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不敢正视:豫湘桂之战日军伤亡超过中国军队

为了筹备这场决战,日本蓄谋已久,帝国大本营甚至下令所有的战场和资源配置,都首先为一号作战让路。优先补足中国战场的日军部队缺额。不惜孤注一掷,进行了号称堪比日俄战争的大动员:出动兵力高达51万,马匹6万7千,运输汽车1万3千辆,补给船艇1万余艘,征用日本几乎所有能调动的道路、桥梁工程的维修人才与器材,还在日本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一个建制完整的坦克师团。参战者也自称,这是日本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亘古大远征”。如此庞大的兵员,每天消耗的物资是惊人的。

国人不敢正视:豫湘桂之战日军伤亡超过中国军队

为减少后勤不继带来的人员损失,日本充分发挥了准备工作周到细致的民族性格特色,在本土百姓已难吃饱饭的情况下进行了搜肠刮肚般的物质准备。尽管太平洋战场的燃料已极度紧张,却为在华的参战航空兵团准备了可用半年的油料。地面部队的弹药储量可支用两年,从野战医院的药品,到军装军靴,都不顾国力条件可能给予取最大限度的保证。因为一号作战,日方资料承认军费分配“1944年中国战场占64%、南方战场(即太平洋战场)占28%”(日本当代学者纐缬厚引自大藏省财政史室《昭和财政史》)。由此可见,所谓中国战场不是反法西斯主战场的论断完全是一派胡言。

应该说,如此规模的大兵团在如此广阔的地理跨度上作战,其后勤保障的水准已远远超过当时日本国力所能承担的限度。而日本为了这一面子工程,不顾实际条件强行执行。造成了军力的严重透支,带来了大量战斗和非战斗人员死亡。而且损失的多是构成战斗力最精华的中坚部分,从损失结构上讲,比太平洋战场严重得多。

国人不敢正视:豫湘桂之战日军伤亡超过中国军队

  但日军上下却将一号作战作当成为自己的民族打出一条出路的决战,疯狂到将什么人员伤亡、物质损失等等一切皆置之度外。据薛岳晚年回忆,战役期间“敌高级指挥官亦多亲临前线指挥,为前所无”。在湖南战场则尤其丧心病狂,甚至“白昼の敵前渡河”,从战役一开始就造成日军基层“工兵、歩兵の戦死、負傷者が圧倒的な多数”。薛岳也指出:“攻长沙、衡阳时,(日军)尤多践战死者尸体而厉行猛扑,虽全部战死不惜,有时多数阵亡,仅残余一二士兵犹不肯降。其勇往迈进之精神,固值赞许,然实懔于危局,不能不倾国力,以图苟延一线也”。

  据衡阳第10军电台兵卢庆贻回忆,当时他们军部机关人员在中央银行三楼观战,在望眼镜中看到城外日军“用梯式进攻,一排一排的,一百把人一排,前排100多个,后面又是100多个,打着赤膊,全身只兜一条白布。端着刺刀弯起腰,对着我们猛冲”

国人不敢正视:豫湘桂之战日军伤亡超过中国军队

第13师团是一支素以精锐著称的老牌师团。在战役期间死亡人数为4000人(参见长田荣太郎:《湘桂作战第二期》),而伤病更多。但从其下属联队的数字看,4000的数字似乎很保守。比如第65联队在战役初期自湖南平江出发时为3800人,11月打到广西河池,即已战死和重伤、重病总数超过2300余人,占联队总兵力三分之二,轻伤轻病人数尚在其外。这其中战死902人。在随后的广西防守与败退过程中联队又死亡600人。可以说,湘桂一役下来,超员满编的第65联队基本打光,就剩个空架子。

  第3师团更是明治维新时就建立的老牌甲种师团,也是唯一全程参加八年侵华的师团,残害中国生灵不计其数,可谓罪恶滔天。但在长衡会战中,被阻滞于湘东山区的3师团先后在醴陵、茶陵、安仁遭重创。后在第27师团、第34师团和第13师团一部支援下,战至月底,始突破围阻。

国人不敢正视:豫湘桂之战日军伤亡超过中国军队

  经此一役,3师团下属各联队的一线战斗中队损失过半,像6联队第1大队第3中队自河南淅河出发时160人,到日本投降时已死亡87人,其中大半死于湖南。同师团的第34联队死亡多达1700余人(仅6--8月期间就死亡737人)。

  第40师团的伤亡总数虽无明确记载,但同样有大量片断证据可供参考。比如第一大队第一中队幸存者高桥幸回忆,所在中队自湘北华阳出发时有近200人,到桂林战役打响前只剩98人,光是他本人在进军途中参与埋葬的死亡中队战友就达30人。这些幸存者随后又在强攻桂林七星岩的战斗中再遭沉重打击。这98人连同配属的30人的工兵“肉迫队”遭受“全灭”打击,中队长柴田也把性命搭上,高桥幸自认九死一生活了下来。同联队第三大队的命运也和他所在的一大队半斤八两,光是衡阳外围阻击国军第62军一部的战斗,该大队就打得只剩54人。

国人不敢正视:豫湘桂之战日军伤亡超过中国军队

  而40师团相对前几个师团而言,担任的多是配属作战任务,可这并未让它逃脱沉重的惩罚。比如其下属的235联队每个中队都蒙受了100人以上的累计死亡,联队光死亡一项就在1000余人以上。再算上伤病人数,联队实际处于全队骨干覆没的状态。

  还有第27师团,这是特地为一号作战而从关东军序列中调来的2万多人的满编甲种师团。据日军高层对师团基层部队的表扬“感状”显示,不算河南作战的损失,只从44年7月开始计算,27师团各大队在湖南会战期间的减员就突破70%!其它日文资料也证实,师团各步兵中队仅剩60人,经过大力补充新兵仍仅120人。27师团下属屯驻第3步兵联队的老兵藤原彰后来在著作中记载,联队从湘桂开战到终战,死亡高达1647人(《中国屯驻步兵第三联队日志》)。

国人不敢正视:豫湘桂之战日军伤亡超过中国军队

  这还仅是步兵联队,27师团还辖有辎重、炮兵、工兵等配属部队,同步兵相比,他们虽处在二线,挥霍的性命却同样惊人。其独立山炮第二联队第一大队,在湖南被打得仅“残生”奄奄一息的80名官兵。还有些归属师团不明的,像“中部第六部队”,从其下属骑兵第2大队第3中队的爱知县士兵和田敏雄供认其战友近半数战死来看,其伤亡也不会小。

  当然,也有人指出,51万日军并不仅限于豫湘桂的作战,它们之中有相当一部份在广东等次要战场配合作战。广东战场的战斗烈度无疑低得多,从表面上看,确实如此。但查一查他们的损失,却也相当惊人。比如第161联队,光死就死掉729人,未遭伤亡的骨干战斗人员亦是所剩无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