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國古代沒有少數民族,匈奴、鮮卑、契丹、蒙古……都是多數民族

少數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除主體民族以外的民族。今日中國除主體民族漢族以外的其餘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民族。但是,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並沒有少數民族的概念,我們說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回鶻、女真、蒙古等等都不是少數民族,是可以和漢族人進行南北對抗的多數民族,而生活在中國古代的人們也從來沒有將他們當少數民族看等過。

如果,以我們今天的目光去衡量,中國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只有一個,它就是烏孫,雖然在後來消亡了,但卻屬於中國古代史上的真正的少數民族。

先秦時期,當華夏族(漢族舊稱)開發黃河流域的時候,現代各少數民族的先民也同時開發了中國及中國周圍的廣大地區。比如,生活在東北的東胡、肅慎、挹婁、夫餘、烏桓等民族在東北三省的廣大地區;北部的儼狁、狄、匈奴、鮮卑等民族在今蒙古草原和華北北部以及西北一些地區;西域的龜茲、于闐、鄯善等“城郭國”的各族在今新疆地區;西北部的戎、羌、氐等族在今西藏、青海地區;南部的苗、濮、武陵蠻、長沙蠻東南部的百越等南蠻各族在今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黎族和高山族的先民分別在海南島和臺灣,東方的夷族,九黎處於今山東和江蘇周圍;各民族祖先在各個地區,以他們辛勤的勞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礎。而這與古代的少數民族並不認為自己是少數民族,有著很大的關係。

中國古代沒有少數民族,匈奴、鮮卑、契丹、蒙古……都是多數民族

恩格斯不適合於中國,古羌是“多數民族”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明確提出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的理論:“遊牧部落從其餘的野蠻人群中分離出來——這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但是,這句話並不適合中國,基於考古發現指出,我國整個新石器時代原始畜牧業和鋤耕農業結合在一起,到了青銅時代,適宜農業發展的地區形成了灌溉農業,而適宜放牧的地區在鋤耕農業的基礎上發展成遊牧業,從而實現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

這就為我們從源頭上解決了一個問題,即中國的遊牧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會種地的,只不過他們居住的區域不適合耕種而已。在我國,人們知道最早的民族恐怕要屬於古羌族,應該是一個以古羌族為主的多民族混合體,這個民族疑問是會耕種的,比方說在河西走廊的西城驛遺址就有證明。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公佈的2013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中,甘肅河西走廊西城驛遺址榜上有名,這一距今約4000年的古遺址考古發掘,為史前“絲綢之路”文化交流提供了新證。是一處以從事旱作農業為主、兼有飼養,並進行著冶金等手工業生產的史前聚落址,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境內,範圍為35萬平方米,距今約4100年至3500年。從2010年起,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等聯合對這個遺址進行了8個年度的發掘。

人們不但在這裡發現了中國最早的麥子,還發現了西北地區最早的土坯房子。據新華社報道,參與現場發掘的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陳國科介紹:“大量小麥、土坯建築的發現是西城驛遺址考古的重要成果之一”(新華社蘭州2018年8月1日電 ,考古發現西北地區迄今為止所見年代最早的土坯建築)。而這表明早在4000年前,河西走廊地區已與西方發生了頻繁接觸。

我們要說的是,不管如何接觸,這個民族或者部落都是以古羌為主的,而羌漢是同源的,所以,我們就不能把古羌當成少數民族,它是那個時期中,華夏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源頭上就被定了性的,是多數民族。至於古羌創造的文明在青藏設有、河西走廊以及新疆地區都有體現,尤其是在河西走廊的四壩文化、火燒溝文化(其實,火燒溝文化就是四壩文化)特別明顯。

中國古代沒有少數民族,匈奴、鮮卑、契丹、蒙古……都是多數民族

像孩子隨父姓而不是母姓一樣,民族亦是

遊牧指在草原上形成的一種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現代考古發掘逐漸證明,遊牧誕生的時間不會早於公元前1000年。有史可查的最早的遊牧民族是公元前8世紀中葉,分佈於阿爾泰山以西西徐亞人,被稱為斯基泰人。我國《史記》、《漢書》中斯基泰人稱為“塞”或“塞種”、尖帽塞人或薩迦人。

中國的匈奴人和斯基泰人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考古發現的北方匈奴墓葬有很多處,內蒙古境內較重要的有杭錦旗阿魯柴登、準格爾旗西溝畔、伊金霍洛旗石灰溝;陝西境內有神木縣納林高兔;新疆境內有托克遜縣阿拉溝等處,這些匈奴墓葬出土的金器都是裝飾品,重要的是首飾、劍鞘飾、馬飾或帶飾,如項圈、耳墜、串珠、冠飾以及各種動物形飾片或飾牌,沒有任何器皿。

這些飾片飾牌均以草原上常見動物為題材,如牛、羊、馬、鷹、狼、虎等。反映在裝飾圖案上,就是奇異的動物文飾,多為動物斯咬的景象。還有鷹首獅身的格里芬神浮雕,不管是西亞的格里芬獸還是塞種人的再或是匈奴人的,都呈現出類似的造型和修飾風格。

我們知道的匈奴人的歷史也就兩千年,匈奴第一代單于頭曼率領著他的子民出現在黃河河套地區的時候,給我們的感覺是他們彷彿是從天上掉下來,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冒出了這麼一群人。接下的冒頓單于基本在和劉邦差不多的一個時期內統一了北方草原,成為草原部落的首領。

中國古代沒有少數民族,匈奴、鮮卑、契丹、蒙古……都是多數民族

匈奴與漢朝雖然屬於對立狀態,但在我們的《史記》裡明確地說他們是華夏民族:“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今天,對於這種說法很多人是反對的,甚至認為司馬遷胡謅的,但是,我們這個民族就這麼個習慣,即我們從來不認母系的,而非常較真父系,從家庭到民族都是這樣的。

比方說,我們娶個少數民族女子生下孩子,一定隨父姓,而不是母姓。民族也一樣,華夏或者漢族的軍隊出征,取得勝利後,留在當地,娶了當地的女子成婚,其後代就理所當然地成了華夏民族。像唐朝的皇帝血統中明顯有鮮卑人的血統,但誰也沒有說他們是鮮卑人。淳維的後代統一了北方草原,他們當然也是華夏民族,司馬遷是對的。

因為這個原因,匈奴包括鮮卑的起源說中總少不了漢地說,如匈奴按《史記》,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遺民,西遷過程中融合了月氏、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的人。並稱其“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於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鮮卑的漢地說則來自《史記索隱》引東漢應奉上奏漢桓帝書:“秦築長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鮮卑山,引以為號。”以及《翰苑集》引《漢名臣奏》雲:“鮮卑者,秦始皇遣蒙恬築長城,徒亡塞外。鮮者,少也。卑者,陋也。言其種眾少陋也。”

很明顯,他們的血統都是多源的,所以,他們的起源說也就有了各種說法,但能夠盛載其文化,並與之發生最密切關係的只有漢族,所以,匈奴和鮮卑在古代的歷史都不是少數民族。

中國古代沒有少數民族,匈奴、鮮卑、契丹、蒙古……都是多數民族

所謂少數民族一直向多數發展,總想接近甚至成為漢族

我們的史書很奇怪,每逢中原政權更替,就會以不同的名稱命名北方少數民族,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等都是,這就給了我們一個錯覺,彷彿每換代一次,北方草原上原有的民族都統統消亡了,不存在了,又從天上掉下了一群新人。是這樣的嗎?回答肯定不是,人還是那些人,不過換了名稱而已。

這樣,就有了一個關於民族傳承的正確答案: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回鶻、女真、蒙古等等都是一家人,不過所處的時段不同罷了。如此推理,匈奴、鮮卑等等源頭上的人群隨了“漢姓”,成了華夏人,那麼其後代也應該是一樣的。而且,這些所謂的少數民族一直都是向多數發展的。

我們讀史書,總會讀到這樣的事情,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回鶻、女真、蒙古等等都是一樣的,他們統一了北方草原,讓那些不同的民族穿上他們的衣服就成了他們的民族。在這一點上,突厥人做得特別明顯,大面積地強制其他民族穿上他們的衣服,加入他們的民族。而在他們心中,變成其他民族也是一樣的。

根據《北史》的記載,隋煬帝北巡時,不但被突厥人尊為“聖人可汗”,稱“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聖人可汗。今是大日,願聖人可汗千歲萬歲常如今日也”,其汗室成員還誠懇表示要換上漢人的衣服成為漢人:乞依大國,服飾法用一同華夏。幸虧隋煬帝沒答應,否則,現在那些自稱突厥後裔的人會很寂寞。

想要成為漢族的想法在契丹人向上表現得特別明顯,他們不但推崇中華文化,還期自稱北朝,稱北宋為南朝。甚至,其皇帝也稱“願後世生中國(中原)”。而對於契丹族源,《周書》記載是“本炎帝之後”,遼朝末年史官律儼修在《皇朝實錄》則說是“黃帝之後”。

正是這種“嚮往”讓北方草原民族不斷髮展壯大,由匈奴人口的不及漢朝一郡至契丹人甚至有能力與宋朝分庭抗禮,甚至後來蒙元與滿清統治全中國。這個時候,我們還能說他們是少數民族嗎?回答當然不是。

中國古代沒有少數民族,匈奴、鮮卑、契丹、蒙古……都是多數民族

中國歷史上能算上少數民族的,只有烏孫

據《漢書張騫傳》記載,公元前2世紀初葉,烏孫與月氏均在今甘肅境內敦煌祁連間遊牧,北鄰匈奴。烏孫王難兜靡被月氏攻殺,他的兒子獵驕靡剛剛誕生,由匈奴冒頓單于(公元前209~前174在位)收養成人,後來得以復興。

復興後的烏孫成了受塞種人影響很深的操突厥語的民族,基本沒有得到漢化,仍以遊牧的畜牧業為主,兼營狩獵,不務農耕,養馬業特別繁盛。這麼一說,中國歷史上誰是少數民族已經非常清楚,如果說有,那麼可能只有一個,那就是烏孫。

但是,其首領稱為“昆莫”或“昆彌”,據先秦典籍稱“昆”為“昆戎”、“緄戎”、“混夷”,如《孟子·梁惠王章》:“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是故湯(商湯)事葛,文王(周文王)事混夷(昆人)。”也就是說,他們仍然與華夏民族脫離不了干係。

雖然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但依然是西漢屬國。漢宣帝在神爵三年設西域都護府,西漢取代匈奴在西域的位置,長官都謢負責管理西域事務,烏孫的一舉一動受到西域都護府的監視。至三國時還曾經向曹魏政權進貢,“無歲不奉朝貢”。再其後國勢久衰,避居天山山中。

現代學者研究認為,烏孫這個族名應該是突厥語的音譯,很可能有“團結”、“聯合”的含意,大多數學者同意這個說法(洪濤《關於烏孫研究的幾個問題》;中央人民大學學報;1994年2期)。這一點與維吾爾族的漢語意思“維護你我”基本一樣,亦可引申為“團結”、“聯合”的含意。它們一今一昔,分明都在說明中國古代北方草原民族是個什麼樣子——一直都是多民族的混合體,一脈相承中,因為與華夏民族(漢族)發生了密切關係並仰慕之才發展壯大起來的。(文/路生)

中國古代沒有少數民族,匈奴、鮮卑、契丹、蒙古……都是多數民族

結語:我國究竟有多少個民族,各民族的族稱是什麼,這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歷朝歷代都始終沒有搞清。新中國成立後,為制定和實施民族政策組織力量對民族成分進行辨別,即民族識別,科學家理清了中國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構成,確認了56個民族成分。也就是說,真正提出少數民族這一概念是在新中國成立後,並在此後實現了各民族平等的權利,而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雖然,古人不講究少數民族概念,但中國長期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