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点有关“古代青楼”的那些事

从民间历史故事,到小说再到如今的影视剧,古代的青楼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青楼文化其实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也是许多文人雅士创作流传至今的诗词的孕育地,同时,在历史上也出了不少动人的爱情故事,以及高风亮节明媚一时的名妓。比如:杜十娘、陈圆圆以及曾经惊艳了岁月的秦淮八艳,今天我们就来聊点有关古代青楼的那些事。

今天我们来聊点有关“古代青楼”的那些事

青楼同妓院不太一样,青楼是有追求有制度的高级会所。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国有的烟花之地由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一代布衣名相管仲所创办。国有青楼的创办为当时的齐国创收了不少税金,吸引了不少文人才子,也对社会稳定以及军事做出了不少贡献,同样的也让齐恒公的私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所以青楼自古拜管仲为祖师爷,所有青楼都会供奉管仲来保事业顺风顺水。

今天我们来聊点有关“古代青楼”的那些事

青楼这一经济产业从春秋战国开始,到秦汉,到唐宋到明清一路也是开的风风火火,不仅有专门的教坊来培养色艺双全的从业女子,还搞了许多的排名竞选。许多文人豪客、江湖侠客也热于把青楼当成创作工作室,以及情绪沟通站。比如范仲淹、李白以及青楼作词红人柳永等。就连皇帝也带头十分热爱这项娱乐活动。比如唐朝的风流皇帝唐玄宗,十分热衷于扩大教坊,从源头开始培养好的青楼从业人才。宋徽宗也带头去频繁光顾青楼,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亲自给青楼写对联来促进营业发展,并在秦淮河畔设置了著名的国资青楼后面捧出了著名的秦淮八艳。你说这朝廷大力提倡,皇帝还亲自为其做宣传公关,还重质重量培训考核才艺双绝的姑娘,这青楼行业能不自称一派风生水起吗?

今天我们来聊点有关“古代青楼”的那些事

生意好了又有朝廷支持,自然姑娘们就收入不少,根据明代学者冯梦龙在《卖油郎独占花魁》里有描述:南宋初年青楼花魁的一晚价格就是白银十两,在当时差不多是一户普通老百姓四年的生活开销相当于如今的5万左右。明朝的一个地级市的一般规模的青楼头牌大概是15两一晚的价格,当时农民的年收入是50两。算算其实也是不少了。

今天我们来聊点有关“古代青楼”的那些事

青楼的从业姑娘,大多都是有素质,有才艺,也聪明,从事这个行业也会有必要的保护机制。一般青楼会用藏红花给姑娘洗澡或者是用麝香来贴肚脐来避孕,或者我们在博物馆和电视剧里所看到的古代“杜蕾斯”-鱼鳔。因青楼的营业收入都在关顾的恩客身上,客人越有钱有势,那么姑娘的身价和地位也会相应的抬高,就会出现不少贪婪功利的姑娘会看时局来转客人。就好像猪还在吃着这个槽子的食物就跳到另外一个槽子里吃,“跳槽”这词就这样衍生而出。

今天我们来聊点有关“古代青楼”的那些事

随着历史的发展,清灭亡之后,曾经辉煌了千年的青楼也在历史的舞台上消声觅迹。或许某些现象或者事物在某些方面有着古代青楼的一些同性,但是毕竟有新的制度来约束,大家也就对此见仁见智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