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城市視角:「新一線城市」的樓市狂想曲

Kopu導讀:Kopu早前寫過關於新一線城市的排名以及蘇州、成都、杭州等城市的產業經濟解讀的相關文章,由於近期某些新一線城市憑藉這份排名以及相應的政策消息,炒房客最先進入樓市,哄抬房價,給實際有需求的人造成不良影響。所以筆者現在認為,中國城市粗糙的劃分已經不能完全反映中國城市的競爭力、魅力和發展前景,更無法反映中國城市的多樣性,以及"一二線"城市的不科學劃分,對城市本身以及其他城市帶來的各方的等級壓力和地域歧視。城市不應有三六九等,樓市也不應成為炒房災區。

Kopu城市視角:“新一線城市”的樓市狂想曲

近年來,一些研究機構提出了"新一線城市"的概念,在"北上廣深"四個老的一線城市的基礎上,把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等15個城市列為"新一線城市"。在這基礎上,很多房產中介將此作為售賣掉尾樓盤的有力說辭,又或者很多民眾似乎看到二線城市的生機,轉而進入樓市。我們先不談城市劃分對樓市的深刻影響,先談談這城市的劃分存在的意義。

目前國內比較主流的城市等級劃分基本有個共同認知,北上廣深為公認的一線城市,但對於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以及新一線城市的劃分標準以及維度居然是個迷,沒人能夠說清楚具有權威性的城市劃分標準是按照哪些指標劃分的。就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在一千個人眼中,就有對中國城市的一千種排名。沒有一種強制性的販賣認知來引導受眾強行記住哪些是一線,哪些是二線。

Kopu城市視角:“新一線城市”的樓市狂想曲

儘管說不清一二線的劃分標準,但一二線卻被看做投資房地產的標準,但這個標準是否可信,還得打個問號。按照一線二線的劃分,中國的很多縣級市應該屬於五六線,地級市至少屬於四線或一下,但事實上,眾所周知,東部發達省份的很多地級市和縣級市,GDP總量甚至超過了西部的一些省,更不用西部的一些省會城市在經濟實力上根本無法和東部的一些地級市相提並論。

Kopu城市視角:“新一線城市”的樓市狂想曲

這就導致在房價的表現上也是如此,東部一些經濟實力特別強的縣級市,房價可能超過了西部的省會城市,而被劃入三四線的東部的一些城市,房價漲幅甚至超過了一二線城市。因此,這個標準既無法反應城市的實力,也無法反應房價的漲跌規律。但有些專家卻經常據此來判斷房價,動輒"三四線房價如何如何",可是,三四線城市東西部的表現是完全不一樣的,即使同樣在東部,有經濟實力和沒經濟實力,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的城市也是不一樣的。很顯然,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導性的劃分標準。

儘管在2018年的新一線城市榜單中,以170個品牌商業數據、19家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及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 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等五大指標,進行打分排名,但依然存在爭議。比如在新一線城市中,有西安和瀋陽,但廈門、福州、濟南居然排在他們後面,只是二線城市。西安雖然未來的勢頭不錯,但就目前的現狀而言,排在所謂的新一線城市中,讓人匪夷所思;再比如,佛山、東莞在整個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中實力不分伯仲,但東莞在這個榜單裡面是"新一線",而佛山卻只能排在二線,至於珠海和三亞,居然和遵義、上饒、駐馬店這些城市排在"三線"之列等等,謎一般的排名方式,令人咋舌。由此也間接論證一二線城市的劃分排名是具有誤導性的。

Kopu君認為,每個城市都有其發展特色,都有被全國人民記住和了解的權利,不能因為就一個城市排名二忽略經濟實力不差、極具城市魅力和競爭力的"三四線"乃至"七八線"城市,更不能讓城市排名成為炒房者的致富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