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爲什麼爭諸葛躬耕地?

秋雨不再來1


對於這類問題我不想再多說廢話,直接上河南、南陽當地歷代地方誌,這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證據!躬耕地的具體地點在南陽的地方誌裡說得清清楚楚!

一、明嘉靖《鄧州志》

明嘉靖《鄧州志》是明朝嘉靖年間鄧州知州潘庭楠主持編撰的。該志書第二卷“郡紀”中明確提到“十二年,備三顧諸葛孔明於隆中。本傳徐庶見備於新野,備器之。庶薦諸葛孔明家於南陽之鄧縣號曰隆中。”該志書第三卷“帝紀”中介紹劉備生平時再次明確提到“備因徐庶之言,三顧孔明於隆中。”

二、清乾隆《新野縣誌》

清乾隆十九年編修的《新野縣誌》是新野縣僅存的舊志中最完整的一部。

該志書卷七“古蹟”中說“建安十二年……是年(劉備)三顧諸葛亮於隆中。”又說“諸葛亮字孔明,本琅琊人,寓居襄陽隆中….”

三、清光緒新修《南陽縣誌》

清光緒年間南陽知縣潘守廉主持編撰了《南陽縣誌》。該志書由當時在南陽文壇、政壇享有盛譽的四進士、六舉人、七秀才等17位名儒顯要組成強有力的編纂班子,歷經5任知縣,歷時6年,四易其稿,於光緒三十年刊刻問世。因其編纂質量較高,後被《續修四庫全書提要稿》收錄其中。

清光緒新修《南陽縣誌》在介紹時臥龍崗諸葛忠武侯祠時說:“從父玄依劉表,亮從玄來荊州。玄死,遂家於南陽隆中。幼與潁川徐庶元直及石廣元、孟公威遊學……”“忠武侯丁漢之季,愍漢之疆,瓜分鼎峙,奮起隆中。扶日當空,志靖九圍,俾之混同,再表出師,有䖍秉鉞火德……”“當漢之季,諸葛武侯隱於隆中,躬耕隴畝,畝謳歌梁甫。有伊呂之志操,人莫之知也。” “按南陽有諸葛忠武侯廬始見唐宋人集,至元明皆有敕賜廟學、祭品、碑而名益著,或謂侯實家襄陽南陽之祠非是。考三國志亮隨其叔父依荊州牧劉表,是時表軍襄陽,亮宅在襄陽為信水經注謂沔水經亮舊宅是也。

又說:“然漢荊州八郡南陽居首襄陽(隆中)四為鄧縣實隸南陽,故侯自表謂‘躬耕南陽’。漢晉春秋亦謂亮家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以此推之,南陽祀侯固宜歷代,迄今築居以像之,與隆中並稱,於以見侯德感人之深,而民之好之,攸同前有所因舉,莫敢廢況。南陽於侯其名稱自昔為著,尤非他邑比哉!今考原本舊志列入流寓而附考於此。” 

還收有明《李東陽重修諸葛武侯祠記》說:“南陽府城西五里,臥龍岡草廬舊址。漢史稱侯躬耕南陽又曰寓居襄陽隆中,蓋秦南陽郡即今鄧州而襄陽實在其界故也。”

四、《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

記載“三國志侯傳注引漢晉春秋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此漢隆中確屬鄧縣,不屬宛。漢時襄陽為南郡屬縣,縣境西止十一里,故水經注謂襄無西。”

又載“案,亮三國志卷三十五有傳魏略曰亮在荊州遊學,每晨夜常抱膝長嘯。漢荊州刺史治襄陽,所領有南陽郡。亮家於襄陽城西二十里屬南陽郡鄧縣,故亮自稱躬耕南陽。”


五、清《(乾隆)續河南通志》

“當漢之季,諸葛武侯隱於隆中,躬耕獻畝,謳歌梁甫,有伊呂之志。”

六、清周淦《(光緒)靈寶縣誌》

《(光緒)靈寶縣誌》於光緒二年付梓問世,是歷史上《靈寶縣誌》中卷數最多、內容最翔實的。它突出的特點是凡例嚴格、圖表詳細、資料翔實,不失為地方誌中的佳作。該地方誌說:“諸葛亮字孔明,漢襄陽人。諡忠武。”而民國時期由孫椿榮重修的《(民國)靈寶縣誌》中也說:“諸葛亮字孔明,漢襄陽人。諡忠武。”

七、民國張鎮芳《(民國)項城縣誌》(河南)

“即如蹇叔居百泉,孔明居隆中”

八、新中國南陽市的《諸葛亮小傳》和《武侯祠簡介》

《諸葛亮小傳》是1976年由中共南陽市委宣傳部編撰發行的介紹諸葛亮生平的書籍。由於當時沒有利益因素的驅使,所以內容相當嚴謹,可信度極高。

該書“二、躬耕南陽”中說:“隆中在襄陽城西北二十里,當時屬南陽郡鄧城管轄”,“諸葛亮在這裡度過了十個寒暑”。“小小的隆中實際上成了他的第二故鄉,所以他自稱‘躬耕於南陽’。”

《武侯祠簡介》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南陽市博物館編撰印製,在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出售的導遊性宣傳小冊子。其中說:“諸葛亮便隱居在南陽隆中(今湖北襄陽附近)”,“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從此他就離開隆中輔佐劉備”。還說:“南陽臥龍崗上的武侯祠,相傳建於唐宋年間”“

(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後部的茅廬、古柏亭、…等,是後人根據諸葛亮生活起居而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

就連南陽臥龍崗自已發行的宣傳冊都承認“劉備真正三顧茅廬地在湖北襄陽西附近的隆中”,南陽臥龍崗是“後人根據諸葛亮生活起居而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

不知道那些成天叫囂“臥龍崗是躬耕地”人對此如何解釋!

九、河南省政府編撰的《河南風物誌》

1985年河南省政府組織編纂了地方誌《河南風物誌》。該志書曾獲河南省地方史志優秀成果一等獎。

該書主編胡世厚為河南汝南人。曾任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顧問、研究員。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三國演義學會副會長、中國杜甫研究會顧問、河南省影視評論學會副會長、黃河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該志書武候祠一節說:“(諸葛亮)在襄陽西隆中結茅隱居,他躬耕壟畝,攻讀史籍……”“漢室後裔劉備三顧茅廬於隆中。”“孔明遂離開隆中,佐劉備攻伐中原”“人們知道,湖北襄陽古隆中為孔明隱居躬耕之所”。“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過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很明顯,這裡所說的南陽系南陽郡,並非今日之南陽市。後人出於仰幕,於今日南陽建祠以祀。”

很明顯河南省編撰的地方誌明確支持“襄陽隆中”為“躬耕地”和“三顧地”!其中最關鍵的一句話是“人們知道,湖北襄陽古隆中為孔明隱居躬耕之所”,它清晰的告訴我們“湖北襄陽古隆中為孔明隱居躬耕之所”曾經就是全社會普遍的認知,所有才會有“人們知道”這樣的話!

同時該地方誌也明確的告訴世人諸葛亮躬耕地的“南陽”不是今日的南陽市!

這些都是河南方面的表態,可不是襄陽方面的一面之詞哦!

綜上史料都證明從古至今的許多河南地方誌、南陽地方誌,甚至是南陽縣(即臥龍崗所在地)的縣誌都承認諸葛亮“家在今襄陽隆中”、“躬耕地在今襄陽隆中”、“劉備三顧地在今襄陽隆中”!

臥龍崗方面刻再多的明、清、民國的石碑擺在那裡,也比不過自已人給自已寫的傳記(地方誌)有說服力!做得再舊也是膺品!!

注:“膺品”一語出自1987年南陽市委宣傳部編的《歷史文化名城南陽》一書。書中收有《柏——臥龍崗小記》一文,說:“南陽的‘諸葛廬’、‘抱膝石’等等雖系贗品,但由於諸葛亮自稱‘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故而南陽的武侯祠便頗有名氣了。”


飄逸的歷史


諸葛亮“躬耕於南陽”,這是確定無疑的歷史事實!但這個“南陽”並非指今日的南陽市,而是指1800年前的南陽郡。這也是確定無疑的歷史事實!因為當時並無南陽市,這是基本常識。

但當今一些南陽人不管這些蠻橫把歷史上一切叫“南陽”全部理所當然的劃歸今日之南陽市!只要是叫耕於南陽市臥龍崗也是寫入正史的史實!

1600年前,南朝劉宋著名歷史學家裴松之注《三國志》時寫到:“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呤。《漢晉春秋》雲:“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這是最早明確諸葛亮躬耕地的歷史記載!

裴松之的注和《三國志》一起被後世收入《二十四史》!可見諸葛亮躬耕於南陽隆中即今天的襄陽隆中,早在1600年前就被寫入了正史!

在我的頭條系列文章《歷史中的諸葛亮躬耕地》中已對上述史實作了清晰的闡述,這裡不再重複。下面我只通過對比各個時期提到隆中和臥龍崗的史料,從側面證明南陽隆中(即今襄陽隆中)才是真躬耕地,南陽市臥龍崗只是個假貨!

晉代:

提到隆中的有:王隱《蜀記》、習鑿齒《漢晉春秋》

提到臥龍崗的有:無

南北朝:

提到隆中的有:裴注《三國志》、酈道元《水經注》、鮑至《南雍州記》

提到臥龍崗的有:無。《水經注》提到宛城周邊的各大名勝,唯獨不提臥龍崗不提還有什麼所謂“始建於魏晉的武侯祠”,你說為什麼?

唐代:

提到隆中的有:吳從政《襄沔記》、李善等注《六臣註文選》、李瀚《蒙求集註》

提到臥龍崗的有:無。

宋代:

提到隆中的有:樂史《太平寰宇記》、王欽若等輯《冊府元龜》、司馬光《資治通鑑》、朱熹撰《御批資治通鑑綱目》、袁樞《通鑑紀事本末》、鄭樵《諸葛亮傳》、張栻《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蕭常《續後漢書.諸葛亮傳》、王象之《輿地記勝》、沈樞《通鑑總類》、錢時撰《兩漢筆記》

提到臥龍崗的有:無。

金朝:

提到隆中的有:李俊民撰《莊靖集》

提到臥龍崗的有:無。

元代:

提到隆中的有:郝經《續後漢書》、胡一桂撰《史纂通要》、宗儀撰《說郛》

提到臥龍崗的有:《元一統志》

明代

提到隆中的有:謝陛《季漢書》、魏顯國《歷代相臣傳》、楊時偉《諸葛忠武書》、王士騏《諸葛亮》


後工業時代


不就是錢鬧的嘛。現代為了發展旅遊業,連西門慶、孫悟空的出生地都有地方爭,何況是諸葛武侯這麼一個名垂千古的歷史人物。




南陽曆代其實是承認諸葛亮的躬耕地在襄陽隆中的在1976年南陽市委宣傳部出版的《諸葛亮小傳》裡,明確承認諸葛亮躬耕地是襄陽隆中。

歷代南陽地方誌也承認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明嘉靖《鄧州志》說“十二年,備三顧諸葛孔明於隆中。清乾隆《新野縣誌》“古蹟”中說“建安十二年……是年(劉備)三顧諸葛亮於隆中。”《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說“三國志侯傳注引漢晉春秋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其實早年南陽和襄陽的爭議,只是民間爭論。究竟什麼時候南陽非要打自己前輩的臉,不認襄陽隆中是諸葛亮躬耕地呢?其實2010年前,南陽投資9億元修建諸葛亮草廬,主打文化旅遊產業,那諸葛亮躬耕地就必須得爭奪了。



諸葛亮躬耕地爭議,早年是因為民間對現代的南陽和古代的南陽郡的認識不到位起的爭議,到了現代,爭議的背後就是赤裸裸的錢的問題了

平心而論,南陽武侯祠有足夠的文化資源,比如岳飛的題詞等,對於打造一個文化旅遊景點,已經完全足夠了。襄陽隆中,除了是躬耕地之外,真沒什麼文化資源可以提及南陽為錢連躬耕地都要爭,這吃相有點難看了



至於諸葛亮躬耕地在歷史學術圈,是沒啥爭議的,著名歷史學家葛劍雄教授,對此表態過,只是不願意介入兩地紛爭。

采薇為您提供歷史和國際關係的深度解讀,拒絕小白言論,拒絕陰謀論,您的支持是采薇的最大動力,歡迎關注。


采薇讀史論今


你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既然是爭,那肯定不只一方,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個道理你都不懂?湖北襄陽和河南南陽爭論已久。問題的關鍵在於今襄陽隆中是否屬於古南陽管轄區,如果不是,則更應該相信諸葛亮自己說的躬耕於南陽,作為博學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不可能把襄陽寫錯成為南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