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千辛萬苦拿到十米外的玩具,和別人幫他拿到手,結果想不到

很多的家長說,我的孩子膽小、不夠自信,怎麼辦?其實,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頂天立地的,都是非常自信的。孩子今天的不自信,都是我們父母造成的。當你的孩子一歲,剛剛學著走路,他看到十米以外有個色彩鮮豔的玩具,他想去拿,他走一步摔倒了,又爬起來再走一步,又摔倒了,又爬起來,這時你會怎麼做?

孩子千辛萬苦拿到十米外的玩具,和別人幫他拿到手,結果想不到

科學家就這個場景做過一個實驗,給孩子頭上帶著生物反饋儀,當一個孩子,摔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又摔倒,千辛萬苦在最後拿到那個玩具的時候,儀器顯示,他的開心滿足程度比成年人中了500萬彩票還要高。他在想,太棒了,我做到了!孩子開始自信;相反,當他想要那個玩具,剛剛準備去拿時,立刻有人幫他取到玩具,這時孩子的腦波顯示,他的能量場相當於內疚、自責的狀態。他覺得,我沒有能力,我做不到,孩子開始自卑。

類似這樣的事情,你們做過嗎?一歲半左右,你的孩子看到大人們拿著筷子,可以隨意的夾到桌上的任何一個菜,他很羨慕,很想嘗試。如果你不怕吃一頓飯,就給孩子洗一次澡,換一次衣服,打掃一次房間,你願意陪伴他成長,並不斷嘉許他每一次能吃到嘴裡的成就,孩子就會因為你的肯定,獲得了自信。一個有自信的孩子,會因此而自愛,一個自愛的孩子,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會產生自尊,一個有自尊心的孩子,會產生更多美好的感受,願意做更多的嘗試,培養自己更多的能力。

孩子千辛萬苦拿到十米外的玩具,和別人幫他拿到手,結果想不到

可很多人嫌麻煩,沒耐心,對孩子說,你怎麼會吃啊,來吧,來吧,我餵你。他連嘗試的機會都沒有,如何培養出能力和經驗,又怎麼可能得到肯定,沒有無數次的肯定,怎麼可能有自信?

記得我國家庭教育專家戴東老師說過一句話:只給孩子樸素的愛是不夠的,要給就給孩子科學理性的愛。我的理解就是按照孩子成長過程的敏感期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宜環境讓孩子自己去做事情、自己去體驗,而不是代替成長。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有一位家長說我的孩子現在一事無成,我問她:“孩子小時候,你是怎麼關心他的呢?”這位媽媽回憶道,孩子第一次繫鞋帶的時候,不小心打了個死結,從此他就再也沒給孩子買過繫鞋帶的鞋,因為她害怕孩子將鞋帶再次打成死結時;孩子小時候,一次洗碗不小心弄傷了手,從此他就再也沒讓孩子做家務,因為她害怕孩子在做家務過程中再次受到傷害;等孩子上小學時,他每天很早就起來幫孩子整理床鋪書包親自送她上學,風雨無阻;孩子上中學時,她對孩子生活中的一切細節都非常關心,甚至孩子日記裡寫的什麼她都要知道;當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旅遊活動時,他除了親自打理旅遊用品外,還暗自跟著孩子,擔心發生意外;孩子大學畢業後,他為了幫助孩子找工作動用了所有自己能用到的關係,讓孩子輕而易舉的就得到了他人夢寐以求的好工作;可孩子工作後處處碰壁,領導和同事們都看不起他,他的個人生活也很不幸,因為他只關注自己的感受,從來不懂關心別人,年過30,至今沒有成家。

孩子千辛萬苦拿到十米外的玩具,和別人幫他拿到手,結果想不到

我們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為孩子現在還小,讓孩子長大以後自然就會把事兒做好,殊不知,生命中的每一段經歷,都會在孩子的人生刻下深深的烙印,越小時候的烙印,越加深刻,對孩子一生的影響,越加深遠。家長過分照料孩子,越俎代庖,不讓孩子承受人生中的種種磨難,那麼孩子最終會變得非常幼稚,依賴性強,等孩子離開你以後,他沒有任何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和能力,連值日掃地都做不了,老師的陽光雨露會灑在他身上嗎?同學們會喜歡她嗎?學校裡得到的嘉許會多嗎?於是孩子變得更加自卑,更加依賴,等再大一點,家長看到這種後果,再想鍛鍊孩子,孩子只會在遭受重重打擊後變得更加懦弱、不自信、很難在社會上獨立生存,孩子長大後要面對來自家庭、事業、社會的種種考驗,今天你代替了孩子成長,未來孩子將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學會他小時候就應該學會的東西,所以,請家長一定記住,你能代替孩子一時,卻不能代替孩子一輩子。6歲之前人生的劇本已經寫完,7歲之後的人生就在按照劇本進行演出而已。(本文系公母倆育兒原創)

孩子千辛萬苦拿到十米外的玩具,和別人幫他拿到手,結果想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