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什么病理?为什么一发作就不可逆转?

NeO凯撒


人体感染狂犬病毒后,如果不进行处理和接种疫苗,病毒就会在伤口的横纹肌肌梭感受器神经纤维处大量繁殖,随后侵入附近的末梢神经,再入侵周围神经。

然后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索浆向心性扩散,到达背根神经节后,病毒即在其内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最后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向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入侵各组织和器官,最终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当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引起病人心血管功能紊乱或突然死亡。

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治疗已经发作的狂犬病,治疗的目的就是控制相关症状,而不能清除病毒和修复受损的神经。所以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几乎是100%。

被动物弄伤要怎么做才能预防狂犬病

第一,迅速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一边冲洗一边挤压伤口的雪水,如果有医用消毒液可以配合一起冲洗,先用清水冲洗,再用消毒液冲洗,一直循环。如果没有消毒剂,可用肥皂水代替消毒液。如果离医院很近,建议立即到医院请专业的医生处理伤口。

第二,委托家人或朋友向狗的主人了解情况,弄清狗是否按照常规接种过疫苗。如果没有接种或是流浪狗,感染的风险就会很大。

第三,在家初步处理伤口后到医院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医声护事


狂犬病

在了解怎么预防狂犬病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水、怕风、咽肌痉挛等,目前狂犬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但是狂犬病其实也不是那么恐怖,只要及时采取规范的预防处置,接种优秀的狂犬病疫苗,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病的。

在讲一个传染病的时候,我们都会提到传染病的三要素,也就是传播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对象。接来下我们也就从这三个方面了解一下狂犬病。

我们把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情况称为狂犬病暴露。狂犬病暴露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二是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到了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动物组织,比如伤口被舔。第三种情况就非常罕见,比如器官移植的时候,移植到了有狂犬病病毒的器官,或者吸入到了含有大量狂犬病病毒的气溶胶,也会感染狂犬病病毒。

那么哪些动物会传播狂犬病病毒呢?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将动物分为高风险,低风险和无风险三类。狂犬病高风险动物主要为犬、猫(包括我们家养的宠物犬、宠物猫)、蝙蝠、流浪或野生的哺乳动物,暴露于这些动物需要立即接受狂犬病预防处置;低风险动物为猪、牛、羊等家畜,以及鼠、兔等啮齿类动物,这些动物传播狂犬病的可能性较低,一般根据当地的狂犬病疫情等实际情况处理,人也是属于低风险,被一般人咬伤不需要狂犬病预防,被狂犬病病人咬伤、抓伤需要立即接受狂犬病预防;无风险动物是指哺乳动物以外的所有动物,比如鸟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等,这些动物既不不感染狂犬病,也不传播狂犬病。

那么哪些人是狂犬病的易感对象呢?

首先所有人和哺乳动物都是狂犬病的易感对象,所以千万不能侥幸地认为我身体强壮,就能抵抗狂犬病病毒。但是不同人群发生狂犬病暴露的风险不一样。比如兽医、动物驯养师,流浪动物救助站工作人员等因为经常和动物接触,发生狂犬病的风险非常高,此外,居住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的儿童又特别是家里养着宠物犬、猫的儿童,发生狂犬病暴露的风险也非常高,而且由于儿童个子矮,很容易被狗咬到头面部,狂犬病的风险很高,这些人群都是狂犬病高风险人群。

怎么预防狂犬病呢?

狂犬病的预防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源头抓起,所以作为一个养猫养狗的人,应该要给猫、狗打狂犬病疫苗,这样猫、狗不容易得狂犬病,也就可以保护我们的家人。

今天着重要讲的是已经被可疑的动物咬伤、抓伤后应该怎么处理。首先我们对伤口进行分级,不同程度的伤口采取不同的措施。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1)普通的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或者完好的皮肤接触到动物的唾液或者排泄物,这些属于I级暴露:无需进行医学处置,将接触部位清洗干净就可以了。

(2)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没有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属于II级暴露,基本的判断就是有伤痕,没有出血。判定为II级暴露的,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3)最严重的是II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任何一个,都是III级暴露:

①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通俗一点,伤口出血了;

②破损皮肤被舔舐;

③粘膜被动物唾液污染,比如狗的唾液直接滴到眼睛里面,又比如口腔、肛门被狗舔了,都是属于这种情况;

④暴露于蝙蝠,被蝙蝠咬伤、抓伤,不管伤口程度如何都算III级暴露。

判定为III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最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此外,位于头面部的Ⅱ级暴露也需要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三部曲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狂犬病的预防三部曲包括伤口处理、注射免疫球蛋白、接种疫苗。接下来我们就这三个步骤再详细地讲解。

伤口的处理以越早越好为原则,一为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二可以预防伤口发生细菌感染。对于II 级和III 级暴露,彻底的伤口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伤口处理包括对伤口内部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以及后续的外科处置。一般我们建议是到专业的机构接受规范的伤口处理,如果我们离医院比较远,或者伤得比较轻微,也可以在家里先对伤口进行处理。我们自己可以做的就是伤口冲洗和消毒。

(1)伤口冲洗:用稀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每处伤口至少15分钟。最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冲洗干净,避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残留,当然没有生理盐水用清水也是可以的。通过冲洗可以洗去伤口表面大部分的狂犬病病毒。

(2)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0.025%~0.05%的稀碘伏消毒,涂擦伤口内部,表明及四周,一定要由内到外地消毒,这一步可以灭杀部分狂犬病病毒,并且防止细菌感染。

(3)外科处置:这个咱们在家里没法做,需要专业的医生来处理。

三部曲第二部,注射免疫球蛋白。发生III级暴露,及发生在头面部的II级暴露,且以前并没有全程接种过狂犬病疫苗,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理是:在疫苗接种产生主动免疫前,通过在暴露部位直接浸润注射抗体,以中和伤口处理后残留的病毒,从而起到减少伤口内病毒数量。

免疫球蛋白应尽早使用,如未能及时使用,在第一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7天内均可使用。7天后疫苗引起的主动免疫应答反应已经出现,此时再使用免疫球蛋白意义不大。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应按照体重计算剂量,一次性足量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HRIG)按照20IU/kg计算。

应当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进行浸润注射。如免疫球蛋白量不足,可用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时,应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接种部位的肌肉。

不能把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也禁止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之前的两步,都只能减少伤口处的狂犬病病毒,要完全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还是得接种狂犬病疫苗,让身体产生抗体,彻底地消灭侵入的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疫苗接种应越早越好,因为狂犬病的预防就是一个抢时间的过程,延后得越久,发生狂犬病的风险也就越大。

狂犬病疫苗为肌内注射,儿童和成人剂量相同。2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在上臂三角肌注射;2岁以下儿童可在大腿前外侧肌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目前我国狂犬病疫苗接种通常有两种程序,第一种程序简称5针法程序:第0天(第一剂接种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接种1剂;第二种程序简称2-1-1程序: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第21天各接种1剂。这两种程序同样有效。

通过伤口处理以及注射免疫球蛋白这两步,大大降低了伤口处的病毒数量,再按程序接种疫苗,让身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彻底地消灭狂犬病病毒,经过这样三个步骤,就能完全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提问与讨论:

1.目前狂犬病疫苗有哪几种?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目前我国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动物细胞生产的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和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也有人源细胞生产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这种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金标准”狂犬病疫苗。这些疫苗都是有效的,都能预防狂犬病,不过价格和安全性表现有一定差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

2. 在接种狂犬病疫苗过程中出现过敏者如何完成后续疫苗接种?

在接种狂犬病疫苗过程中出现过敏者可使用不同细胞培养的疫苗替代,例如对VERO细胞培养的疫苗有过敏反应,可以使用人二倍体细胞疫苗替代。

3.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可以接种狂犬病疫苗吗?

答:国内和国外的研究一致表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接种狂犬病疫苗是安全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非孕妇无显著性差异,并且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同时妊娠妇女均能对狂犬病疫苗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因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可以正常进行暴露后处置。

4.如果没有及时去接种疫苗,或者中间某一针没有及时去接种怎么办?

答:如果已经暴露数月或多年,但是现在不能确定肇事动物健康状况,这期间又一直没有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当按照程序完成疫苗接种。

狂犬病疫苗接种应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特别是在1周内完成前3针很重。当出现某一针次延迟一天或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原免疫程序的时间间隔相应顺延就可以。

5.在一个地方开始了狂犬病疫苗接种,到异地后没有相同品牌的狂犬病疫苗怎么办?

答:一般我们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若无法实现,可使用不同品牌的合格狂犬病疫苗替换,替换后程序要符合替换后的疫苗说明书。

不允许就诊者携带狂犬病疫苗至异地注射,因为无法保证冷链保持环境。

6狂犬病疫苗和其他计划免疫疫苗会互相影响吗?如果时间冲突,应该怎么接种呢?

答:正在进行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儿童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也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但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7、以前曾经全程接种了狂犬病疫苗,又再次发生了狂犬病暴露,应该怎么处理呢?

答:首先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及时彻底地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

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如果是在疫苗接种期间又发生暴露了,按照原有程序完成疫苗接种就可以。

曾经全程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人不再需要使用免疫球蛋白。

8、没有发生狂犬病暴露的人可以打狂犬病疫苗吗?

答:没有发生狂犬病暴露,也是可以接种狂犬病疫苗的,这叫暴露前预防。前面我们提到,对于兽医,动物驯养员,狂犬病高发地区的儿童等狂犬病高危人群,推荐进行狂犬病暴露前预防。狂犬病暴露前预防的接种程序是第0天、第7天、第21天或第28天分别接种1剂,共接种3剂。

暴露前免疫后,如果再次暴露只需要加强接种就可以快速产生抗体,而且不需要使用昂贵的免疫球蛋白,对于狂犬病高风险人群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9、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用忌口吗?

国产狂犬病疫苗说明书中有接种后禁忌,“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进口的狂犬病疫苗的说明书中没有提及饮食和运动禁忌。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正常的生活饮食会影响狂犬病疫苗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Z】.2009-12-11.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Z】.2016-1-29.

3.WHO. 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Rabies [R]. Geneva: WHO.2013 Contract No.: 982.

4. Abazeed ME, Cinti S. Rabies prophylaxis for pregnant women [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7, 13 (12):1966-1967.

5. Sudarshan MK, Giri MS, Mahendra BJ, et al.Assessing the Safety of Post-exposure Rabies Immunization in Pregnancy[J]. Hum Vaccin. 2007 May-Jun;3(3):87-9.

6. Huang G, Liu H, Cao Q, et al.Safety of post-exposure rabies prophylaxis during pregnancy:A follow-up study from Guangzhou, China [J].Hum Vaccin Immunother. 2013 Jan;9(1):177-83.

7. 刘琼芳. 87例孕妇狂犬病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对孕妇影响的研究 [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27(12):1064.

8. 钟玉香,林玉兰. 犬咬伤孕妇注射狂犬病疫苗后的随访结果 [J]. 浙江预防医学. 2011,23(6):82-83.

9. 李艳辉.育龄妇女狂犬病暴露后接种疫苗对妊娠的影响 [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20(3):127-128.

10. Jai jaroensup W1, Tantawichien T, Khawplod P, et al. Postexposure rabies vaccination i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J]. Clin Infect Dis. 1999 Apr;28(4):913-4.

11. Tantawichien T1, Jaijaroensup W, Khawplod P, et al. Failure of multiple-site intradermal postexposure rabies vacc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with low CD4+ T lymphocyte counts [J]. Clin Infect Dis. 2001 Nov 15;33(10):E122-4.

12. Publication W. Rabies vaccines: WHO position paper-recommendations[J]. Vaccine. 2010, 28 (44):7140-614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17年版)【Z】.2017-12-15.

14. 扈荣良.狂犬病理论、技术与防治[M].科学出版社.2007

15. Helmick CG, Tauxe RV, Vernon AA.Is there a risk to contacts of patients with rabies [J]. Rev Infect Dis.1987 May-Jun;9(3):511-8.

16. Leach CN, Johnson HN. Human rab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virus distribution and titer [J]. Am J Trop Med.1940,128:159-64.

17. Sulkin SE, Harford CG. Concerning the infectivity of saliva in human rabies [J]. Ann Intern Med.1943,19:256-62.

18. Fekadu M, Shaddock JH,Baer GM. Excretion of rabies virus in the saliva of dogs [J]. J Infect Dis. 1982,145:715-9.

19. 郑日真,刘启录,吴德仁,等.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J]. 华南预防医学.2014,40(1):16-19.

20. 杨萍.影响狂犬疫苗免疫应答因素的探讨 [J]. 临床医学.2006,26(3):69.

21. 李俊华,叶凤.238 例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阴性原因分析 [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4):760-761.

22. 莫燕萍.动物致伤1260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6,22(2):161-162.

23. Rabies vaccines and immunoglobulins:WHO position.SUMMARY OF 2017 UPDATES[R]. http://www.who.int/rabies/resources/who_cds_ntd_nzd_2018.04/en/

24. (美)Stanley A. Plotkin, Walter A. Orenstein, Paul A. Offit著.疫苗,狂犬病疫苗(第6版). 罗凤基,,等译.[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免疫与健康


我是来自星星的萌医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病,死亡率就是百分之一百。

那么,狂犬病到底是如何导致这么高的死亡率的呢?

狂犬病毒自皮肤或者黏膜破损处入侵人体之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而其致病和导致死亡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组织内病毒小量增殖期:病毒会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小量增殖,在局部可停留3天甚至更久,然后入侵人体近处的末梢神经。

此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伤口及其附近皮肤的麻木、瘙痒感,这就是因为病毒在伤口及其附近神经增殖并且蔓延所致。

2.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以较快的速度延神经的轴突向中枢神经作向新兴的扩散,至脊髓背根神经节处大量繁殖,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部,主要侵犯脑干、小脑等神经细胞。

此期,仅有部分患者患者出现发热、乏力、食物下降等表现,但并不典型。

3.向各器官蔓延期: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散,侵入各器官组织,尤其是唾液腺、舌部味蕾、嗅神经等处。

此期,由于迷走、舌咽以及下脑神经核受损,导致吞咽肌和呼吸肌麻痹痉挛,而出现比较典型的高度兴奋、恐惧不安、恐水、恐风等症状。

当病毒进一步侵犯交感神经,及呼吸肌麻痹加重时,就会出现全身弛缓性瘫痪,患者有躁动期进入安静期,神志昏迷。最后,往往因呼吸、循环衰竭导致死亡。

狂犬病一旦发病,病程不会超过1周;而其潜伏期一般为1-3月,可防不可治。因此,被狗咬伤,一定要记得注射疫苗。

欢迎关注我的悟空号:来自星星的萌医生

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听萌医生说

做认真的医学科普,讲有趣的医学故事。

你愿意,听我说吗?


来自星星的萌医生


感谢邀请,为了避免文章中出现一堆不好理解的专业名词,所以我就进来用通俗一些方式来描述了,如果有出现错误,欢迎专业人士指正。

狂犬病的病理机制与其他很多疾病都不同,狂犬病病毒从伤口进入患者身体后并不会进入血液循环,而是在伤口附近部位开始自身的繁殖,然后沿着周边的神经开始入侵人体,这也是为什么手、脚、面部被咬伤发病几率比较高的原因,这些部位神经发达,而面部离头部也太近了。

一旦病毒进入脑部就会开始大量繁殖,然后一样通过神经系统进入唾液腺,这个时候被感染的动物开始进入发作期,唾液也开始具有传染性。狂犬病不可逆转就在于它会破坏人的中枢神经,脑中枢神经细胞

目前是不可再生,也难以修复和保护的,可以说是死一个就少一个,这样的创伤目前医学是不可挽回的。

而狂犬病的病程很短,从发病到死亡一般只有6天,最长不会超过10天,而病毒破坏大脑神经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一般也就24小时左右,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在不伤害大脑的前提下消灭病毒并且修复神经系统,这也是为什么狂犬病一旦发作就不可逆转的原因。

不过对于狂犬病没有必要莫名的恐惧,我国从2008年2400多例狂犬病发作,逐年下降到2016年的644例,而且有很多省份的城市都是很多年没有一例狂犬病本地感染的病例的。狂犬病病毒虽然杀伤力强,但是病毒本身很脆弱,在外界的生存能力很低,暴露在阳光中就会被紫外线杀死,而且发病动物(具备传染力的动物)都会在6到10天之内快速死亡,这也是狂犬病无法大规模传播的原因之一。

所以给宠物注射疫苗、严惩弃养宠物、不食用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这些动物不可能抓到或者捡到的时候就是熟的吧。)是根绝狂犬病病毒的有效手段,不要轻信一些别有用心人士传播的谣言,要有自己思考的能力。

希望能够解答一些疑惑吧,对于死亡的恐惧是很可怕的,不过我国狂犬病的致死人数在2016年是交通意外的百分之一左右,到底什么更危险,想想就知道了。


豆花奶爸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患狂犬病的狗、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而受染。其病理特征是,狂犬病毒进入机体后,并不侵入血流。先在入侵部位增殖复制,如不被机体消灭,则沿周围神经的轴索上行,经过脊髓,上行到脑部,继而在灰质中繁殖,再沿传出神经进入唾液腺,使唾液具有传染性。病理改变为脑实质与脑膜水肿,充血,出血等。主要累及灰质,尤以脑干及脊髓最为明显。神经细胞有空洞形成,透明变性,染色质分解及小胶质细胞增生等。多数神经细胞浆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嗜酸性包涵体,为本病特征。狂犬病病程一般为3~5天,症状出现后很快死亡,很少超过10天。临床表现为兴奋狂躁、恐水怕风、咽肌痉挛、抽搐、瘫痪等。病后很难治愈,病死率很高。


孙建业


狂犬病毒一旦发病,死亡率100%,没有特效药。狂犬疫苗只要预防,提前接种产生抗体。但是,如果当时被带有狂犬病狗咬到,而且潜伏期短,即使接种疫苗,狂犬疫苗需要时间形成抗体,患者急性发作,就没有办法了。当然,接种疫苗是必须的,因为狂犬病毒发病潜伏期有长有短,甚至有的患者30年才发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