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百万医疗险,还需不需要买重疾险?

大家都知道,日前银保监会已发布文件禁止“百万医疗险”产品盲目设定高额给付限额。也是,原来百万医疗险的保额曾一度飙升到1000万,营销的噱头确实有点大,毕竟就算是得了大病,基本上也花不了这么多钱。银保监会确实需要出来管一管了。

不过,虽然有营销噱头,但百万医疗险一出市场就能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欢迎,其自身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它保额高、保费低、保障全等特点,与社保呼应,迅速填补了保险市场的一大空白。

这也让很多人认为,主要买了百万医疗险,就没有必要买重疾险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接下来小岛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之间的区别,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帮助。

买了百万医疗险,还需不需要买重疾险?

一、百万医疗险的优势

上面我们说了,百万医疗险之所以能够迅速爆红市场,主要还是因为它具有下列这些优势:

保额高:市面上的百万医疗险的保额基本都在百万以上,这个保额对于普通人来说,治一场大病的费用绝对是够用的;

保费低:百万医疗险的保费因为保额的高低,其价格在百元至千元不等,中间的杠杆比还是很不错的;

保障全:可报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的住院费用等,有的产品还不限社保用药;

免赔额:一般会有1万元的免赔额,低于1万元的费用不能报销,所以小病基本用不到(用社保),但是在大病面前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填补了社保报销的限制。

但有优点,也有缺点。

那就是百万医疗险属于短期险,不能“保证续保”。如果有人跟你说某款短期健康险“保证续保”至××周岁、连续续保至××周岁等类似的宣传,千万不要被误导了。这是6月13日,银保监会官网上发布的关于互联网渠道短期健康保险续保问题的消费提示,大家一定要注意。

买了百万医疗险,还需不需要买重疾险?

另外除了不能保证续保外,我们还要注意保障责任。因为百万医疗险本质是住院医疗险,就是无论因为什么原因生病住院,扣除免赔额后,100%报销。但也有例外:

(1)门诊责任:有的住院前后门诊都能报销,有的不能;

(2)单项限额:大部分产品都是300万总限额,也有一些产品,在癌症治疗上存在单项限额;

(3)人工器官:有的可以报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人工器官,有的则不能;

(4)外购药报销:有的产品外购药是可以报销的,有的产品不可以。

以上等等,都需要自己多加注意!

二、重疾险与百万医疗险区别

1、偿付方式不同

重疾险是定额给付型,投保时买的是多少保额就赔付多少保险金,和实际治疗费用无关。

百万医疗险是比例报销补偿型,按照约定的规则,将所花费的医疗费用按照一定比例报销,报销不能超出实际治疗费。

2、偿付时间不同

重疾险是事前定额给付,就是确诊合同中约定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状态,就可以提前给付保额的保险。并且,赔付的费用是没有规定用途的,可以拿来治病,也可以做其他的安排。

百万医疗险是事后花费报销,是被保险人生病住院,对各种住院治疗费用,进行报销的保险。需要自己提前垫付医疗费用,治疗结束之后,才能报销,当然现在也有提供垫付功能的医疗险。

3、保障期限不同

重疾险是定期或者终身型保险,百万医疗险是一年或者几年的短期保险。所以百万医疗保险不能做到保证续保。也就是说,今年还有产品销售,明年可能产品停售,然后就买不到了。而这样低价格,高保障的产品,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是比较大的,一旦保险公司不赚钱了,就很容易停售相关产品。

4、缴费方式不同

重疾险是均衡费率缴费,每年交一样的钱,它是将年轻时的费率和老年时的费率折中,取的一个固定值。定期型或者终身型的重疾险,虽然开始交费时会比短期险贵一些,但是只交费20年或30年,费率恒定,总的来看更划算。

百万医疗险是按自然费率缴费,属于消费型,是每一年都要交费的。虽然说,年轻的时候,大家觉得百万医疗保险比较便宜。可是随着年龄增大,费率越来越高。而要是中途患病了,后期都不一定能买的了了。

5、赔付率不同

重疾从发现到治疗到康复是长期的,然而百万医疗这种险种只有一年保障期,只有保障期内的费用能报销,超出保障期用药等就不能报销了。因此与百万医疗险相比,重疾险的赔付安全性高的多。

买了百万医疗险,还需不需要买重疾险?

图源网络

三、我们再来看看重疾险的优势

1、弥补重大疾病期间高额的治疗费用支出

2、弥补重大疾病期间带来的收入损失

3、弥补康复期间费用的支出

第1点百万医疗也可以解决,但是对于第2、3点是百万医疗险不能解决的。到目前为止,能有效覆盖大病治疗后的康复费用和治疗期间及之后收入损失的就只有重疾险。也就是说,二者各有所长,相互弥补。所以,最佳的选择是,重疾险搭配百万医疗险,作为自己的健康保障规划。既可以保障住院的治疗费,又能保障一旦身患重疾的康复费用和停工损失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