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件瘋狂的小事叫愛情

作家野夫在他的小說《1980年代的愛情》裡面寫:“我理解的愛情,似乎要有些驚心動魄傷筋動骨的東西。”

這麼想來,印象中所聽過的愛情故事,主人公們多少有些飛蛾撲火的意味,比如說:安徒生童話裡的小美人魚因為愛情化為海面的泡沫,王爾德童話裡的夜鶯認為“愛情是勝過生命的。”哪怕是一個美好結局的《白雪公主》的故事,都讓小時候的我感受到了愛情的偉大,它可以讓死去的公主起死回生。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就更不用說了,這些中外的經典愛情故事,可謂家喻戶曉,流傳深遠,無數人被他們的悽美愛情所感染。

於是,“痛苦而偉大”,是我們對於愛情的最初印象,好像只有這樣轟轟烈烈、奮不顧身過才能稱之為愛情,我們的文化用語言,用詩,用故事,來讚許和歌頌這些瘋狂和痛苦,讓我們盲目地開始期待這樣瘋狂且偉大的愛情。

《胭脂扣》裡有句話說:“大概一千萬人之中,才有一雙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為蛾、蟑螂、蚊蚋、蒼蠅、金龜子……就是化不成蝶,並無想象中的美麗。”我喜歡瘋狂的愛情故事,但我自己並不想要這樣的愛情。在詩和故事中體驗這種瘋狂是安全的,但我不要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或者說,“瘋狂”可以是這份愛情裡一個增加情調的小小片段,但不可以是愛情的結尾。

那件瘋狂的小事叫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