。

合肥繞城高速將分為內環和外環

高速路網建設上,規劃形成“兩環十二射一縱多聯”高速公路網,其中“兩環”就包括繞城高速公路環“內環”和繞城高速公路環“外環”;“十二射”指合徐高速、合蚌高速、合六葉高速、合武高速、合安高速、合銅高速、合宣高速、合黃高速、合蕪高速、合寧高速、合連高速等;“一縱”指濟祁高速;“多聯”指機場高速、合黃高速、北沿江高速。謀劃滬蓉高速複線、滬陝高速複線、外繞城高速連接線等項目前期。加快完善一級公路網,加快形成以合肥為核心的1小時通勤圈。

肥西、肥東、濱湖等都將建設通用機場

建設區域航空中心。充分發揮新橋國際機場作為國內區域性樞紐機場作用,加強與長三角、港澳臺業務合作,強化合肥—上海—國際航班中轉聯程航運服務功能,擴大客貨運量。加強與國際航空公司和主要機場戰略合作,組建在肥基地航空公司,逐步建成區域性國際航空港。加快發展通用航空,推動肥西、肥東、廬江、長豐、濱湖新區、巢湖市等通用機場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