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縣鄉村振興蹄疾步穩

今年以來,應縣縣委縣政府緊扣“建設全省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型”的主題,按照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思路,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邁好了全面發展的第一步。

該縣的主要做法是:不斷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去冬今春,建設完成高標準農田5.89萬畝,發展和改善灌溉面積6.25萬畝。糞汙資源化和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有了新突破,投資1.35億元的全國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即將落地,地恩公司年產5萬噸生物質炭基肥及1000噸土壤改良劑項目、康橋生物科技公司秸稈飼化產業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已經結束,進入開工倒計時,這為應縣加大有機肥推廣使用,創建全省生態循環農業示範縣奠定了堅實基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以農載牧、以牧養菜、南菜北牧、循環發展”的模式,“南菜北牧”發展戰略進入新階段。全縣蔬菜種植面積保持在32萬畝左右,其中無公害蔬菜15萬畝,有機蔬菜達到2萬畝,新增移動大棚2000畝;“糧改飼”試點面積持續擴大,青貯玉米發展到18萬畝,全年計劃完成棚圈建設5萬平方米、青貯池2萬立方米;投資9600萬元的新大象公司2個生豬養殖項目,投資1000萬元的金山農牧新建種豬養殖場項目年內建成投產;全縣奶牛存欄力爭達到7萬頭,肉羊飼養量保持在120萬隻左右,生豬飼養量達到20萬頭。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在去年增加無公害農產品認證4個,“513”龍頭企業達到15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2303個,“一村一品”專業村發展到112個的基礎上,推進“三園一場”創建和“三品一標”認證,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堅持按標生產。加大國家馳名商標、省級著名商標申報力度。提高龍頭企業帶動能力,鼓勵梨花春酒業、雅士利乳業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大研發投入和成果轉化;推動33家蔬菜加工企業改造升級;爭取世貿園屠宰、梨花春黃芪養生酒等新項目達產達效,推進新晉藥集團黃芪深加工和康庭陽光黃芪提取產業項目開工建設,打造鄉村旅遊目的地和精品線路,積極推動沿長城旅遊公路、明長城應縣段修復等項目,帶動龍首山、石柱山、跑馬梁、南山生態旅遊開發項目建設。加快建設美麗鄉村。抓住全國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機遇,繼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危房改造,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加快農村道路交通建設,實施鎮子梁水庫大橋建設項目,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完成建制村硬化80公里、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5.1公里,新建農村客運站點、物流站點、候車亭64個。紮實開展鄉村環境治理行動,加大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力度,啟動建設鄉村汙水處理項目,新建農村垃圾中轉站12座。咬定脫貧攻堅,確保全民小康。圍繞1659戶3320人的脫貧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實行縣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包戶扶貧責任制、包戶脫貧攻堅工作日誌制度、“三查一保”責任制,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縣級領導幹部包重點工作任務、重點項目清單+“五包”責任制,嚴格落實鄉鎮黨委政府一把手“雙籤”責任,實行一線工作法;深入推進“四派”工作,健全完善“兩包三到、幹部聯戶”精準幫扶聯動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