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舍離開

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捨離開

當前

成都正加速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郫都積極響應

堅持生態美麗宜居品質不降格

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綠色智慧城區

綠色成為郫都發展最鮮明的底色

從單一的生態屏障

到“可遊、可觀、可居、可業”的“生態綠網”

綠道不僅重塑了生態、美化了形態

還呈現出經濟、文化、社會多重價值

成為郫都一張靚麗的綠色名片


提升經濟價值

串點成線鋪就鄉村振興之路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指引下,綠道的商業價值和經濟潛力正日益凸顯。

01

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捨離開

走進三道堰青槓樹村,村口一輛輛排列整齊的自行車總能成功吸引遊客的目光。陳健是村裡首批從事自行車租賃的村民之一。

在三道堰綠道建設的過程中,陳健就看好自行車租賃生意,他多次外出學習考察,綠道開通後,他先後引進雙人、多人自行車,生意逐漸紅火起來,一輛車一年能有1萬多元收入。儘管從事自行車租賃的商家逐漸增多,但在春節、油菜花節、龍舟節等節日人流高峰期間,“一車難求”的現象還是經常存在。

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捨離開

“綠道把遊客帶進沿途的村莊,這對於外出的年輕人來說是一次返鄉創業的好機會。”王海是香草湖畔“汀香民宿”的經營者,2016年他租下村民的房屋,大膽運用自己的思維進行改造,一幢幢歐式小別墅躍然水上,別致有趣。如今,這家“網紅”民宿生意火爆,王海也成了綠道經濟的直接受益人。

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捨離開

綠道將村莊串聯,村民以綠道為發展平臺,開設茶飲、住宿、停車、騎行等服務,不僅鼓了自己腰包,更最大化地串聯並帶動周邊景區景點,將原本零散、孤立的旅遊資源整合形成整體發展之勢。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三道堰景區共接待遊客142.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326.78萬元,而其中就有超過6成的遊客“打卡”三道堰綠道。

02

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捨離開

在相距青槓樹村20公里外的唐昌泛戰旗片區一條總長3.5公里的生態綠道蜿蜒其中,零星的川西林盤分散兩邊。這裡的綠道成了發展觀光旅遊、推動一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綠色動脈”。

自今年2月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戰旗村後,全國各地前來這個小村莊“打卡”紅色旅遊的人便絡繹不絕。西安的高二學生吳成已利用這個暑假和同學組團來成都遊玩,戰旗村是他們行程安排的必到之地。

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捨離開

穿過第五季·香境商業區,行走在戰旗村的綠道上,道路兩旁大片的向日葵、馬鞭草迎風搖曳,村民推著新鮮採摘的蔬菜瓜果售賣,藍莓採摘基地裡笑聲一片,吳成已感觸頗深:“這就是中國新時期新農村該有的樣子!”

“遊客們走走拍拍,帶來的收入實實在在,大家一發朋友圈,我們連廣告宣傳費都省了。”戰旗村黨總支委員易奉陽告訴小編。

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捨離開

“綠道是泛戰旗片區旅遊中的重要一環,依託綠道我們大力發展沿線觀光旅遊,通過整合果園、田塘和林木等為生態休閒旅遊配套服務,讓遊客‘吃住行購娛體’各個環節需求都能夠在綠道上得到滿足,這不僅僅是帶動當地農民增收,更是讓綠道成為撬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槓桿。”

創造社會價值

綠道延伸郫都幸福感和安全感

宏觀上看,綠道建設不僅可以限制城市盲目擴張,避免城市尺度過大造成居民意識上的不安全感,還能有效地構建自然生態廊道,保證城市生態安全。

微觀上看,綠道形成的“低碳慢行系統”在引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時減少了大量機動車交通事故的發生。另外,綠道還可以作為臨時避災場所發揮安全、救助等社會服務性作用。

03

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捨離開

▲清水河公園綠道

今年六月,菁蓉鎮又新添一道綠色風景線——清水河創客綠道正式建成,這條東起郫溫路、西至西源大道的綠道與其它生態綠道有所不同,隨處可見的機器人、WiFi等元素,更加彰顯年輕、時尚的創新活力。

“創客綠道圍繞雙創文化進行景觀打造和設施配套,綠道周邊設置全民健身場等體育設施、無人超市等商業設施,還完善了綠道標識系統、應急救助系統等服務設施。”區雙創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捨離開

菁蓉鎮裡的創客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也喜歡來綠道上,或閒散漫步,或單車騎遊,消除疲乏的同時,許多創業靈感也在這種輕鬆寧靜的休閒中悠然而生。

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捨離開

▲沙西線綠道

隨著郫都沙西綠道、沱江河綠道等社會意義重大的民生工程相繼落成,“離開城市的喧鬧,放下手頭的工作,或騎著自行車,或牽著家人的手,不設邊際地在藍天白雲下享受綠道帶來的恬靜。”這樣的生活不再是奢望,市民不花一分錢就能實實在在地享受這一切。

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捨離開

▲柏條河綠道(圖/鄭兵)

同時,依託綠道舉辦的大量旅遊、體育活動讓郫都的綠道更加貼近市民生活,構建出一張健康、幸福的綠色生態網絡。今年4月,近200名郫都青年參加的“環郫都漫行”騎遊活動,沿途穿越沙西綠道、柏條河綠道、徐堰河綠道,倡導環保低碳出行理念的實際行動極具感召力。

凸顯文化價值:

綠道成為郫都文化傳播陣地

綠道承擔文化傳播的責任,猶如一條大動脈,源源不斷地把文化的血液輸送到郫都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04

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捨離開

早晨八點半,家住郫筒街道華僑國際鳳凰城的梅娟起了個大早,沿著沱江河綠道散步不到五分鐘,便來到位於沱江河畔的公共開放空間坐下休息。“這裡以前是菠羅灘電站,利用電站舊址打造,去年年底公共空間正式開放,在綠道散步的人經過都會進來瞧瞧。”

這個公共開放空間,集科普教育、文化傳承、公眾參與、組織孵化功能為一體,宛如在森林中建起的小城堡,周圍綠蔭環繞。沿著臺階往上走,只見一面小小的牆,道出了郫都源遠流長的水文化。

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捨離開

從公共開放空間出來,沿著沱江河綠道步行十分鐘,小編又來到了“樹的紀念園”。一個用樹木樁組成的樹木艙屹立在綠道一旁,藝術化地展現了為沱江河項目“犧牲”的樹木。

“沱江河兩岸已換新顏,我們將保留的樹幹製成1.1米的木樁,有序堆放在鋼管圍合成的艙體內,形成一個環形的陳列空間。”在樹木艙旁的宣傳牌上寫著這樣一段話,傳承著生態環保理念的同時,也記錄著郫都的文化與歷史。

鵑城綠網彰顯郫都新價值,Ta們都愛上這裡不捨離開

除了沱江河綠道展現的“古蜀遺韻”,我區計劃年內打通橫河綠道,完善安德綠道系統,將川菜產業園區和徐堰河綠道、活水公園以及安龍村、走馬河綠道有機貫通,傳播川菜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