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縣衙門有多少官員?

威海川嶽山硅藻泥


衙門八字朝南(難)開,有錢有理都別進來。那麼,一個縣衙到底有多少人,且聽傳訊君一一道來。

清代州縣以下不設治所,州縣衙署便成為當時最基層的政權機構。州縣近民,一縣的最高行政長官為知縣。

除此之外,下面還設有縣丞、主簿、典史、教諭、訓導、巡檢、驛丞、閘官、稅課司大使、倉大使、河泊所大使、醫學訓科、陰陽學訓術、僧會司僧會、道會司道會等多種名目。

知縣、縣丞、主簿、教諭屬於入流官員、正堂官員,在編制內,其他皆是不入流的小吏,屬於佐貳官、首領官和雜職官。與清廷中央六部同構,縣衙至少有六房,部分地區更多。

如吏房、倉房、戶房、禮房、鹽房、兵房、刑房、工房、承發房、招房、本房、堂房、錢房、糧房、漕房等。再如萬曆《錢塘縣誌》記載,浙江杭州府錢塘縣就分出二十五房科,書吏房是制度運作核心。除了常規分房,還有一些負責特別事務的辦公室或書吏:包括收發室(承發房)、通信室(柬房)、財務室(庫房)、倉儲室(倉房),負責準備徵比冊的辦公室或書吏(總房或總書),負責給鄉村或城鎮每一里繪製地籍圖及賦稅冊的書吏(裡書,也稱冊書或扇書)等等分支單位。

一個縣官上任,還得帶幕僚、長隨、書吏、師爺等輔佐人員,還有家屬親戚。各個單位還得有辦事人員,制度中稱作“吏役、賤役”。同時,清代州縣衙署的內部建置主要由照牆、大門、儀門、戒石亭、大堂、二堂、書吏房、監獄、花廳、廚房、捕廳、庫房、內宅等構成。

各個角落裡還分佈著衙神祠、耳房、招房、簽押房、柬房、傳帖房、正門房、河房、糧房、跟班房、後房、幕賓公事房、火藥軍器庫房等等,每個部門都有定額或超額人員執行底層事務。

其實,朝廷的定額往往很少,難以在基層適用,故而隨機應變,各個縣衙都有超額指標。基層事務很多,人員臃腫是必然的,這是制度設計不合理所致。

縣衙有服務性人員,如看監獄的、保安、做飯的,俗稱皂吏,不一而足。鄉村還有保甲、裡甲或團練小吏,都是縣衙的治理範圍。縣衙捕快分為多班輪替,人數少不了。

編制內官員吃朝廷財政,不入流的拿著地方財政薪資,知縣的幕僚等是知縣自己掏錢,養廉銀一大部分就用於支付工資。往往專業技術不同、品位不同、職能不同,工資待遇不同。當然,混進清代縣衙體制內,在司法、賦稅、勞役等方面,也有一定特權。

古代官與吏分流,官員很少,辦事的小吏很多。可以說,一個縣級衙署至少需要幾百號人來運作,由於衝疲繁難程度不同,各個地方情況略有不同,但總人數不會少於100人。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

歷史傳訊社


我就按有品級的算吧。每個縣都不一定,少的話幾個,多的話能有十個!

首先就是我們的知縣大老爺!

縣一級最高行政長官,主一縣之政,有攢典一人協助辦事,並聘請幕友為其參謀顧問。三年一任,通常為正七品,也有特例,大興、宛平二京縣知縣為正六品,還有因為皇帝欽加、特授原因為別的品級,比如光緒時期一位名為章炳燾的縣令品級就為正五品,還有一個名字叫汪繼祖的縣令品級甚至達到了從四品!

有一個電影名字就叫做《五品縣令》,就是說傳奇縣令章炳燾的故事,感興趣各位可以看一看。

接下來就是縣丞。

正八品,縣令的副手之一,主要職權是管理文書,倉庫,少數時期裡,能管理地方財政和治安。還有一個職權是縣長不能處理政事時,他可以代替縣長暫時管理地方。可以看做是縣裡的二號人物。清代縣丞不多,1300多個縣僅有300多個縣有縣丞,某一些大縣可能會有兩個縣丞,例如錢塘縣和仁和縣還增添勸農縣丞一員,主管農桑。

莫要看不起縣丞這個官職,有很多重要官員就是擔任過縣丞的,例如大名鼎鼎的田文鏡就曾經擔任過福建長樂縣縣丞。

然後是三把手,主簿。

正九品。宋以前是主管文書、簿籍和印鑑的官員,職責為記錄門下眾事,審核簽發文書。至明清為知縣佐官,以掌管治安為主,同時與縣丞一起協助知縣分掌一縣糧馬、徵稅、戶籍、巡捕、鹽業、水利等事項。不過主簿也很少,據我查的資料清朝全國1300多個縣似乎至多也就幾十個縣有主簿。

還有縣學教諭和訓導

正八品,地位挺高,為縣學長官,負責生員學習事務。訓導是從九品,是教諭的佐官。

縣尉,又稱典吏

其實很多縣尉是沒有品級的。不過也有很多縣尉是從九品。縣尉管理全縣治安和獄囚,負責緝捕盜賊。縣尉雖品級較低,但在縣丞、主簿不在時可代行他們職權。

最後是巡檢

從九品,負責捕盜。 在各關津要害處都設巡檢司,以統率卒役,確保地方安全。仁和縣在塘棲就專設巡檢司署。


其他像什麼六房三班等一百來個就都是不入流的,沒有品級,就不贅述了。

我瞭解的就是這些,如果有錯誤的或不全的希望大家補充。


追風穿雲


謝邀,作為一個文史自媒體,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為了方便大家閱讀和理解,咱就不長篇大論了,結合現在一個縣縣委縣政府的配置來給大家說一說。



現在一個縣級行政機構由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機關部室、行政部門等組成。清朝縣衙也差不多是這樣設置的。

清朝縣領導班子由知縣當班長,相當於現在的縣委書記+縣長一肩挑。現在的縣長屬於處級幹部,古代知縣是七品官。班子成員有正八品的縣丞,相當於現在的副縣長,替知縣分管具體事務,像稅收、糧草、戶籍等;還有正九品的主簿,相當於秘書長,分管文書等。此外還有縣人民法院院長和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在清朝這倆官是合二為一的,叫典吏。



班子成員都是官,由吏部選拔任命。他們手下各有一批辦事的下屬,這些人就是吏。相當於現在各個局委辦,在清朝不叫局叫房,清朝縣衙有六房,吏、戶、禮、兵、刑、工。

除了六房還有三班,即皂班、壯班和快班,相當於現在的警察。別看他們平時威風得很,其實他們跟縣衙的禁卒、門子、仵作、穩婆等一樣,統稱為衙役,屬於賤籍,子孫三代不得入仕為官。

另外還有縣衙的屬官,主要有教諭(教育局局長)、巡檢(派出所所長)、驛丞(縣郵政局長兼縣招待所所長)等。



上述人員再加上知縣私人聘請的幕僚,基本就是古代縣衙的人員組成了。題主問的是清朝,咱就只說清朝的縣衙。如果是算核心工作人員,有十幾個吧,如果把各部門工作人員算上,四五十個人,如果連雜七雜八所有人員算上,那得上百人了。總的來說要比現在的縣級行政機構人員少很多,因為職責不會像現在這樣農林牧副漁商業外貿之類分這麼細。

我是凡塵往事,喜歡文史喜歡結交朋友,歡迎關注我跟我私信交流!


凡塵往事


中國自秦代一統中國後,普遍地實行了郡縣制。郡縣制是皇帝制度之下皇權的延展,是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制度從秦朝開始,其間歷經損益變革,一直實行到清代。直到今天我國的基層政權還有“縣”的稱謂。不過,傳統社會下的縣,究竟有多少官員?都負責什麼工作?下面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

清代縣衙審判

自秦朝開始,根據縣的大小和重要程度,縣一級的長官分為縣長和縣令。到了清朝,縣一級的最高行政長官為知縣。縣相比於整個國家當然顯得微小,但它是歷代政權的基層單位,也是賦稅徵收的“起點”,人口不少,事務繁雜,僅僅靠知縣一個“光桿司令”當然不能實行有效的管治。知縣之下還有正八品的縣丞和正九品主簿。縣丞與主簿都相當於知縣的“副手”,一起輔佐知縣處理一縣之事,這兩個官職的設置數量也是根據縣內事務輕繁與否而定。值得注意的是,縣丞、主簿雖然也是芝麻官,但“待遇”可不低,它們都有獨立的辦公衙署。

除了縣丞和主簿,縣一級的官吏還有很多。比如典史,典史的品級尚未入流,相當於縣公安機構的負責人,管理縣裡監察獄囚。明末清初嘉定反抗清軍的閻應元就是一縣典史,可見典史是縣裡的重要官員,一般在縣長、縣丞和主簿不在的情況下,典史可以暫時處理縣裡事務。比如巡檢,,從九品官。清廷在地方上要衝之地設巡檢司,負責緝拿盜匪。再比如驛丞。古代中國在交通要道上均設有驛站,驛丞就是驛站中的管理人員。負責該驛站的文書傳遞和迎送來往。縣一級一般還要負責醫藥衛生工作,專門設有醫學訓科大致相當於今天縣一級公立醫藥機構負責人。

縣衙大堂

古代中國是一個農業立國的文明國家,所以農田水利等事務也需要政府專門設立官吏管理。例如閘官,從名稱上就能看出來,這是水利水閘的管理人員。比如稅課司大使,掌管當地的完糧納稅。又比如倉大使,負責當地倉庫的保衛工作。再比如靠近江河湖海的許多地方上縣裡還設有河泊所大使,掌管漁業事務。除了一般的行政工作,清代縣一級的機構中往往還設有掌管天文術數和宗教事務的慣例。比如專管星象堪輿的陰陽學訓術、負責地方僧侶人員及相關事務的僧會司僧會和管理地方道教事務的道會司道會。

古代縣衙舊址

縣一級的“編制”除了以上這些品級高低不一的官吏外,還有負責此後這些官吏的專用僕從和廚師等,這些人員的數量各個地方均不盡相同,囿於篇幅與時間,這裡就不一一敘述了。

鄭秦:《清代縣制研究》

魏光奇:《清代州縣治理結構述要》

周保明:《清代縣衙吏役的內部管理》

回答者: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個人簡介: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方向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長,季我努學社自媒體主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館員。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抗日老戰士口述史資料搶救整理”採訪與資料整理工作。目前研究方向為民國政治史、抗戰金融史。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季我努學社


清朝縣衙有多少官員

清朝縣衙的最高長官就是知縣大老爺。



知縣是縣一級最高行政長官,主持一縣行政,可能聘請幕友作為他的參謀顧問,為自己出謀劃策協助自己的日常工作。知縣一般三年一任定期輪換提升等。知縣通常是正七品,個別縣的知縣可以是正六品。

清朝縣衙的第二高長官叫縣丞。



縣丞一般都是正八品,是縣令的副手之一,主要負責管理文書,倉庫。特殊時期他們還可以參與管理地方財政和治安。如果知縣不能夠處理政事時候,縣丞可以代替縣長暫時管理地方,行使知縣職能。可以看做是縣裡的二號人物。縣丞不是必備的職位,有的地方是沒有這個職位。

清朝縣衙的第三高長官就是主簿。



主簿一般都是正九品。清朝時候是知縣佐官,他們以掌管治安為主,同時與縣丞一起協助知縣分掌一縣糧馬、徵稅、戶籍、巡捕、鹽業、水利等事項。大部分的縣衙沒有主簿。



清朝縣衙的第四高長官就是縣學教諭和訓導

教諭一般都是正八品,地位比較高,為縣學長官,負責生員學習事務,也就是負責教育管理。訓導是從九品,是教諭的副手。

縣尉,又也叫典吏

一般的縣尉是沒有品級的。也有一些縣尉是從九品。縣尉管理全縣治安和獄囚,負責緝捕盜賊。縣尉雖品級較低,在不設縣丞、主簿或者縣丞主簿不在的時候縣尉可以代替行相應的職權。

最後是巡檢



從九品,負責捕盜。 在各關津要害處都設巡檢司,以統率卒役,確保地方安全。


7老師262366556


清代縣衙的官員,首先是知縣,通常為七品官,相當於縣長,是縣的一把手。一般情況下,知縣還有若干佐貳官,如縣丞,八品官,相當於副縣長;主薄,九品官,第二名副縣長;典史,不入流,主管治安、刑獄。此外,各縣還有一名主管教育的教諭。不過,清代的一個縣往往並不會配齊佐貳官,佐貳官被認為是閒曹、冗官,權力主要集中於知縣一人之手,所以有歷史研究者乾脆將清代縣級政府稱為“一人政府”。

一個縣衙門,除了前述知縣、佐貳官、教諭之外,還有若干辦事員,他們就是胥吏、書吏。請注意,胥吏、書吏並不是官,儘管他們也掌握著一些權力,但地位極低,也沒有官俸,只能領一點非常微薄的工食錢。按清代學者洪亮吉的估算,清代一個大縣約有1000名書吏,小縣則有一二百名。

書吏是縣衙的文職辦事員,縣衙還有武職辦事員,即衙役,類似於現在的警察、治安員、城管隊什麼的。一個縣衙有多少名衙役呢?正式的編制是幾人、幾十人,但實際上,一個縣往往有1000多名衙役。

以上,都是縣衙役的公職人事。此外,清代衙門中還有一類不縣公職身份的人,那就是知縣私人僱傭、聘請的生活隨從,叫做“長隨”,還有辦公助手,叫做“師爺”。


吳鉤的鉤沉


在一些影視劇照中我們常看到縣令被譽為“七品芝麻官”,乍一聽,官位宛如芝麻般大,其實在今天那也是一名處級幹部了。

要想弄清楚清朝縣衙有多少官員我們就要區分其是否有“編制”。

編制內

在清朝一個縣衙門有一個正七品的官,是知縣,按現在的叫法是縣長,此外還有兩個正八品的文官,一個是縣丞,就是副縣長,還有一個縣主薄(正九品),和縣丞分管糧馬、徵稅、戶籍等工作,叫二尹,又稱“左堂。”縣主薄稱三尹,還有一個叫巡檢,掌管緝捕盜賊、盤詰奸偽之事,巡檢司的巡檢為從九品官。俗稱四老爺,實際上是縣公安局長,因此按照正式編制來說,一個縣就這五位官員。

未入編制

典史:典史的品級為未入流,掌管一縣監察獄囚之事。若事簡之縣不設縣丞和主簿,則縣丞和主簿的職能也由典史一人兼領。

驛丞:驛丞管理各驛站,掌郵傳及迎送過往官員之事,相當於現在的郵政局兼招待所的職能。驛丞的品級為未入流。

閘官:亦為未入流官,掌各閘儲洩、啟閉之事。相當於現在的水庫管理人員。

稅課司大使:亦為未入流官,掌稅收的徵收。

倉大使:未入流,掌倉庫的保管與守衛。

河泊所大使:未入流,掌徵收漁業稅。

醫學訓科:未入流,為一縣之醫官,相當於現在的縣立醫院院長。

陰陽學訓術:未入流,掌管星相(天文)。

僧會司僧會:未入流,掌管一縣僧人。

道會司道會:未入流,掌管一縣道士。

自隋唐以後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以穩固國家的平穩運行其實在縣裡也有類似的機構我們稱之為“六房”。他們分別是戶、兵、刑、禮、吏、工六個機構。中央的兵部相當於國防部、戶部相當於財政部,吏部是組織部、禮部是教育部、刑部是公安、檢察、法院一起管,是司法部,工部是建設部。縣衙門的六房是中央六部的縮寫,也分管這些事情。


爆炸史料


我國曆史上的郡縣制最早出現在秦朝,是各個朝代的基層政權,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收稅,徵兵,賑災,教育,文化等各領域無所不包。到清朝時,縣衙基本上沿襲了元明時代的建制,知縣為七品官員,手下有縣丞、主薄、典吏、巡檢、驛丞、醫官及皂班、壯班、快班三班等部門崗位。

其中,縣丞主薄相當於副縣長,分管糧馬、徵稅、戶籍、巡捕、鹽業、水利,和記錄縣誌、起草簽發文書等事物;典吏負責轄區治安,巡檢負責緝拿罪犯,驛丞負責對外接待,醫官負責轄區醫務,三班中的皂班負責縣官隨時調用,升堂時協助審問行刑,壯班相當於協警,配合快班工作和轄區工事水利建設,快班則相當於現在的警察,專門緝拿盜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