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成:李秀成這個帥鍋大佬真齷齪

要怪就怪楊秀清,做人這麼跋扈幹嗎?如果楊秀清老老實實做他自己的東王,為太平天國盡力,洪秀全估計可以放心的做他的傀儡了,偏偏楊秀清什麼都要做第一,做各個王的老爹,其他的王能容忍?天京事變後,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身死,翼王石達開出走,再加上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早已陣亡,則首義六人之中,只剩下天王洪秀全一人了。洪秀全闖了這麼大的禍,還敢站出來收復破碎山河?沒這本事,只好鑽進後宮和女人探討人生去了,太平天國,盛極而衰,但是還是有一大群不甘心的人,會紛紛站出來幫這個不爭氣的洪秀全支撐這個危局,讓太平天國迴光返照了很長時間。

陳玉成:李秀成這個帥鍋大佬真齷齪

這些人中,最為傑出的當是陳玉成和李秀成。一個玉,一個秀,名字這麼孃的人,確是最兇悍的人,人不可貌相啊,雖然平時不打仗的時候,還是閒下來,弄弄風花雪月,坐擁美妻嬌妾,吃吃精緻的小餐,娘裡娘氣的過日子還是符合他們的名字。

李秀成雖然比陳玉成大一輪,但是他們畢竟是好朋友,在沒發達的時候,他們還是相互幫助,也沒少玩密室暗謀這類的把戲,只要哪個發達了,必須要提攜另一個。

1856年8月,正是兩人合軍共天京城下的江南大營。該戰,陳玉成捨生冒死駕小舟深入龍潭虎穴,溝通了援軍與鎮江守軍聯絡的,終於成就大功。

1856年9月,又是兩人合力解救皖南局勢。當時,李秀成率先入援,卻兵困桐城,動彈不得。關鍵時刻,陳玉成移軍來救,兩軍內外發力,兩面合攻,擊潰了清軍,解除了桐城之圍。感激之餘,李秀成大讚陳玉成公而忘私、先人後已。

1857年3月,兩人合兵攻下安徽霍丘,然後兵分兩路,陳玉成出正陽關,屯兵太湖、潛山;李秀成屯兵於六安、霍山,互為犄角,共圖皖北。

1857年12月,鎮江被圍,兩人合軍向東,一同救出了鎮江的困兵。

1858年9月,又是兩人的分頭合作,一舉打垮了湘軍江北大營。

1858年11月,陳玉成西援安慶,李秀成隨後而至。兩軍在三河、金牛洞全殲湘軍李續賓主力,收復桐城等地。

1858年11月,陳玉成進取二郎河,先勝後敗,形勢危急,幸得李秀成接應,全身退還太湖。

1859年11月,天京第三次被困,李秀成獨力難支,陳玉成自廬州(合肥)引軍來援,兩軍合力,共解浦口、六合之圍。

1860午5月,兩軍合力,又打擊了清軍江南大營,並直下蘇常。

陳玉成:李秀成這個帥鍋大佬真齷齪

從無名小輩開始殺到忠王和英王的位置,全靠的是他們手下一幫亡命之徒,因為李秀成和陳玉成年輕嘛,長得帥嘛,很多人佩服他們,崇拜他們,比洪秀全楊秀清這些老氣橫秋的人舒坦多了,為他們賣命是心甘情願的。

然而,李秀成和陳玉成都是貧苦人家的子弟,文化程度不高,雖然在用兵和謀略上有天賦異稟,但到頭來,仍擺不脫小農意識的侷限,走進了歷史上常見的“或以共患難、不可同富貴”的怪圈,最終從貌合神離走向決裂。

首先,李秀成和陳玉成都是從普通小兵做起,經過自己的努力打拼,最終成為了獨擋一面的大將。

太平天國“五王時代”已經過去,兩人逐漸形成了雙星爭耀的局面。

太平天國是一個特別奇怪的政體,天王基本不理事,他就是做精神教父,屬下諸部權力分化,每個人誰也不服誰,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立管轄的地盤、有自己完整的官吏體系,田糧徵賦,自養自給,容不得別人染指。因此,政體內部就出現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吞併現象。

相較而言,陳玉成崛起比李秀成快,究其原因,還是機緣巧合。1858年初,陳玉成得代石達開駐節安慶,一下子就吞併了淮南、皖西各部太平軍,成為了太平天國後期擁有軍隊員多的部隊。陳玉成除了將安慶及其附近淮南、皖西之地作為自己管轄範圍外,還一度將勢力範圍擴充到鄂東黃隨州、州等地。

陳玉成:李秀成這個帥鍋大佬真齷齪

這個時候,李秀成的地盤僅侷限於桐城周圍一帶,在陳玉成的跟前,只是個陪襯的角色。媽了個巴子,李秀成比陳玉成大這麼多,還在小弟之後,真心丟臉。不能這樣下去,一定要打出自己的地盤,瘋魔的李秀成不眠不休,開始攻城略地,還真給他足足打下了很多地盤,他已經擁有了江北一角(天浦省)地盤,在軍事上僅次於陳玉成,隱有與陳玉成分庭抗禮之勢,兩人間的關係就悄悄地發生了變化。李秀成開始想方設法地對陳玉成進行分化、打壓,以成就自己一家獨大。而陳玉成卻一直親近著李秀成,但沒感覺到昔日的大哥已經悄悄的變成了仇人。

陳玉成被封為英王,原為陳玉成上司的韋俊屈不肯居於陳玉成之後,從盱眙憤然南下,駐紮池州。對於這種分裂行為,陳玉成無法容忍,派軍前往攔阻,兩軍遂在和州附近展開火拼。駐紮在和州的是李秀成的隊伍,李秀成本人不在和州,卻指令和州守軍助韋俊力攻陳玉成。

清軍降將李昭壽在陳玉成進軍河南時,不但沒有發兵配合,反而指使部下在葉集一帶從事擄掠,影響了陳玉成軍的餉源。陳玉成大怒,要以犯律將之處死,可李秀成卻對李昭壽多方維護。甚至在李昭壽重新降清、並出兵襲擊陳玉成部後,李秀成還鼓動天王洪秀全寫信招回李昭壽。

陳玉成才發現,這個李秀成,原來天天在我背後捅刀子,好吧,撕破臉就撕破臉,誰也不要崇拜誰了。

也就從這時起,兩人關係鬧掰。

1860年,天京政府大聚集兵馬攻打清軍江南大營。

陳玉成一心為國,只留下葉芸來、陳得才等幾支部隊駐守安慶、廬州,其餘兵馬傾巢出動,五路並進,攻破建設在天京西南的江南大營長牆,一路追逐,連取常州、蘇州、無錫、蕪湖、江陰、常熟、青浦等地。

李秀成雖然在攻江南大營中也出了氣力,但每戰都有所保留,跟在陳玉成後面招收敗兵潰勇,賺了個缽滿盆滿。到達了蘇州以後,李秀成才開始發力逐殺,分頭進取上海和嘉興,蓋其目的就是想鞏固蘇常,建立自己的江浙基地。

蘇南地區民豐物阜,陳玉成也有意將這一地區劃歸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分別在常州、蘇州建造英王府,派兵駐守各州府城鎮。

然而,當陳玉成為了進殲浙江清軍,率部南下由浙江長興攻佔安吉、於潛、臨安、餘杭等地時,李秀成覬覦上了他的蘇常地盤。

在軍事上,李秀成遠遜於陳玉成;但就政治而論,李秀成則遠勝陳玉成一籌。

李秀成除了搜刮美女和珠寶解送天京討好天王外,也注意平時收買人心,放寬政策,很多人喜歡李秀成,而陳玉成脾氣暴躁,一心要打仗,不關心民生,所以大多數的人還是討厭他。李秀成天天盯著陳玉成的地盤錢糧不放,垂涎了很久,最後終於趁陳玉成北上解救安慶之機,驅逐駐守在蘇南的陳玉成軍最後一支部隊退出常熟。

可憐的陳玉成在安慶連日作戰,無暇顧及,終使蘇南全部地區都落到了李秀成手裡。

從此,李秀成全力經營蘇州和後來的杭州防地,再也不顧陳玉成死活,任憑陳玉成在天京上游孤軍苦戰,苦苦掙扎。

陳玉成戰事吃緊,實在不得已,數次拉下面子向李秀成招書援救。而李秀成不理不睬,不聞不問,一任陳玉成自生自滅。

可悲的是,陳玉成的覆滅,李秀成並未有所醒悟,反而沾沾自喜——他所渴望的太平天國國內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形成。可是,他所沒有想到的是,陳玉成一死,天國的樑柱已去,不久,天京淪喪,天國滅亡,他自己也成了清軍的俘虜。

小農意識、山頭主義,到頭來,不但害人又害己,還連累偌大的一場事業傾刻間化為烏有。

這個教訓是夠沉痛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