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奠定秦國一統天下基礎的人才,爲什麼都是魏國跑過去的?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看到有人回答裡提到很多魏國人,不過我想說,對秦國出力者並非都是魏國人。如白起是秦人,商鞅和吳起是衛國人,後來的李斯是楚人,只有張儀、范雎、尉繚是魏國人。另外大家談到了環境問題,這確實比較重要,戰國時期,魏國、齊國、楚國、秦國都有尊賢重能的傳統,為儒家四大陣地,其中,齊國、秦國和楚國裡墨家也是顯學。

一、前期法家對於儒學的變異

魏文侯時,魏國乃是儒家八家之一的子夏學派的大本營,段幹木、李悝、顏闔、田子方、范蠡等人皆聽子夏講學於西河,除了范蠡,其他幾個人在嚴格意義上都是子夏的學生,同時子夏也是魏文侯的老師(吳起則學於曾子)。後世傳子夏得孔子教授易學,而易學本重變化,所以魏國時期文化思想和制度改革比較明顯,可能就有這個原因。筆者以前在知乎時,有人稱前期法家為變異儒家,也算貼合,而前人也早已論證過早期法家和儒家的傳承關係,因此,這裡面的源流演變,比如說吳起和商鞅立木為信,以及吳起言論中的儒家傾向,商鞅所謂的帝道、王道里的“殷商之德”,這都有明顯的儒家痕跡,尉繚子則自稱“世之通儒”。而商鞅在秦國的土地政策,不少地方跟《周禮》也很相似。

但總的來說,法家到了商鞅這裡,在不得已使用“霸道”謀求秦國的地位時,這個“霸道”已經不是孔子所稱讚的秦穆公的“霸道”了,可能因為時代較近,此霸道與孟子所謂的五霸倒是更相似些。商鞅後來說自己把秦國治理得跟魯、衛一樣,其實效仿的也是儒家,因為這倆地方是兄弟之國,同時也是儒家早期的大本營。哪怕是韓非子,在涉及到孔子的言論中,稱讚孔子的地方也遠多於批評,只不過到了上個世紀的“儒法鬥爭”時期,就只講批評而不論稱讚了。

另外,筆者看到有人把三晉的“鑄刑鼎”和晉文公的“被廬之法”等同看待。其實不然,所謂的晉文公立法,是有典禮儀式的,現在出土的早期青銅器裡“禮”都有典禮的意思,跟“刑”字接近。孔子所說的“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乃是早期立法的必備條件,即以禮樂為條件,在極其嚴肅的場合下,由唐叔、晉文公這些專門人士來立法。而到了“鑄刑鼎”的時候,不但這法律條文是來自周邊夷人(而非三晉大夫自創的,這跟鄧析制刑書而駟歂殺之性質上完全不同),而且範宣子也根本不夠資格去制定法律條文,即便如此,他還是用蠻族的法律推翻了唐叔和晉文公的法律,結果是什麼呢?幾家大夫爭權而三易中軍帥!這已經極為混亂了,哪裡有一絲法的痕跡?所以孔子說晉將亡乎,後來果然三家分晉,晉卒而生韓趙魏。

二、秦國的招賢政策

秦國很早時就有了儒學,和楚國人一樣,都是去到魯國求學。後來荀子去到秦國,給秦昭王獻上了孔子之語、六國事和七十二子等文獻百多篇,這批文獻沒被李斯燒掉,而是保存在了秦國的秘府裡,後來蕭何給劉邦保存的秦典籍裡就有這批內容。孔子以前,庶人執政難於登天,秦國任用奴隸之人百里奚就是鳳毛麟角,所以孔子說秦穆公稱霸沒什麼,而是完全能夠取天下的。後來秦國起用刑徒和家臣奴婢的孩子來攻打陳勝吳廣,也可以看出家臣奴婢的地位即便到了秦朝也是非常之低的。

早先的時候,“仁”主要是“親親”的意思,到了孔子,他本人是庶人出身,最後憑藉傲人的政績做到了公檢法三部門最高領導。所以,仁這個概念多了“舉賢才”而不再只是孔子之前的“親親”,所以他講“先進”“後進”的野人和君子,在提拔任命裡,他會使用那些學習過的野人,而非沒學習過的君子。在孔子以前,君子和野人(或小人)多指貴族和庶民的對立,貴族可以學習,庶民則很難有機會接受教育,他第一個創立了私學,這就讓野人也有機會來進行學習從政,這個貢獻是很大的,因為首先打破了世家公卿的政治壟斷。

商鞅到了秦國,憑藉霸道站穩腳跟後,就發佈了法律,將一切遊學之士扼殺在農業生產裡面。其實商鞅逃到秦國之初,既是魏國的囚犯,也是一個遊士,但他就是怕別人走這條路搶了他的位置。張儀之所以能去秦國,主要原因就是商鞅被殺,秦國廢除了商鞅的這些法令,再次開啟招賢模式。用賢才,是諸子百家當時的一致觀點,當然,《老子》和商鞅除外。即便是後來的李斯,也跟秦國的逐客令作了一番鬥爭,再續其招賢納士之模式。

至於有答主說孟子和張儀這些人的關係,那是基於電視劇而言的,現實中他們根本就沒見過面,也沒有什麼得罪了孟子這樣的扯淡話。而孟子在齊國給齊王出的策略本就很OK,《戰國策》也有記載,是齊宣王自己不聽而導致了杯具結果,這讓他愧對孟子而不敢見面。就孟子所談而言,還是很實際的,十稅取一能維持國家用度,太過仁慈而稅收再少些,國家財政就面臨危機,說明他專門研究過當時的稅收和財政支出比。而根據李悝的記載,即便是十稅取一,憑著當時落後的生產力,一個五口之家也不過是勉強度日而已,這就能解釋孟子為何要給齊宣王講他理想中的仁政了,因為只有這樣做,你齊國人才能在勉強度日的基礎上達到老人有肉吃,家人有好衣服穿,殘疾孤寡都有所養的結果,而不是路有餓殍哀鴻遍野。有趣的是,秦國坐擁關中平原和天府之國,糧食產量卻跟東方諸國差不多,其實原因就在於它跟《周禮》記載的土地政策相似。


肥嘟嘟的小不理


這個問題很有趣。

李斯在著名的《諫逐客書》中提到三個秦國崛起的關鍵人物,分別是:商鞅,張儀,范雎。有趣的是,這三人,都是從魏國跑到秦國的,反過來又把魏國整得半死。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在魏國時就是一條蟲,到了秦國都成了一條龍。

商鞅是法家,張儀與范雎算縱橫家,三個人還有個共同點,都是權謀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三晉多權變之士,夫言從衡(即縱橫)強秦者大抵三晉之人也。”這裡說的三晉,包括魏、趙、韓三國,都是從晉國分化出來的,搞權謀都是第一流的,其中魏國去的人最多,成為秦國的人才培養基地。我覺得,秦國應該交給魏國一筆人才培養費與轉讓費。

魏國輸出的人才,以法家、縱橫家為主。為什麼魏國

能冒出這麼多頂尖的人才,這些人才為什麼在魏國又混不下去呢?我覺得有必要來分析一下。

1、魏國的前身晉國,有深厚的權謀文化,是誕生法家與縱橫家的搖籃

晉國是春秋時期法制比較完備的國家,法學思想發達,先後制訂有《被廬之法》《趙宣子之法》《範武子之法》《範宣子刑書》等。公元前513年,趙鞅鑄刑鼎,成為中國法制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晉國鑄刑鼎與鄭國子產鑄刑鼎一樣,是我國最早公開的成文法。由於晉國超級大國的地位,其影響之深遠,要甚於鄭國。

晉國以及後來分化出來的魏/趙/韓三國,其湧現出來的法家代表人物,在眾諸侯國中是首屈一指,李悝、商鞅、吳起、申不害、韓非等,其法家思想之淵源,全出自三晉。

晉國的另一個傳統,就是權謀文化,後來衍生出縱橫學。

大家讀歷史,一定會有這麼個印象,覺得秦國是個很狡詐,很會很權謀的國家。比如明明說要割六百里之地給楚國,到頭來忽悠說是六里;比如說請楚懷王去談判,一去就把人扣為人質,最後客死秦國。所以後來東方諸侯都把秦國的承諾當作放屁,誰也不當一回事。

其實,這是商鞅、張儀去了後,秦國才得這樣。在整個春秋時代,秦國是最耿直仗義的國家之一,而晉國則是最善於搞權謀的。比如說吧,晉國鬧饑荒,秦國給它援助大米;等到秦國鬧饑荒,晉國卻袖手旁觀。我讀春秋左傳時,就發現晉國真是很狡詐,很會耍陰招,它有這個文化傳統。

晉國的權謀文化,與其獨特的政治制度有關。晉國的權力長期掌握在幾大卿家手中,後來形成“六卿”制,六大家族輪番執政,內鬥不休,相互傾軋。六卿變四卿,四卿變三卿,最後三家瓜分晉國。晉國國內殘酷的政治鬥爭,造就其權謀文化極其發達,後來逐漸衍生出“縱橫”術。

三晉的文化與東方的齊魯宋楚文化都不同,沒有半點浪漫主義色彩,完全奉行實用主義。你看東方諸侯出了孔子孟子墨子這樣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大師,出了老子莊子這樣沉思宇宙人生的智者,出了屈原這樣浪漫主義的詩人。而三晉沒有,都是出新型實用型人才,不是法家就是縱橫家。

2、魏文侯的人才政策,刺激魏國法家、縱橫家文化的發展與完善

進入戰國後,繼承晉國衣缽的魏國率先稱霸。

歷史學家錢穆在《先秦諸子系年》中有這麼一段評價魏文侯魏斯的話:“

魏文侯以大夫僭國,禮賢下士,以收人望,邀譽於諸侯,遊士依以發跡,實開戰國養士之風。”戰國時代的“養士”風氣,並不是後來戰國四公子才有,而是從魏文侯開始的。

魏文侯的人才政策是開放的,他四處收攏名士以為己用。譬如說,他拜孔子弟子、大儒子夏為師,與著名學者田子方、段幹木亦師亦友,每次經過段幹木的住處時,總是畢恭畢敬。這種禮賢下士的態度無疑使他很快聲名遠揚,天下英雄才士紛紛從各地趕來,投奔魏斯。除了以上幾位名士之外,魏斯麾下有許多著名人物,如吳起、李悝、西門豹、樂羊等人,一時間人才濟濟。

在這種背景下,魏國本土的法家、縱橫家文化得到迅速發展。

著名法家代表李悝彙集各國刑典,編成《法經》一書,後來這也成為魏國的法律依據。《法經》有六篇,分別為《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律》和《具律》,這部法律文獻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李悝變法對戰國諸國變法提供一個可資參考的藍本,後來吳起在楚的變法,商鞅在秦的變法均受李悝的重大影響。而吳起與商鞅,都是從魏國去了別的國家。

在法家興盛的同時,縱橫術也走向繁榮。

法家與縱橫家,雖側重點不同,都是強國之術。法家重在制度,縱橫家重在外交,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如果能結合在一起,就相當完美了。

在諸子百家中,縱橫家獨樹一幟,是戰國時代最顯赫的思想流派之一,其特點全在於“實用”二字,他們不是啃書本,更不是讀死書,而是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諸侯之間遊走,以種種外交手段在國際舞臺上興風作浪,縱橫捭闔。

魏國出的縱橫家最多,但是為什麼像張儀、范雎這些縱橫家在魏國混不下去,到秦國卻如魚得水呢?

3、從人才流入到人才流失

我細細分析魏國史,大致作了以下劃分:

魏文侯時代,人才單邊流入魏武侯時代,以流入為主,開始出現流失

,比如吳起去了楚國。魏惠王時代,人才流入與流失相當,表現為來了又走了;比如商鞅從衛國來了,去了秦國;孫臏來了,又回了齊國;孟子來了,張儀走了,等等。在魏惠王之後,人才就加劇流失了

為什麼會出現人才流失的情況呢?有幾個原因:

其一,魏國人才太多,競爭激烈。

魏國是生產法家、縱橫家的大本營,要在這裡混得下去,競爭很激烈啊。你懂的那些道理,別人也懂啊,怎麼顯得你比別人強呢?要有表現的機會,真的很少。比如縱橫家大師公孫衍,在魏國時沒什麼名氣,後來跑到秦國,沒幾年就當上最高的大良造。再比如張儀,在鬼谷子門下畢業,有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居然在魏國找不到工作,只好去楚國打工。所以,在魏國要出人頭地,太難了。

其二,魏國體制僵化了,講排資論輩,不看你真才實學。

商鞅由衛入魏,投奔魏國宰相公叔痤。公叔痤欣賞他的才識,臨死前向魏惠王推薦商鞅,希望能把國家大事交給商鞅治理。魏惠王怎麼想的呢?他認為公叔痤病得腦殘了,竟要他把國家交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對於宰相推薦的人,魏惠王不僅不重視,在公叔痤死後,也沒有給商鞅安排工作。商鞅一下子成了失業青年,正好秦國發了招工廣告,他就前去應聘了。

再比如范雎。同樣是縱橫家,范雎比張儀好點,在魏國找了份工作,在中大夫須賈門下當了門客,但這份工作差點要他的命。出使齊國時,由於表現出色,齊襄王很欣賞他,送給他一個大禮包。不想回國後,因為這個大禮包,范雎遭到審查,被懷疑有賣國行徑,差點被活活揍死。大家看看,表現得太好,反而遭到嫉妒/懷疑/猜忌,魏國已經不是魏文侯時的魏國了。在這種氛圍下,大規模的人才流失就是必然了。

秦國則相反,在秦孝公之後,秦之人才政策最開明,不看資歷,不看背景,只看你的真才實學。只要有真才實學,可以一下子從布衣提拔到相國。秦國的目的很簡單,也很明確,就是“富國強兵”,需要的不是充滿理想色彩的儒墨,也不是玄奧的道家/陰陽家,而是最有實用主義色彩的法家與縱橫家。因此,秦國崛起之關鍵人才多來自魏國,並非意外



回望五千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守護大中華縱橫捭闔的血脈精魂。歡迎關注“君山話史”。


君山話史


魏國是戰國時代第一霸,它地處中原腹地,是戰國之世最先開始變法的一個國家!因此魏國兵強馬壯,國富民強,文明興盛,有條件培養人才,人才也喜歡往魏國跑。

衛鞅就是在魏國公叔丞相府中實習了六年,做了六年的中庶子後才去的秦國。魏國為什麼能培養人才而不使用人才呢,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魏國是戰國之世第一個變法而強的國家,它的制度先進,軍事強大,是所有人才都要掌握的基本功。魏國變法後,對官制、稅制、地制、人事關係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是所有國家變法的藍本,衛鞅就是在魏國學習李悝變法的內容,與魏國的法令官制,這些是他去秦國變法的基本功。

其二、魏國的魏武卒是戰國之世的第一支重裝步兵,它戰鬥力驚人;魏國的騎兵也是戰國之世的第一支鐵騎,戰鬥力同樣可以吊打其它諸侯國。衛鞅在魏國跟著公叔丞相不僅學習政務,也參與軍事,他明白魏武卒的優缺點,而秦國變法後建立的新軍其實就是魏武卒的加強版。

其三、魏國很有錢,對士子禮遇有佳,在魏國當一個小官,俸祿也足以錦衣玉食,因此很多士子願意到魏國來尋找富貴,如果尋找不到富貴,再另謀它國。我們的老孟子就喜歡去魏國蹭吃蹭喝,魏惠王父子倆人都對老孟子禮遇有佳,以彰顯他們敬賢的名聲。

魏國不能發現並重用人才,還是跟魏惠王有很大關係。魏惠王有名師情結與貴族情結,他不喜歡出生寒門的士子,有不喜歡禮賢下士,對於沒有名聲的士子,他不會重用。龐涓因為是鬼谷子高足,所以得到魏惠王重用,衛鞅因為沒有名師且做過丞相府中庶子,所以他不殺也不用;張儀因為在魏國王宮頂撞了老孟子,所以魏惠王不用。

最後一點就是魏國成名太早,到魏惠王后期,各個實權部門都被功臣階級後代佔滿了,他們的階級已經固化了,外人想要進入魏國的實權部門太難了。所以很多士子寧願去秦國討出路,也不願在魏國混日子。再到後來,魏國衰落了,有識之士更不願意在魏國效力了。


大秦鐵鷹劍士


回答這個問題,先要提一下晉國,也就是韓趙魏的前身。晉國是春秋時期的一個超級大國,她的崛起源於一次宗室分封的內亂,最後小宗戰勝大宗,成功掌控了晉國,周天子也只能默認此事。晉獻公時期,直接找了個藉口,大肆屠戮宗室,結果造成異姓大臣的崛起,即使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繼位也是受到異姓大臣的幫助。至於後來就是晉公與異姓大臣的鬥爭,無論如何晉國充滿著叛逆。三家分晉後,這一傳統也魏國國君繼承,但鑑於晉國滅亡的教訓,魏國對宗室的關係親密了許多,韓國與趙國也存在此種現象。

儘管魏國初期大量不拘一格的引進人才,魏國也是戰國最先雄起的國家,也是最早變法的國家,但魏國宗室勢力還是佔據國家重要職位,不管國君是否懷疑他們,客觀上阻塞了異姓人才的進入,至少沒有魏國初期的大國包容現象,再加上國君昏庸,人才就難留。

相反看一下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的宗室被限制,平民憑藉軍功可以進入社會上層,由此塑造一大批軍功爵的獲得者,同時朝臣位置也面向有才能之士。如此一來,大量產生人才的魏國,乃至其他國家的人才,源源不斷地向秦國輸送。


夜讀歷史


戰國初期,三家分晉,魏文侯迅速崛起做大,開啟了魏國的霸主之路。早期的魏國,吸引了天下名士,所以成就了許多的人才。

但是到了後期,魏國腐敗很嚴重,人才得不到重用,而秦國恰恰相反,大力引進人才。秦魏聯繫緊密,人才對於秦國瞭解也相對較多,所以士子願意去秦國。比如商鞅、公孫衍、張儀等等。

秦國的崛起,和魏國的衰落有很大的關係,早期的時候魏國強大一定程度上對秦國起了保護作用。後期秦國想要做大的時候,魏國也充當了緩衝板的作用。

所以秦國崛起,魏國可以說是神助攻。



看點兒歷史


一孔之見。天下從來不缺人才,缺開天闢地的君王!劉邦,朱元璋,洪秀全及蔣介石等等,他們革命的時候,將相謀臣基本都是家鄉人,難道其他地方沒有人才?顯然不是!人生風雲際會,很多人才只是沒有機會。

再說秦國,真正奠定秦國統一天下的是秦國的歷代君臣,如果沒有秦國幾代君王的開拓進取,商鞅張儀等人很可能就漠漠無聞了。商鞅見孝公,前兩次陳述,孝公昏昏欲睡,第三次才君臣相得,相見恨晚!可見商君有才,孝公識才,識才就是高才!至於秦用外人,除了人才,怕還有深意。如外臣無根基,與內臣無利益關聯,無後顧之憂。等等。春秋戰國時代,人才流動都是如此。


至樂無如讀書


1. 魏國改革在前,培養了一大批人才,人才流動很正常;

2. 秦國才是蠻夷之地,思想一開始也比較保守,即使商鞅過去改革,取得一定成功,最終也被車裂而死;

3. 魏國人才過去也有偶然性,秦國統一天下也不可能只靠魏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