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人祖山

再访人祖山

又一次站在娲皇宫前,山峦如旧,松涛依然,云雾弥漫,钟声悠远。

旅游归去后,心还在人祖山。那座神奇的山哟,真的让人梦萦魂牵。不是那翠绿的山坡,也不是那奇峻的山崖;不是孤悬山腰的知音亭,也不是绿水泛舟的琴瑟二湖;而是距今1.2万年前的柿子滩遗址,是那居于山巅的娲皇宫,是那神秘不可测的史前文明……我觉得那里也许会找到我需要的东西。于是几经踌躇,再次去了人祖山。景区董事长耿世文先生为我提供了一切方便。可是,来了几天了,我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获得安宁。相反,更加坐卧不安,更加惶恐茫然:我究竟要干什么呢?

进门是伏羲殿,殿后是娲皇宫,宫前有女娲石,宫后有连山龟趺,浓雾中远山若隐若现,脚下时不时响起风的呼啸……我绕着抗战石墙一圈一圈地转着,想着女娲的那些传说。女娲是不是外星人,或者是上个文明的遗存者呢?对于宇宙而言,人类实在过于渺小,历史也实在过于短暂,知道的东西可能不及宇宙和宇宙历史的百万分之一,怎么就不会有外星文明,或者上一个文明呢?难道就让人类这么孤独终生吗?这样也真的过于残忍了。何况,我们今天的未解之谜也是层出不穷:飞碟频频现身,玛雅人的突然失踪,十五亿年前的核反应堆,一亿年前人的脚印等等等等,哪一个不让人浮想翩翩?哪一个不让人心生怀疑呢?那么,假若女娲是外星人,或者上一个文明的遗存者,她用外星先进科技,或者上个文明留存的先进科技造出了人,后人无法理解,便编造出“抟土造人”的神话故事,不也合理吗?人类如果没有想象力,怎么又会走出远古的丛林呢?……

再一圈转回来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了女娲的塑像,脸圆体丰,庄重威仪。

啊,她是依照女娲的相貌塑出来的么?

上古之时,物产不丰,人民生活多困苦,怎么会脸圆体丰呢?

2011年重修娲皇宫时,在娲皇像下发现了人的头骨及盛殓骨头的木箱。箱侧有明代人留字:“大明正德十五年,天火烧了金山寺房屋九栋,皇帝遗骨留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皇帝遗骨先人流下。”同时,在伏羲殿前的水池中发现了牛羊头骨。经测定,人骨有6280年的历史,牛羊骨也有900到2100年的历史。此事还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有人不相信这是女娲的遗骨。是不是女娲的遗骨,那是学者专家们研究的问题。在这里,我说说我的看法。关于女娲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屈原的《楚辞.天问》中:“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说,人是女娲造出来的,那么女娲又是谁造出来的呢?西汉时编成的《淮南子.览冥训》中又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史记索隐》引《世本》(先秦之书)载:“涂山氏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号为女娲也。”《史记正义》引《帝系》(先秦之书)载:“禹娶涂山氏之子,谓之女娲,以生启也。”是说禹的妻子、启的母亲也是女娲。《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神十人,名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处之。”东汉成书的《风俗通》中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睱供,乃引绳縆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 縆人也。”又载:“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唐代李亢的《独异志》中说:“昔庙宇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明代周游的《开辟演义》中说:“伏羲氏崩,群臣推女娲氏即位,号为女皇。”清人陈厚耀《春秋氏族谱》中说:“华胥氏生男曰伏羲,生女曰女娲。”

从以上史料中可以发现,唐以前和唐以后的女娲是不同的。唐以前的女娲是以神和人两种形式出现的,比如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等,这些都是神可为而人不可为的事情。而嫁大禹、生夏启、置婚姻,这些都是人可以做的事情。唐以后的女娲则以人的形象出现,而且大不同于唐以前的史籍记述,有自成一说之嫌。其中原因不可知之,因此有必要怀疑。

王曾永先生在《女娲神话》一文中说:“《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在解释‘娲’时说:‘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姜塬、简狄等女祖,都是感天生子,创立了一个氏族,她们是神圣母……女娲没有生育,不属于某一个氏族,她是神圣女。神圣女与神圣母的区分,体现出古人已把女娲当作远古始祖,列女娲为‘三皇’之一,正是这种文化观念的影响所致。”闫金铸先生又认为女娲可能是氏族首领的称号,我是赞同他的观点。第一个女娲从哪里来?我们现在还无法得知。但她显然是上古人心目中的神,因此在以后,人们用她的名字作自己的名字,或者作部落首领的称号,又有何不可呢?今天,用自己偶像的名字来作自己的名字,这种现象也很多,古人怎么就不可以这么做呢?前面说过,禹的妻子,启的母亲涂山氏也叫女娲,难不成这个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了?显然是不可能的。据考证,人祖山附近的柿子滩遗址,距今有1.2万年至2.8万年,大禹在黄帝之后,距今4千多年。倘若由涂山氏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话,那么之前的黄帝、尧帝、舜帝又去了哪里?柿子滩上万年的历史又放到哪里呢?因此,除第一代女娲外,女娲当作部落首领的称号或者上古女性常用的名字,倒是合理的。这样一来,女娲就有很多个,很多代。那么人祖山供奉的这个女娲,就不是“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女娲,而是很可能与伏羲部落融合、改革婚姻的女娲了。何况此骨有6280年历史,比黄帝还要早一千年呢?

再访人祖山

再想想明人留下的这段话,也颇有问题。为什么用“流”,而不用“留”呢?而且两次均作“流”。倘若明人要表达“流传”、“流转”的意思呢?是不是说,此骨本不在此,后来才被安葬于此呢?或者,此骨一直没有安葬,在部落里保存了很长时间,(当然,也可能随部落迁徙了很长时间),最后才被安葬于此呢?结合牛羊骨来看,在900至2100年前就有人前来祭祀。那么,从6280年前,到900至2100年前,中间有四、五千年的时间。这四、五千年里,她怎么没被人们忘记了呢?说明她的地位很高,功绩很大,以至于被当作神了,四、五千年里一直接受人民祭祀。庙中碑文记,说此庙“不知肇建于何时。”庙不知始建于何时,但我觉得祭祀活动应该早于900或者2100年前,而且是比较大的祭祀。明人还说这是“皇帝遗骨”。女性中当过皇帝的除过上古的女娲,就是大周皇帝武则天了。而准确的说,皇帝一词是秦始皇首创的,女娲也只是被后人称作皇,而非皇帝。

明人还说这是“先人”留下的“皇帝遗骨”,为什么呢?那么,秦始皇以后,哪位女性当过皇帝呢?武则天而已。除她之外,别无他人。而且,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女性变成了男性的附属品。谁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高女性地位呢?也只有大周武则天而已。因此,我这样猜测:武则天执政以后,追封了这个女娲皇帝称号,为她塑了像,并且将她的像塑在了伏羲的左边,塑像脸圆体丰,符合唐人审美情趣。——我甚至这样想,这个塑像很可能参照武则天的容貌塑出来的。后来,武则天交了权,李隆基为了恢复天下男人的体面,也为了掩饰大唐不光彩的历史,便在娲皇宫之侧修了伏羲殿,挡住了娲皇宫。

我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而激动。

其实,我并不喜欢武则天。她心狠手辣,不顾一切;任用酷刑,搞得天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经济倒退;而且丢了西域十六国,断了丝绸之路。但是,倘若真是他为女娲塑像正名的话,倒是值得敬佩的。人人生而平等,为什么偏要女性低人一等呢?孔子当初提所谓的三纲五常大约是想建立一种社会秩序,但是失去原则,不讲人性的秩序,建之何益?把秩序建立在一半人的牺牲之上,难道是”仁“的体现?虽然武则天的所作所为可能出于政治目的,但她女性争平等是正确的。

悠悠出门去,不愿再回首一望伏羲殿了。可怜的先人们,常常被你的不肖子孙当做了谋取利益的工具。

再访人祖山

作者: 张一纤 ,原名张玉虎,富县人。陕西省作协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