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爲何被雪埋凍死?

明朝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為何被雪埋凍死?

​解縉,字大紳,又字縉紳,號春雨,又號喜易,明代洪武二年出生於育水鑑湖(今江西省吉水縣)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解縉一生充滿傳奇,仕途詭詰波折,有關他的傳說在江西民間廣為流傳。

(1)人不可貌相,生來連父母都感到厭棄的解縉,後來變得十分聰明異稟

解縉因生下時個子小,長得像一隻田螺,不會開口說話,被父親看成是怪物,十分討厭他。4歲那年的一天,大雨過後,父親悄悄把他裝在畚箕裡,用手拎著,準備到後山去丟掉。途中解縉看到溼泥地上有許多雞足印,忽然開聲說:這是“個”字。

父親很驚奇,左右瞧了瞧,心想沒有人呀,是誰在說話呀?低下頭看方知是解縉。他從沒讀過書,卻能認識字,現在話也會說了。父親想這小子將來長大了一定有出息!於是高興地將他拎回來,對母親說:金雞開叫了,好生餵養,說不定還是解家的福星哩。

此後硬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啦!解縉5歲唸書,聞一知十,不到兩年,四書五經爛熟,會文能詩善對,成了一個“火箭式”才子。一天早上,母親對他說:解縉,先掃地,然後將雞籠裡的雞放出來。解縉答道:好的。打掃廳堂地,放出籠中雞。他母親笑罵道:矮駝鬼,你又在作詩嗎?解縉回道:明明在掃地,硬說是題詩。

明朝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為何被雪埋凍死?

《大明奇才》劇照,解縉

解縉家門院壩前,是片員外的竹林,員外脾氣古怪,有人在竹林去玩,就會挨他的罵。解縉打心眼裡鄙視他,於是他在自家門前寫了一副對聯: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

員外一看,自己的竹林成了顯示這小子才學的話題,一氣之下,把竹子全砍掉。 解縉又在對聯下邊添一個“短” 字和一個“長”字,對聯成了: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

員外氣得眼睛翻白,卻奈何他不得,索性把竹根也挖了。誰知解縉又在上聯加一個“無”字,下聯加一個“久” 字,對聯成了: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久。員外氣得差點背氣。

十八歲那樣,解縉參加江西鄉試,力壓眾才子取得第一名,也就是解元。這麼一路順風,年輕的解縉心高氣傲,目中無人了。

明朝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為何被雪埋凍死?

《大明奇才》劇照,解縉

鄉試後不久解縉和幾個朋友到青樓飲酒,當時負責伺候他們的是個飽讀詩書的美貌青樓女子。這女子從幾個人的交談中得知解縉就是新科解元,就打算試一下他是否有真才實學,藉著倒茶的時機對解縉說:聽說您就是大名鼎鼎的解解元,小女子剛想了一句上聯,不知解元公您可以幫著對個下聯?解縉趁興欣然答應。

女子看著解縉笑著讀出上聯: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解縉一聽就感不妙,自己看走眼了,青樓女子不僅漂亮還是個屬(zhǔ)對高手!這句上聯看似是在說一杯清茶,給解縉解渴,實則暗藏玄機,前面的一杯清茶倒是無所謂,只是後半句“解解解元之渴”一語三關。第一個解,讀(jiě)是解渴的意思;第二個解,讀( xiè )是解縉的姓,第三個解,讀(jiè),就是解元的解。這三個解字不僅讀音不同,含義也迥異,解縉雖然知道這個上聯的含義和技法,卻無法對出合適妥當的下聯,只好飲酒後匆匆離去。

明朝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為何被雪埋凍死?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解縉從此再也不恃才傲物,目中無人了。據說解縉一直到死也沒有對出完美下聯。

(2)解縉仕途不暢,最引人注目的是纂修曠世奇書《永樂大典》

解縉經過上述那次教訓後,變得非常謙虛,學習也更加用功,次年參加南京會試取得第七名,殿試錄取為三甲進土,被任命為翰林院庶吉士。朱元璋十分喜愛解縉,對他說: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少年得志的解縉高興萬分,當天便寫了《“封事”萬言書》,批評朝政,指責太祖屢改政令,殺戮過多。

不知天高地厚的解縉觸犯龍顏,朱元璋摘了他烏紗帽,叫他回家讀書,十年不許入京。第八年朱元璋死後,他才再度被起用。朱棣即位不久,解縉便從翰林待詔升任本院侍讀,由九品一躍至正六品,後又受命入職文淵閣,成為朱棣身邊的貼身顧問。那段時間朝廷的詔書號令皆出其手。朱棣十分看重他,甚至在深夜上床就寢前,還賜座給解縉,讓他坐在床前,商議國家大事。

永樂年間,解縉重修了《太祖實錄》,編輯了《列女傳》,並主持纂修了《永樂大典》。

明朝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為何被雪埋凍死?

纂修《永樂大典》是解縉一生中最引人關注的事。他在陪明太祖讀書時,就發現明太祖喜歡讀一些實用性不大的雜書。就給明太祖建議,由自己找一批志同道合的優秀儒家學者,一起編纂一部內容豐富的新類書。明太祖表示同意。但那時明朝剛建國不久,要辦的大事急事太多,此事被耽擱了。

明成祖朱棣篡奪皇位後,為了籠絡人心,炫耀文治武功,1403年下令開始修書,他確定的修書宗旨是:編成的書既要內容豐富包羅萬象,不怕浩繁,又要按韻編排作分類,便於查找,好像從口袋中拿東西一樣方便。主編就是解縉。解縉召集了147個讀書人,分頭編纂,第二年底編成,名為《文獻大成》。

明成祖看後很不滿意,認為蒐集範圍不廣,記載的內容太簡略。1405年農曆正月,明成祖當面指示解縉重修《文獻大成》,這次加派了大臣監修,還增設了正、副總裁,先後選派官員及全國各地的飽學老儒兩三千人參與。1408年重修的《文獻大成》終於完成,僅目錄就有60卷,正文有22877卷,約3.7億字,裝訂成11095冊。明成祖親自寫了篇序言,將書名改為《永樂大典》。

明朝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為何被雪埋凍死?

《永樂大典》蒐集了8000多種古代文化典籍,可惜的是,當時此書沒有刊刻出版,除正本外,僅僅抄寫了一部副本。明朝時期就有一部下落不明,另一部到清朝還保存在“皇史成”中,在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被一把火燒燬了,至今只剩下零星的幾百冊,散落在世界各地。

(3)解縉書生意氣,生性耿直,因“立儲”等事被人誣陷入獄致死

永樂三年(1405年),明成祖召解縉入宮磋商立太子之事。明成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照為太子。解縉直言說: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鑑。明成祖聽後不悅,解縉不看皇上臉色,想到他特別喜歡長孫,又進言懇諫:長子且不說,陛下不是很喜歡聖孫嗎?

明成祖最後同意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次子朱高照為漢王。但從此朱高照深恨解縉。朱高照自以為有戰功,又深得父皇寵愛,常存奪嫡之心。解縉不識時務,上疏勸阻說:啟爭也,不可。明成祖認為這是離間他們的父子關係,對解縉很有意見。

永樂四年,明成祖賜黃淮等人二品紗羅衣,而獨不賜給解縉。漠國公邱福將朝廷機密洩露出去了,朱高照嫁禍於解縉。

明朝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為何被雪埋凍死?

朱棣

永樂五年解縉又被誣閱考卷營私舞弊,因此被貶為廣西布政司參議。臨行前,禮部郎中李至剛因與解縉有宿怨,又誣縉,故即改貶交趾(今越南),命督餉化州。

永樂八年(1410年),解縉人京奏事,正遇明成祖北征未歸,故只好晉見太子朱高熾。於是朱高照又乘機進讒言:伺上出,私現太子,徑歸,無人臣禮!明成祖為此震怒,詔令將解縉逮捕入獄。縉在獄中受盡嚴刑拷打,並株連多人。

永樂十三年農曆正月十三日,錦衣衛帥紀綱上囚籍,明成祖看到有解縉的名字,便隨意問道:解縉還沒有死嗎?紀綱一貫草菅人命,深為解縉憎恨的紀剛怕明成祖赦免和啟用解縉,便趕回獄中,假意置酒祝賀,將解縉灌醉,活埋於雪中而死。

解縉時年僅47歲。

明朝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為何被雪埋凍死?

解縉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曾從事多類工種和多種企業管理工作。近年來發表的小說、散文、詩詞、兒歌散佈於網絡和本地的報刊。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會員。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