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時期的鮮卑族有多強大?盡奪匈奴故地,控弦之士二十萬!

提到鮮卑人,很多人可能都會感到陌生。但提及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裡與北喬峰齊名的慕容復,相信大家就很熟悉了。身為鮮卑皇族後裔的慕容復,為了復國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作出許多令人不齒的事情。那麼,慕容復口中的鮮卑民族究竟是何來歷呢?


鼎盛時期的鮮卑族有多強大?盡奪匈奴故地,控弦之士二十萬!

鮮卑人

鮮卑民族起源

鮮卑,原屬東胡的一支。秦朝末年,匈奴單于冒頓滅掉了東胡 ,餘下的部眾便逃到了遼東塞外大興安嶺一帶。其中一部分東胡人守保烏桓山,就以“烏桓”作為部族稱號。而另一部分則依憑鮮卑山,也是以山名作為族號,自稱“鮮卑”。鮮卑與烏桓、匈奴相鄰,語言和習俗亦大體相同,但由於地理阻隔,未嘗跟中原地區有過交道。東漢初年,匈奴一度十分強盛,率領鮮卑和烏桓襲擾東北幽州邊境,殺害和擄掠當地的官吏百姓,這時鮮卑作為民族實體才被中原王朝所知。

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鮮卑跟隨匈奴入侵遼東郡,被遼東太守祭肜擊破,幾乎將他們斬殺殆盡,此事對鮮卑人震動很大,使其對中原漢朝產生了畏懼感。匈奴分裂後,鮮卑逐漸擺脫其控制,到了建武二十五年,鮮卑這才與漢朝互通使者往來。此後,鮮卑與漢時戰時和,或服或叛。


盡據匈奴故地

鼎盛時期的鮮卑族有多強大?盡奪匈奴故地,控弦之士二十萬!

檀石槐

直到漢桓帝時,鮮卑終於誕生了一個傑出的領袖--檀石槐。據《後漢書》記載,檀石槐的父親名叫投鹿侯,起初在匈奴從軍三年,獨守空房的妻子卻在家中生了孩子。投鹿侯回家後,發現自己“喜當爹”,惱怒之下想要殺掉這個孩子。妻子便誆騙他說,自己曾經在大白天走路,聽到雷響,就抬頭朝天上看,剛好有冰雹掉進嘴裡,就吞了下去,接著就有了身孕,相信這個孩子必定有奇異的地方,最好暫且將他撫養長大。投鹿侯當然不會聽信這種荒誕之辭,於是就將孩子扔到了荒郊野外。但他的妻子私下裡告訴孃家人,央求他們收養,並取名為檀石槐。

檀石槐十四五歲時,就英勇強健而且富有智謀。另外一個部族的首領掠奪他外公家的牛羊,檀石槐單騎追擊,所向無前,將之前被搶去的牛馬如數全部追討了回來。自此以後,部落中的人對他十分敬畏。檀石槐頒佈法律禁令,評判是非,無人膽敢違犯,於是被推舉為部族大人(首領)。之後,檀石槐在彈汗山歠仇水畔建立了王庭,此地距離代郡高柳縣北部約三百餘里,檀石槐兵強馬壯,十分強盛,東、西部的鮮卑各部落紛紛都來歸附。

統一鮮卑後,檀石槐的野心開始膨脹。向南不斷劫掠漢朝的邊境郡縣,北邊抗拒丁零,東方擊退夫餘,西面進擊烏孫。自從北匈奴逃走以後,漠北漸成真空地帶,於是鮮卑趁機佔領了匈奴的全部地盤,東西長達一萬四千多里,南北寬七千多里,山川水澤和鹽池都在其管轄範圍之內。號稱控弦之士將近二十萬,隨著財力強勁,越發心生異志。加上漢朝的邊關要塞把守不嚴,法綱禁令多有疏漏,導致精良銅鐵都被販賣到了鮮卑人的手裡。兵器精良,多產良馬,另外又有負罪逃亡的漢人為其出謀獻策,因此比從前的匈奴更為強大。

鼎盛時期的鮮卑族有多強大?盡奪匈奴故地,控弦之士二十萬!

鼎盛時期的鮮卑

漢桓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秋,檀石槐率領三四千騎兵入寇幷州雲中郡。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鮮卑再次大舉入侵北方邊境,冬天,朝廷派匈奴中郎將張奐率領南匈奴單于出塞攻擊鮮卑,斬首二百餘人。延熹二年(公元159年),鮮卑入侵雁門,殺死邊民數百人,大肆搶掠後揚長而去。延熹六年(公元163年)夏,一千多鮮卑騎兵入侵遼東屬國。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夏,鮮卑竟然分派幾萬騎兵侵犯長城沿邊的九個郡,並且殺害擄掠官吏百姓,漢帝震怒,派張奐率兵出擊,鮮卑聞訊後急忙出塞離去。

漢朝對鮮卑長期的襲擾感到憂慮,但又沒法制止,就派使者持印綬封檀石槐為王,想同他和親。檀石槐不肯接受,而且入侵掠奪越來越嚴重。接著,檀石槐將自己的地盤分為三部:從右北平以東到遼東,和夫餘、濊貊相連接的二十多個城邑為東部;從右北平以西到上谷的十多個城邑為中部;從上谷以西到敦煌、烏孫的二十多個城邑為西部。各設一名“鮮卑大人”管轄,他們都臣屬於檀石槐。

鼎盛時期的鮮卑族有多強大?盡奪匈奴故地,控弦之士二十萬!

漢靈帝即位以後,鮮卑持續不斷地侵犯幽、並、涼三個州的邊境,沿線州郡被殺害的人不計其數。漢靈帝欲派大軍征討,以絕後患,於是召集大臣商議,議郎蔡邕發表了反對意見。他認為:“昔日護羌校尉段穎能征慣戰,平定西羌尚且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如今帳下諸將才能不及段頻,而鮮卑部眾繁盛,比以往還要強大。戰端一旦開啟,就不易停止了,大規模的徵調士卒和轉運糧草,只會消耗殘餘國力,此消彼長,終將助長蠻夷的實力。當務之急,境內各州郡的盜賊才是肘腋之患。方今連郡縣盜賊尚不能禁止,更何況胡狄醜虜!” 但不被採納。

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八月,漢靈帝派烏丸校尉夏育由高柳出發,破鮮卑中郎將田晏由雲中出發,匈奴中郎將臧旻率領南匈奴單于由雁門出發,各自率領騎兵一萬多人,分兵三路出邊塞,深入鮮卑國土二千餘里。檀石槐命令東、中、西等三部首領各自率領部眾迎戰。夏育等人遭到慘敗,甚至連符節和輜重都全部喪失,各自帶領騎兵數十人逃命奔回,漢軍戰死者佔十之七八,出征的三位將領被朝廷用囚車徵詔下獄。此後,鮮卑侵犯邊境更加肆虐,從酒泉到遼東,沿邊各地均遭受毒害。

鼎盛時期的鮮卑族有多強大?盡奪匈奴故地,控弦之士二十萬!

隨著鮮卑人口日益增多,靠畜牧打獵已經不足以滿足糧食需求。為了解決族人吃飯的問題,檀石槐親自巡視,他看見烏侯塞秦水有幾百裡寬闊,水不流動,水中有魚,但沒有捕魚的辦法。聽說倭國人善於用網捕魚,於是向東進攻倭國,俘獲倭人千餘家,將他們遷徙安置在秦水邊上,令捕魚以助糧食。

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檀石槐突然去世,年僅四十五歲。他的兒子和連繼任首領之位。和連才能不及乃父,為人貪財好色,斷法不公,導致眾叛親離。一次,他率眾攻打涼州北地郡,被漢人射死。從此之後,鮮卑陷入內亂,重新回到了分崩離析的狀態,漢朝這才得以喘一口氣。


鮮卑後世發展

鼎盛時期的鮮卑族有多強大?盡奪匈奴故地,控弦之士二十萬!

漢末三國時期,鮮卑在軻比能的統領下,再次走向強盛,控弦十餘萬騎,為害曹魏邊境,並勾結蜀漢諸葛亮,意圖覬覦中原。實力強大後,軻比能繼續部落統一戰爭,於是威行諸部落,建立起強大的鮮卑族政權。

曹魏任命名將田豫為持節,鎮守北疆。田豫認為,胡人聯合在一起,將對中原不利。於是用離間之計,讓諸胡自相仇視,相互攻殺。田豫多次親率精兵銳卒,深入到胡虜控制的地區征戰,大破軻比能等人。之後,為了解除鮮卑的威脅,魏國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韓龍將軻比能刺殺,鮮卑民族再次陷入混戰分裂。

一百多年後,鮮卑趁西晉八王之亂入主中原,從公元337年起到420年,共建立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南涼、西秦、北魏七個國家,此乃後話。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頭條號“逸民先生”|遊神典文,吐故納新,綻放國學經典之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